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乐的孩子最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P8-12  每个人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良好的情绪。

——马克思

一种关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马克思

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算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环境。

——胡夫兰法《人生延寿法》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情绪可以通过大脑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情绪对人体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如心率、血压、呼吸、节律、肠胃蠕动、血管舒缩、汗腺分泌、皮肤电阻的变化等。积极的情绪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张力,通过神经生理机制,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负性情绪则严重干扰心理活动的稳定,体液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

乐观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最近,一项研究证实了乐观与健康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对自我前途和未来持冷淡态度是身体健康不良的预兆。有一位外国流行病学专家断言,长期有这种绝望意识的人,其死亡率高于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病因造成的平均死亡率。这说明,乐观态度对于健康大有裨益,悲观绝望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乐观情绪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

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活动效率,使人精力充沛,食欲旺盛,睡眠安稳,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他去看医生,医生没开药,只留下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悟出真谛。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戏剧、马戏和滑稽戏,不久健康状况大有好转。

国内外许多科学研究都表明:长寿老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乐观情绪。良好的情绪则能增进人体的健康,延长人的寿命。我国有名的长寿地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60%以上老人的性格开朗乐观,从容温和,急躁易怒者仅占7%左右。长寿人中没有发现性格孤僻忧郁的。前苏联医学副博士别伊林,对一些活到80岁以上的人进行了调查,提出“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个乐观者和富有人生乐趣的人”的询问,结果96%的长寿人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可以说,长寿的人多半是具有良好性格的乐观者。

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不良情绪对人的神经系统刺激较大,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可引起呼吸加速,医学上把这种症状称为“换气过度症”;可使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疾病;可引起胃肌紧缩,产生疼痛,有时甚至是剧痛,像患了胃溃疡似的;能引起骨骼肌和内脏肌肉绷紧现象,并导致疼痛;还会提高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肠胃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死亡几率,缩短人的寿命。

当代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容易波动,经常生气发怒,大发雷霆,整天带着坏的情绪过日子,就容易损身折寿。美国贝兹和托马斯两位医生,通过30年的观察之后,提出了如下报告:在情绪易波动、急躁易怒、太不知足或不想知足性格的人中,有77.3%患了严重疾病,包括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和情绪紊乱症等;有谨慎、含蓄、安静、知足特征的人中,严重发病率占25%;有自发、积极、开朗性格的人中,严重发病率为26.7%。美国哈佛大学精神病专家乔治·依·维兰特博士调查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在哈佛大学上学的204名男生,发现他们在21-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1人得了心脏病,另1人53岁时因病死亡。但是同一时期里,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中,就有18人得了重病或在55岁以前死去。由此可见,愉快的生活、良好的情绪,可给人带来幸福和长寿;不良的情绪可为疾病大开绿灯,影响人的健康长寿。

不良情绪是引起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消极情绪一旦产生,一方面会引起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另一方面则导致生理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如脸色苍白、心跳加速等,对人的健康会带来严重影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说法。古往今来因情绪过激而死亡的故事也不少,如范进的死就是因为中举后过度兴奋而导致的悲剧。人在恐惧时,意识会变得狭窄,判断力、理解力降低,甚至理智和自制力失控,造成正常行为瓦解,人际关系失调,目标混乱,免疫力下降。

下面几则史话典故则形象地说明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雄姿英发,驰骋疆场,统帅几十万大军,为何被诸葛亮“气”死了呢?原来,周瑜刚愎自用,心胸狭窄,自作主张“讨荆州”,由于惨败巴丘,一气之下,口吐鲜血而亡,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他的妒忌之心,至死不悟。

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亨特,天生脾气急躁,他生前常说:“我的命迟早送在一个惹我真正动怒的坏蛋手上。’’结果,在一次医生会议上,“坏蛋”出现了,他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亡。

晋朝有个名叫乐广的人,一天,有个好朋友来看望他,他便拿酒出来招待这位朋友,两人边喝酒边谈话。这次客人酒喝得很少,话也谈得不多,便起身告辞,客人好像有什么心事,乐广便不强留。

这个朋友回家以后就生起病来,请医服药,也不见效。乐广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到他家去看望,问他怎么生起病来。这位朋友说:“那天到你家喝酒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酒杯里有条小蛇在游动,心中就很不自在,我喝了那酒,回来就病例了。”

乐广想了想,说道:“不要紧,请你再到我家去喝几杯,病包管就好!”病人以为乐广有什么治病的妙法,便起身到乐广家去。两人仍坐原位。酒杯也仍放原处。乐广给客人斟上了酒,笑问道:“今天的酒杯里有没有小蛇?”客人看了酒杯,叫道:“有!好像还有蛇影在晃动呢!”乐广不慌不忙,把墙上挂着的一张弓取了下来,再问道:“现在,蛇影还有吗?”原来酒杯里并没有什么小蛇,也不是什么蛇影,而是弓影!病人恍然大悟,因为疑惧而生病,明白原因之后,病也就完全好了。这说明消极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阮籍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对晋朝的统治不满,但又不敢明白表示自己的态度,便把抑郁和愤慨寄托在饮酒、做诗的生活里。

他有个好朋友叫嵇康,也是当时著名的作家,对当时的统治阶级也抱着轻蔑和厌恶的态度,因此,阮籍和嵇康关系亲密。他们与山涛、向秀、刘伶等共七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他们七人经常在一竹林里闲谈、狂饮、做诗、弹琴,高兴时纵声大笑,不高兴就痛哭一阵。被人称为“竹林七贤”。这七个人中,阮籍最疯疯癫癫,哭笑无常,所以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曾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所谓,“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就是“得意忘形”这个成语的来源。阮籍哭笑无常就是一种消极情绪的表现。

P8-12

书评(媒体评论)

“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青春的意义,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它启发生命的智慧,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引导青少年不仅成为成熟的个体,更成为具有和谐群性、健康向上的社会人。

——徐光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我的孩子刚上初中,很叛逆。《快乐的孩子最健康》让我的孩子变了个人似的,他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再大呼小叫了,我很欣慰。

——成成的妈妈(39岁,公务员)

这本书像一扇窗,透过它,我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波涛汹涌。我学会了控制,并结束了和爸爸妈妈的冲突。

——小蓓(初二女生)

目录

序言:青春的生命之歌(徐光兴)

一 认识情绪

 1.情绪——心情的晴雨表/2

 2.区分“好情绪”和“坏情绪”/4

 3.情绪与健康/8

二 了解你的情绪

 1.你的情绪健康吗?——诊断你的情绪状况/14

 2.少年最识愁滋味——不良情绪从何而来?/25

了解你的生理变化——花季的小秘密/25

了解你的环境——烦恼来自何处?/26

了解你的思维——你有不合理观念吗(7/30

 3.你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吗?/32

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36

如何感受和调节别人的情绪?/39

如何调节你周围的环境?/40

三 快乐秘笈——战胜不良情绪的十剂良方

 1.理智调适法——理智战胜情感/44

制怒有方——不要为一些小事情犯颜动怒/46

无名火真的无名吗?/48

 2.转移不良情绪——让不开心的事情见鬼去吧/51

活动转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51

环境转移/53

 3.学会宣泄——喜怒不形于色未必好/55

痛哭——男儿有泪也需弹/56

声声叹息和怒吼——莫让怨气在体内膨胀/57

倾诉——朋友是最好的心理医生/58

娱乐——懂得娱乐的人才懂得生活/59

日记——内心独白的一片净土/60

运动——让烦恼随汗水永远地流走/60

咨询——开辟另一种交流空间/61

 4.学会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62

将烦恼合理化——酸葡萄与甜柠檬/63

知足者常乐——乐观无价/64

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言后悔/65

 5.转换思维——思想乃快乐之源/68

转换思维的技巧/69

合理思维建议/72

 6.情绪升华——化阻力为动力/75

 7.补偿转移——将不幸化为机会/78

战胜命运的考验——超越自我/79

寻找其他的满足感——目标转移/80

谨防过度补偿/80

 8.学会幽默——笑一笑,十年少/82

神奇的“笑”/83

多一点幽默/83

 9.自我激励——力量在你心中/88

积极的自我暗示/89

自我激励/93

 10.自我放松技巧——紧张是成功的绊脚石/95

调整环境刺激/95

自我放松技巧/96

自我身体控制/97

四 消除烦恼:调节情绪实战篇

 1.人际交往/102

同学关系/102

与父母的关系/113

师生关系/120

 2.学业压力/124

消除紧张与学习焦虑/124

考试焦虑怎么办?/129

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133

 3.情感困惑/135

了解你的生理变化和情绪变化/136

男女生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吗?/136

早恋的滋味是甜蜜还是苦涩?/138

意外事件引起的情绪波动/142

 4.个性缺点/144

冲破自卑的束缚——不要处处感到自惭形秽/144

战胜怯懦——走出胆战心惊的日子/149

消除你的恐惧情绪/151

每临大事要静气——克服急躁情绪/155

如何才能走出抑郁的阴影?/156

如何摆脱孤独的缠绕?/162

陷入自我封闭怎么办?/165

如何摆脱失望情绪?/166

五 快乐结语

 1.消除不良情绪的几大误区/172

消极的心理防卫/173

不良的生活习惯/180

 2.快乐处方笺——改变情绪的四大法宝/183

加强锻炼/184

合理饮食/184

积极思维/185

合理休息/185

 3.捕捉身边的快乐/187

不要忽视细微的快乐/187

善待自己和他人/188

序言

什么是“青春期”?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回答的问题。有人把它看作是“急风暴雨期”;也有人把它视作是反抗或逆反期的确立,学者们称之为“心理离乳期”;但也有不少人把它讴歌为人生最灿烂美丽的一段日子,因为它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

实际上,“青春期”是一个专业用语,它指从身心发育开始到能够承担成人责任为止的一段时期。青少年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熟的人,少男少女的性冲动也许比他们的父母更强烈,身材也比父母更高大,但他们却不被允许做许多事,例如,寻找工作,抽烟酗酒,不到“法定年龄”不能结婚等。这些信息清楚地表明:成年人认为青少年容易冲动,所以为了他们的成长需要对这些“孩子”严加管教,这就使得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或师长经常发生冲突。中学生处在青春岁月的前期,其标志是以第二性特征显现(如女孩出现第一次月经,也就是初潮;男孩出现第一次射精等),即以生殖潜能开始出现的“发身期”作为发展的阶段。许多少男少女在青春前期就表现出对性的渴望,而并不是等到青春后期才出现,但一些与性相关的行为本质上不是性行为。例如,青春前期的中学生一般会有一些关系密切的“最好”朋友,他们相互信赖,一起分享双方之间的秘密。这些朋友通常与他(她)是同性别的,而且他们也倾向于在异性群体里形成更大的“朋友圈”,这不能简单地看作“早恋”。

随着青春前期的少男少女迅速地成长,他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逐渐形成自我的价值意识。同龄人的压力迫使他们穿着打扮相同的服饰,说着他们认为“合适”的流行语,形成他们对时尚、明星或爱情的一致看法,他们认为即使不被成人社会认可也不是一种什么大不了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情绪变化有时为父母和师长不理解的缘故。

当然,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会有好多的苦恼,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例如,学业的压力、交友的问题、情绪的起伏,特别是随体内性激素分泌的升高而增强的性驱动力以及由于性主题泛滥的社会媒体刺激,出现的精神不安定、困难和障碍等,当这些问题转化为心理不健康症状时,统称为“青春期危机症候群”。

“危机”(crisis)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来的意思是“分离、区别、判断、决定”等,后来的含义为“重要的变化产生的转折点,面临选择或决断的歧路或境界点”。就如一个还未成熟的、青涩的苹果一样,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是一个发展阶段终了,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中间过渡期。此时原有的心理体制无效化了,而新的心理适应机制尚未构建,在这个过渡期中,是青少年精神不安定、心理情绪最容易出现危机的时期。

简单地概括一下:“青春期危机”的本质在于中学生对“成熟的渴求”或“苏醒”,与现实生活中的“停滞”或“障碍”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青春期的危机有时是“急风暴雨”式的,不安定的,危险的;但另一方面却具有新的飞跃,新的发展的可能性,犹如处于暂时的“休止”、“茧蛹”期,羽化和新生的阶段就快到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也是“转机”,是发展变化的转折点。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这样说过:“青春期的成熟危机,是成熟过程中必然相伴的产物,除非敢于面对,勇于正视以及去克服危机,否则一个人是难以自立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危机、克服危机,我们才会成熟……”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是一套以少男少女的“成长心事”为主题的教育科普读物,它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青春的意义,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它启发生命的智慧,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引导青少年不仅成为成熟的个体,更成为具有和谐群性、健康向上的社会人。整套丛书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青春困惑进行指导,并做好自我保护,防止隐性伤害;二是传授和训练青少年的情绪智慧,提高中学生人际沟通包括与异性交往的能力;三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会中学生处理好学业成绩与身心锻炼、娱乐之间的关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四是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责任感,提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观念,中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须从完善自我开始。

本丛书是四年前出版的“中学生健康成长丛书”的修订版,此次修订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气息,回答了许多中学生在青春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二是更加注重心理辅导的方法,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丛书的各位执笔的作者,设身处地从青少年伙伴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行文生动有趣,各册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心编排了本丛书,并配上许多生动、精美的插图,给青少年带来阅读科普读物的知识享受。本丛书也可供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父母、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

青春是一种人生的成长与挑战,也是一首生命如花的赞歌,愿青少年朋友们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为自己开启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

徐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上海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

内容推荐

“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用生动丰富的实例、幽默风趣的漫画为你懈读青春的心事。

《快乐的孩子最健康》告诉你什么是情绪;教会你识别他人的情绪:引导你觉察自己的情绪,正确认知并调节自己的情绪。把握快乐秘笈,快乐的孩子最健康!

本书适合中学生朋友及其家长、老师阅读和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四年前出版的“中学生健康成长丛书”的修订版,是一套以少男少女的“成长心事”为主题的教育科普读物,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气息,回答了许多中学生在青春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更加注重心理辅导的方法,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旨在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青春的意义,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它启发生命的智慧,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引导青少年不仅成为成熟的个体,更成为具有和谐群性、健康向上的社会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乐的孩子最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洁//刘希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236128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4-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