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是绽放在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它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撰述大旨,即通过“两河一区”的民间老剪纸的展示,引发对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发展脉络的探索,阐述民间剪纸的内容与形式,揭示民间剪纸的文化蕴涵,从而激发对中国民间剪纸在民族传统层面上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进行的全面思考。
图书 | 民间老剪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间剪纸是绽放在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它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撰述大旨,即通过“两河一区”的民间老剪纸的展示,引发对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发展脉络的探索,阐述民间剪纸的内容与形式,揭示民间剪纸的文化蕴涵,从而激发对中国民间剪纸在民族传统层面上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进行的全面思考。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剪纸被列入第一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中国民间剪纸是两千年来民间剪刻工艺发展所形成的艺术形式。 民间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本书收集的民间剪纸是以黄河、长江流域以及云贵少数民族地区,衍生出的东方文明的文化载体。黄河流域的淳朴率性,长江流域的细致流畅,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神秘等各具特色。 民间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间剪纸是亿万人民世代参与创造的富有生命力的原生态艺术。民间剪纸植根于日常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民俗文化是民间剪纸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民间剪纸具有强烈的造型性。先民们在轮廓线与结构线组成的领域,继承并创造了独有的审美趣味和纹样符号,这些特有的文化载体构成了民间剪纸独特的文化语汇的大胆和率真。 本书收集的民间剪纸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我国传统文化衍生的风俗剪纸;另一类是由女工(刺绣、裁剪)衍生出的花样剪纸。中国民间剪纸是通过铰剪或镌刻而创作的造型艺术。它的传播方式有辈辈相传,口传心授或依据花样剪裁;有将烂熟于心的事物形象,通过剪纸形式,创作出神奇而生动的图案,在继承与发展中,创作出大美的艺术佳作。因此民间剪纸是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目录 概述 巧剪纸影照窗纱 山东 剪纸粗犷与精剪并存 蔚县 剪纸刻染 天津 剪纸兼刻带剪 陕西 剪纸远古朴风 湖北 凿花 江苏 剪纸优雅纤巧 浙江 剪纸五彩纷呈 云南贵州 剪纸保持原生态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老剪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念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2673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2008085877 |
中图分类号 | J52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6 |
宽 | 21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