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
基于本文作者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后殖民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由于后殖民批评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忽略与漠视,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依据,探讨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
图书 |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 基于本文作者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后殖民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由于后殖民批评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忽略与漠视,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依据,探讨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 内容推荐 如题名所示,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众所周知,美国印第安文学由两大类别构成:一类是以各印第安部族语言为载体的口头文学,另一类则是以英语为写作语言的印第安书面文学。自欧洲殖民者抵达北美大陆之后,欧美殖民统治长期对印第安民族施行文化灭绝政策,印第安口头文学因之遭到白人殖民话语的围剿与压制,被贬斥为原始残余,濒于消亡。早在18世纪,一批在白人学校中接受了英语教育的印第安人开始用英语写作、出版文学作品;然而,直到20世纪中叶,尚没有任何一部印第安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得到美国主流文坛的认可与接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权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印第安知识分子发起了为美国印第安人争取同等权利的“红种人权力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第安人政治与经济处境的改善,而且激发起印第安作家群体的种族自豪感,唤起了他们对独特的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在文学实践中,这一代印第安作家把创作的焦点集中于印第安民族的反抗和生存,致力于实现被白人殖民话语边缘化的印第安声音的重新发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揭开崭新的篇章,并逐渐形成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印第安文艺复兴。而在近二三十年间,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更是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印第安作家以自己的创作消解边缘与中心的文化界限,强调印第安民族的历史存在,力图恢复印第安民族在多元共存的当代社会中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 印第安文艺复兴以来,美国的主流文学批评渐渐开始关注印第安文学,与此同时,一批印第安出身的评论家、学者和作家相继出版、发表对本民族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评论。然而,所有这些出自印第安或非印第安的文学批评中,只有极少数涉及后殖民理论,更无一篇将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明确界定为后殖民文学。在中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文学关注甚微;在为数甚少的印第安文学研究者中,几乎没有人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审视美国印第安文学。 虽然后殖民理论家们对后殖民文学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总起来讲,他们大多认为,后殖民文学源于殖民统治下被殖民民族的经历,涵盖自殖民统治起始直至当今的整个进程,其发展历经殖民帝国统治下的早期写作、想象之中文化历史的再创造和跨越边界与文化融合的成熟阶段。虽然后殖民理论家与批评家们倾向于把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排除在后殖民文学研究领域之外,但如果将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置于后殖民理论框架之中,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鲜明呈现出后殖民批评所定义的后殖民特征。基于本文作者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后殖民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由于后殖民批评对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忽略与漠视,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依据,探讨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 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根植于印第安祖先文化传统,因而,若要研究印第安文学,必须对各印第安部族世代口头相传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具有基本的认识。据此,本文第一章概要论述了印第安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传统,重点讨论了以下这些印第安部族普遍遵奉的印第安传统观念:印第安人信奉非人格化的神灵,这一神灵依各部族语言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但所有印第安部族均认为在这一非人格化的神灵与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存在一种交互关系。在印第安人看来,这一神灵既超越于万事万物之上、又融入万事万物之中,而万事万物则不仅参与到神灵的构成之中,而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种信仰出发,印第安人相信,世界的创造并非神灵独自完成,而是非人格化神灵与万事万物合力的结果;据此,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皆具有亲缘关系,这一亲缘关系涵盖整个宇宙,包含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和形态,因而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视作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为了表达他们对万事万物亲缘关系的理解,印第安人通常以“全是我的亲属”开始或者结束他们的典仪。然而,印第安人同时认为,万事万物亲缘关系的核心是部族群体观念。这一观念要求部族成员以部族的传统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履行作为部族群体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尽力帮助、支持其他部族成员,在肉体和精神上始终与部族融为一体。此外,印第安部族群体观念也包括印第安人对祖先土地的深深眷恋,因为在印第安人看来,自己部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构成部族群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目录 序言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American Indian Cultural and Spiritual Traditions CHAPTER Ⅱ A History of Colonization: Conquest, Genocide, Accultur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CHAPTER Ⅲ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 Assimilation, Return to Traditions, and Hybrid of Indigenous and Western CHAPTER Ⅳ The Homecoming Journey: Return to Indian Traditions CHAPTER Ⅴ The Indian Trickster's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中文参考文献 ACKNOWLEDGEMENTS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惠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1381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3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英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