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沉思录(一个富翁的沉思)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商品社会中,传统的学校教育不是以教人生存的本领,而经营人生,懂得经商,融入社会,不仅可以解决生存问题,更可以带来富裕的生活。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拥有财富!

培根《沉思录》中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念,成就了当代“知本论”的理论基础。而本书向我们提出:生存需要沉思,当传统教育不足以让你在纷杂的社会中生存时,你该怎么办?当你渴望平凡又富足的生活时。你该怎么办?当你想经营自己的人生时,你该怎么办?因此本书的实用性,更胜于《沉思录》。

内容推荐

19世纪的美国,流传着一本叫《一个富翁的沉思》的小册子,其作者不详,在当时风摩全国,有人甚至把它评价为“商业圣经”。令人遗憾的是,过了一个世纪。这本在当时被称为“商业圣经”的奇书却神秘地失传了。书中的观点只能在其他继承此书观点的作品里偶尔一窥原貌。

《一个富翁的沉思》主要强调一种理念:在商品社会中。传统的学校教育不足以教人生存的本领。而经营人生。懂得经商。融入社会。不仅可以解决生存问题,更可以带来富裕的生活。

我们认为这种理念对于当今社会仍然是非常实用的。《生存沉思录》即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做了仔细的筛选、编译而成,它吸取了《一个富翁的沉思》中的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值得我们投资的那种教育,它可以发挥我们的智慧;经商是一种最艰苦而且实用的教育,比任何专科学校、大学院系的教育更难学习;应该提倡终身学习计划。每个人都举起“终身教育”的旗帜。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

希望本书能给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人们带来一种新观念、新启示。

目录

序/1

1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不只是钱 还包括“富裕”的思想/1

2 找点时间去梦想 明天一定会更好/11

3 简单的一句“立刻行动” 需要无数的奋斗/19

4 不管你的希望是什么 尽管去做/27

5 让热情包围着 积极地思考人生/39

6 若在心中张大口袋 收获就会更多/49

7 把握机会的偶然性 使富有成为必然/57

8 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面 我都有进步/65

9 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如何到达/73

10 只陷于思考 就无法获得行动的力量/83

11 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看到其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93

12 要知道 自我投资远在获得财富之上/101

13 你必须随时准备面对那些出乎意料的情况/109

14 每天十分钟 比集中一周的学习更有效/119

15 不注重点滴的积累难以成就事业的辉煌/127

16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你勤奋/135

17 这个渴望富裕的时代属于那些敢于突破和追求的人们/143

18 别人的学识、精神、作风 都是可以学到的/153

19 真正的能力 任何书本上也学不到/161

20 经商和做人一样 是永无止境的积累信誉的过程/167

21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谈话方式 而沟通则要求与对方同步/175

22 风险有多大获得财富的机会就会有多大/183

23 任何人获得成功 其背后必然做了铺路的工作/191

24 把握了偶然的机会你就成功了/199

25 驾驭自己才能有效地驾驭机会/207

26 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215

27 正视冒险的正面意义 把它视为成功的重要条件/221

28 放手去做 你就会拥有力量/229

试读章节

美国人有更多的粮食、棉花及更多的银行存款,有比任何国家更多的东西,但美国人更惧怕贫穷。

哈柏·苏尔兹也是这样,他的朋友哈特对于这一点和他一样有着共识。哈特是个地毯公司的推销商,拥有几百万美元,他的穿着讲究,住宅漂亮,今年40多岁,并不适合退休。他追求财富的主要动力并不是对生活的热爱,而是惧怕贫穷。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哈特说:“我小时候穷得可怜,甚至可怕,在整个中学和青少年时期,我们家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也成了可怕的学生,用了好几年才从中学毕业,绝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是在干活……”

当哈特为大学头两年挣够了学费时,他又不得不退学回家结婚,并随即有了孩子。就这样,20岁的哈特成了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但又缺乏经济来源的人。

用他的话说:“我从婚礼上回到家后,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大笨蛋……”

哈特知道仅仅当夜班工人根本不足以维持不断增长的家庭开支,他找到了一个能发挥其优势的工作。他在中学和大学的时候就挨家挨户地推销各种产品。他进入一家新开张的家具公司,他推销家具做得非常好,很快就升职当了培训主管。

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哈特来到纽约,谎称自己是大学毕业生,找到了一份见习推销员的工作。他拼命努力去超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被认为是聪明而有闯劲的年轻人。由于老员工总在工作上刁难他,后来他辞了职。

后来,有一家公司雇了他。他25岁时,每年薪水高达十几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批发家具比中学时挨家挨户推销刀叉要容易得多。多年后,他在纽约有很大的办公室……有花不完的钱……

这时候,他开始明白,同事们更加年轻和富有闯劲。在公司壮大后,他退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患有高血压,他的性生活开始不行了,至少在家里是这样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每天都是一种折磨,但部门的销售额开始下降。为了放松和逃避,他在午餐的一个小时里偷偷溜出去与一个离了婚的女人约会。

当他看到很多人开着车上救济院领救济金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难堪和震惊!他原以为只有又坏又懒的人才领救济金,现在他有点明白了。这些领救济金的人起先还会觉得很难堪,不久就习惯吃通心面和热狗等廉价食品了。

最足以损害我们能力、破坏我们前途的,莫过于向目前的贫穷妥协,认为贫穷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想改变贫穷。

他感到自己也在日渐堕落和消沉。

和他约会的女人叫路易斯,原来在食品厂工作,她换过四种工作,有过领救济金的经历。

路易斯说她在领救济金之前每天5点钟起床,给3岁的儿子喂食,然后把儿子交给临时保姆。

“我从6点半工作到下午3点半,每小时得到3.4美元的报酬,这真难以度日,但我又怎能不工作呢?”情况有时变得还要糟,例如机器发生故障就会使容器渗漏,给她增加额外的清洁工作。“增产对老板来说是好事,但对我来说它却只意味着多干活。”路易斯说。

她操作的机器通常每分钟运转76次,有时候工长把强度加大到每分钟86次。她一天要对付上万个番茄酱罐子,它们拍打着她的手。她的手经常疼痛难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与4个女工每天轮换岗位。

“你的反应一定要快,因为机器有时很快,否则你只有哭的分了。不要问我怎样才能在这里长久呆下去,因为我也不知道。”路易斯说。但有时候生活也是美好的,比如说跟丈夫卢克在一起,他也在这里工作。卢克说:“这份工作,我们就不停地干吧,它并不是那么可怕,尤其是每个人都在干着同样的事情。”

后来,她的丈夫卢克终于忍受不下去了,他不想再给老板卖命了,他发现卖男性饰物的店铺,只卖领带、胸章和领带夹等东西。很多男人都有戴戒指的习惯,但购买戒指只能到为女人开设的店铺购买,这使他们受到歧视的目光。

卢克没有资金进货,只好向朋友借了2000美元。

他用2000美元订购戒指,以每只30美元的价格批发给零售店。他又把收回来的钱全部用来进货,批发给更多的零售店。一年后,他赚了100万美元,建立了卢克男用戒指供货中心。这时候,卢克开始有了情人,夫妻关系破裂,最终离了婚。

路易斯仍然不得不从事自己痛恨的工作,只是看在钱的分上。没有钱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令人沮丧。穷人的可怜处境,应归咎于时运不济、能力平平,还是应该归咎于什么?

路易斯同样恐惧贫穷,但她不能像她丈夫那样改变贫穷,她选择了做哈特的情人。她曾经向哈特请教如何改变贫穷的秘诀,哈特说:“不甘贫穷。你已经掌握了这个秘诀,卢克和我也一样。”哈特补充说:“贫穷主要是由于穷人甘愿贫穷,就像他们甘于领救济金一样。这句话是我的一位朋友苏尔兹说的。”

苏尔兹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切身体会到贫穷没有任何美德可言,贫穷也是一种疾病。如果你生病了,你一定会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不对劲,然后向别人求助,做某种适当的处理。同样的道理,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财富不能增值,那么一定是你的某些部分发生了问题。你的存在,原本上是指向更富裕的生活,你绝不是为了生活在旧屋中,穿着破旧的衣服,饿着肚子过日子,而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你应该过着幸福乃至富有的生活才对!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贫穷的思想。”

J.C.里斯最初认识苏尔兹的时候,苏尔兹住在贫民窟里,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

那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当小雨降临到里斯家农场的时候,里斯正在一条泥泞的土路上疾步而行,盘算着新一年的学习计划。因为上个学期里斯的成绩是全班第二,他的父亲着实夸奖了他一番,答应他如果能考得更好,就带他去亚特兰大玩。新的学期一开始,里斯就憋足了劲,准备把“第一”捧回来。

里斯的家乡所在的那个小镇依山傍水而建,依山那一面,城堡的围墙俨然一条长蛇,沿着山势一路爬去;傍水那一面,最显眼的是一个大一点的码头,停着几只帆船。镇里的房子多是一半着陆,一半压水,只有有条件的家庭才拥有一个小码头。

在一条小溪边,是一座废弃的教堂,旁边单独的一家就是苏尔兹家。当初,苏尔兹家是几间破旧的砖瓦房。现在,已经变成一幢三层的小别墅了,门前还修了崭新的马路。

里斯每次上学都要从那座教堂下经过,而苏尔兹每一次看到他,都十分不友好,有几次还远远地用石头砸过他。

这一天,里斯穿的是圣诞节时做的一身新衣,书包是入学时他母亲从亚特兰大买回来的,里斯用得很小心,半年下来还是新的。

里斯小心翼翼地从教堂边经过的时候,苏尔兹恰好从家里走出来,脖子上挂着他那个破书包,准备上学去。苏尔兹的衣服就那么一件,而且破了,似乎很久没洗了,硬硬的,穿在身上一定不舒服。

苏尔兹看到里斯的时候,眼睛里喷着火,怒吼一声:“吉米,过来,吉米。”在苏尔兹的嗾使下,他家的吉米从岩石上一跃而起,“汪、汪”地朝里斯叫着。  “咬这个崽子。”苏尔兹用力地在吉米屁股上踢了一脚,吉米便箭一般冲里斯扑来。里斯当时吓得“啊”的一声,撒腿就跑,一路跌了几个跟斗,滚了满身的泥。苏尔兹在后面指着他哈哈笑个不停。

打那以后,苏尔兹总是隔三差五地欺负里斯一回。有时里斯实在气不过了,想去告诉老师,或者父母,可是,每当他想到吉米那白森森的牙齿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实上,他更怕的是苏尔兹,不仅因为苏尔兹大他一年级,有着高他一头的个子,有着结实的身板,更因为苏尔兹的牙齿也是白森森的,比他家的吉米更可怕。

P2-7

序言

19世纪的美国,流传着一本叫《一个富翁的沉思》的小册子,其作者不详,在当时风糜全国,有人甚至把它评价为商业圣经。令人遗憾的是,过了一个世纪,这本在当时被称为“商业圣经”的奇书却神秘地失传了,书中的观点只能在其它继承此书观点的作品里偶尔一窥原貌。

《一个富翁的沉思》主要强调一种理念:传统的学校教育不足以教人以生存的本领,甚至所给人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在商品社会中,尽快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懂得经商,融入社会,不仅可以解决生存问题,更可以带来富裕的生活。

我们认为这种理念对于当今社会仍然是非常实用的。《生存沉思录》即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做了仔细的筛选、编译而成,它吸取了《一个富翁的沉思》中的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值得我们投资的那种教育,它可以发挥我们的智慧;经商是一种最艰苦而且实用的教育,比任何专科学校、大学院系的教育更难学习;应该提倡终身学习计划,每个人都举起“终身教育”的旗帜,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希望本书能给为生存而奋斗的人们带来一种新观念、新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沉思录(一个富翁的沉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8095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