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啸山庄(上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能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除小说《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近200首诗,被认为是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内容推荐

《呼啸山庄(上下)》以女管家埃伦·迪恩的口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外面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思克利夫,恩肖先生对希思克利夫的宠爱引起了儿子欣德利的强烈嫉妒。主人死后,欣德利为报复,把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恩肖的女儿凯瑟琳跟希思克利夫亲密无间,青梅竹马,他们非常相爱。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思克利夫悲痛欲绝之下选择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希思克利夫开始进行疯狂的报复计划,首先通过设计赌博夺走了欣德利的家财,欣德利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顿成了奴仆。希思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对其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临终前却紧紧抓住希思克利夫不放。十年后,希思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后来都死了,希思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希思克利夫仍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思念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离奇死去。小凯瑟琳和哈顿继承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产业,两人最终相爱,在画眉田庄安了家。

《呼啸山庄(上下)》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

试读章节

“画眉田庄归我所有,先生,”他不觉一愣,打断我的话头说,“要是我挡得住,我绝不允许什么人给我造成不便——进来!”

“进来”这两个字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表示的是“滚蛋”的意思。甚至他倚着的那扇门,对这两个字也并未应声启动。我想正是此情此景让我决定接受他的邀请,因为我觉得,一个比我自己还要落落寡合得出奇的人,倒也很有点儿意思。

他看到我那匹马的前胸都快要蹭到栅栏了,才当真伸手打开链闩,然后阴沉着脸领我走上甬道。我们走进院子的时候,他大声呼叫:

“约瑟夫,把洛克伍德先生的马牵过去,再拿点儿酒来!”

“我想这大概就是咱们的全班家仆了吧,”这一声双料的命令使我作如是想,“怪不得石板缝里长了草,牛成了仅有的篱笆修剪工。”

约瑟夫年纪不小了,不对,是个老人,也许还更老,尽管精神矍铄,身体健壮。

“老天爷帮帮俺们吧!”他从我手里把马牵过去的时候,憋着一肚子火气压低嗓门自言自语,一边说还一边朝我脸上扫了一眼,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不得不慈悲为怀,设想他必定是需要神力来帮助消化他那顿饭食,所以他那脱口而出的虔心求告和我的不速而至并无瓜葛。

“呼啸山庄”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住宅的名字。“呼啸”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用来描绘在狂风暴雨恣意肆虐的天气,它坐落的处所那种喧嚣噪乱的情景。其实这里想必是一年四季空气明净,清新爽朗。你只要看一看房子尽头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极力倒向一边的枞树,还有那朝一边伸着细枝、好像在向阳光求乞的荆棘,就会想见从山那边刮过来的北风的那股劲头了。幸亏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房子造得结结实实:狭窄的窗户都深深地砌在墙壁里面,房子的四角都有巨大突出的石块护卫着。

迈进门槛之前,我站住观赏了一下房子前脸上大肆装点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雕饰,特别是正门周围的那些。在门楣上方那一大堆碎裂的鹫头飞狮和不知羞臊的小男孩儿中间,我看出了“一五○○”这个年份和“哈顿·恩肖”这个姓名。我本想来一点儿评说,再向这位乌云满面的房东打听出点儿这个地方的简史,可是他站在门口的那副姿态,就像是要求我要么赶快进去,要么于脆一走了之,而我可不想尚未登堂入室一窥奥秘,就撩拨得他更加不耐烦。

一迈步我们就进了这一家的起居室,根本没有什么穿厅或过道,这里他们美其名日“堂屋”。通常堂屋总包括厨房和客厅,不过在呼啸山庄,我看厨房整个儿给挤到别的地方去了;至少我听出来在尽里边有人咕咕哝哝地说话,还有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声;而且在大炉子那边,我看不出什么烤、煮或是烘的迹象,也看不见墙上挂着什么锃明瓦亮的铜煎锅和锡漏勺。屋子的一头,确实倒是映照出了堂堂皇皇的光和热,因为那儿有一口又宽又大的橡木橱。上面摆着一些巨大的白锻盘,中间还夹着银壶、银杯,一排高出一排地一直码到了屋顶。这里的屋顶从没装过顶棚,整个内里结构只要留神尽可一览无余,只有一处地方给放着燕麦饼、一串串牛腿、羊肉和火腿的支架挡住了。壁炉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粗制滥造的旧枪和一对马枪,壁架上一溜摆了三个涂得花里胡哨的茶叶桶作为装饰。地面是光滑的白石板。几把椅子都是高背的,结构简陋,漆成绿色。在背亮的那一边。还藏着一两把笨重的黑椅子。橱柜下面的拱洞里卧着一条猪肝色短毛的大母猎狗,四周围着一群汪汪乱叫的小狗崽儿,还有几条狗则在另外一些隐蔽处所蹿进蹿出。

这房子和家具如果是一个普通北方庄稼人的,倒也不算稀罕。这种人常常是生就一副倔犟的面容,穿着过膝短裤,扎着绑腿,使两条腿显得又粗又壮。如果你在晚饭后挑好时间去,那么在这一带山区方圆五六英里到处都会看到这种人:坐在圈手椅里,面前的圆桌上放着一大杯冒泡的麦酒。但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与他的住所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奇特的反差。从外貌看,他是个黑皮肤的吉卜赛人,从服装和举止看又是位绅士——也就是像许多乡绅一样的绅士:也许颇有点儿不修边幅,不过还不至于看着使人觉得不大得体,因为他的身材挺拔,相貌端正,而且还带点儿郁郁寡欢的神气,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因教养不足而显得自大。我对他则心生一丝同情,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我凭直觉知道,他矜持的根源出自讨厌矫揉造作地表露感情,讨厌将彼此的情意表露在外。他或爱或恨,同样都是深藏不露,而他又把为别人所爱所恨,都视作对他的冒犯。

我在炉边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是正对着我的房东走过去的那一把,为不显得冷场,我想伸手去摸摸那条大母狗,她已经离开了她那窝小崽儿,像狼一样偷偷溜到我的腿后面,撅着嘴巴,露出白牙,流着口水,准备咬我一口。

我的抚摸引得她从嗓子里发出一长串咆哮。

“你最好还是别理这条狗,”希思克利夫先生应和着狗的咆哮.发出一声嗥叫,还把脚在地上一跺,镇住了那条跃跃欲试的狗.“她还不习惯,还没给宠坏——不是当宠物养的。”

然后他大步走向一个边门,又大叫一声:

“约瑟夫!”

约瑟夫在地窖深处隐隐约约地咕噜了几声,可是并没有要上来的样子,所以主人就下去找他,留下我一个人和这条凶恶的母狗面面相觑,还有那两条凶险狰狞、浑身粗毛的牧羊犬,他们和母狗一起对我的一举一动都严加提防。

我静静地坐着,还不想马上同他们那些獠牙打什么交道。可是我想他们不会懂得沉默也是一种侮辱,便对这三个狗东西挤眉弄眼.做起了鬼脸。这一下可糟了,不知是哪一副面相惹恼了那位女士,竟然让她暴跳如雷,直向我的膝盖猛扑过来。我把她一下扔了回去,又急忙把那张桌子拉过来,挡在我们中间。这一来更激怒了这整个的一窝蜂,六七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四条腿的恶魔,从藏身之处一下蹿了出来,扑向他们共同的目标。我感到他们专门攻击我的脚后跟和上衣下摆,于是我一方面使出了最大的劲儿,抡起拨火棍挡开那几条大狗,同时不得不高声叫喊,要这家子来人帮助重建和平。P2-4

序言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看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的英国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久演不衰。

《呼啸山庄》以女管家埃伦-迪恩的口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外面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思克利夫,恩肖先生对希思克利夫的宠爱引起了儿子欣德利的强烈嫉妒。主人死后,欣德利为报复,把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恩肖的女儿凯瑟琳跟希思克利夫亲密无间,青梅竹马,他们非常相爱。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思克利夫悲痛欲绝之下选择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希思克利夫开始进行疯狂的报复计划,首先通过设计赌博夺走了欣德利的家财,欣德利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顿成了奴仆。希思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对其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临终前却紧紧抓住希思克利夫不放。十年后,希思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后来都死了,希思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希思克利夫仍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思念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离奇死去。小凯瑟琳和哈顿继承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产业,两人最终相爱,在画眉田庄安了家。

艾米莉以散文诗般的笔触,风景画般的背景,夸张而极致的艺术效果,奇异的梦境和想象,共同烘托和渲染了一段深沉而真挚的感情,这也是这部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呼啸山庄》出版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遭到评论界的猛烈谴责,被称作一部“神秘莫测”的“怪书”。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发现,艾米莉远远走在人们前面。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能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除小说《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近200首诗,被认为是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啸山庄(上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艾米莉·勃朗特
译者 周爱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5896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3107285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8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