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将近代士人归划为豪侠、怪杰、遗老、鸿儒四类,既让这些历史人物返回到生动的历史情态中,显现出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丰赡与复杂,又将先哲们用智慧、激情、叹息乃至泣血的生命所凝结的这份世纪性的精神遗产,置于新世纪的阳光下,予以立体观照与重新审视。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 | 中国近代士阶层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将近代士人归划为豪侠、怪杰、遗老、鸿儒四类,既让这些历史人物返回到生动的历史情态中,显现出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丰赡与复杂,又将先哲们用智慧、激情、叹息乃至泣血的生命所凝结的这份世纪性的精神遗产,置于新世纪的阳光下,予以立体观照与重新审视。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倾尽数年心血所凝结成的一部专论近代士人的学术力作。作者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将近代士人归划为豪侠、怪杰、遗老、鸿儒四类,既让这些历史人物返回到生动的历史情态中,显现出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丰赡与复杂,又将先哲们用智慧、激情、叹息乃至泣血的生命所凝结的这份世纪性的精神遗产,置于新世纪的阳光下,予以立体观照与重新审视。在对上述四类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勘探、历史定位、灵魂揭秘的过程中,披示出作者明睿的理性思辨精神与灵气飞扬的诗性智慧,以此激起当代学人的文化自省、重建人文精神的热情呼唤。 目录 第一章 豪侠 世乱天教重游侠 “任侠成风”的社会心理基础与文化渊源 纵死犹教侠骨香 近代豪侠的人格特征 侠肝义胆映苍穹 第二章 遗老 何谓“遗老” 一时之义古今通义 含谟吐忠 梁济的“死义” 王国维的“自沉” 沈曾植的“不合时宜” 郑孝胥的“愚忠” 文化失范的惶恐 匪夷所思之词 并非结语的结语 第三章 怪杰 怪杰意味着什么 幽光狂慧的龚自珍 辜鸿铭的狂、怪、骂 章 太炎的“特立独行” 刘师培的“激进”与“变节” 梁漱溟的“为王者师” 近世奇人有“二黄” “无所依傍”的熊十力 怪杰的人格魅力与主体价值 假如人间无“怪杰” 第四章 鸿儒 两难困境:入世抑或出世 一点回溯:“士”之源流 康有为的“六经皆我” 梁启超的“善变” 晚清“国粹派”的口舌之功 寥落终怜吾道孤 “鹃血啼干”赋《落花》 文化自省:学术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 精英意识的失落 当今之“士”:价值何在? 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近代士阶层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邵盈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40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5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