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贪官为什么除不尽
内容
编辑推荐

贪官为什么会前仆后继?孳生腐败的根源在哪里?贪官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也会成为贪官吗?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翻开这本廉政建设的通俗读物,去了解相关的内容知识吧。

内容推荐

贪官和腐败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经济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只要人类依然存在着经济基础,只要人类依然为生存和繁衍而延续着历史,它们就会像影子一样始终伴随着我们。既然贪官和腐败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历史必然,我们就必须要承认它的存在,并且要正视它,进而要限制它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得先正确、科学的认识它。这本有关廉政建设的通俗读物,正有此作用。

目录

引言 此消彼长的反贪风暴

第一章 贪欲与生物本能

第二章 特权是腐败的等价物

第三章 贪欲的量变与质变

第四章 贪欲泛滥的后果

第五章 还有不曾滋生贪欲的绿洲吗

第六章 “腐败文化”的内涵与扩展

第七章 贪欲撬动的是什么

第八章 反贪利剑:道德还是法律

第九章 中国反贪史:镜子或向导

第十章 任重道远的反贪使命

第十一章 除恶务尽及其他

后记

试读章节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当作集剥削阶级利己主义之大成的经典备受歧视和批判,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至今还在影响着一代人。但是,从科学的立场来看,它却反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虽则这里的“人”被抽象为一哲学意义上的然而又是有机物的主体。

地球人都知道:生存和繁衍是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本能,这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互为依存的链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失去任何一方,它们便不可能存在。

地球是由太阳爆发时抛射产生的行星状星云内吸积形成,在岩浆构成的原始地壳形成后,地壳外侧就已形成海洋,并在海水内形成由原地表类碳质球粒陨石成分演化而来的磷酸与有机物,而在有机演化时,先是由无模板随机聚合RNA翻译形成蛋白质控制,接着又由RNA翻译产生的各种蛋白质帮助,促使DNA控制的生化演化全面形成,以后又在原始封闭海盆内的质粒病毒帮助下,通过不同DNA短链进一步聚集与表达形成原始细胞,最后又因质粒病毒基因的积累,以及质粒病毒帮助,促使不同原始细胞基因向真核细胞内集中,产生了简单与复杂多细胞生物。不言而喻,所有高级生命的胚胎发育,也同样是由积累在核内的各种质粒病毒基因移码表达控制的。

这段话太深奥了,我们还是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

科学家告诉我们: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经过几十亿年漫长的进化演变而成的。科学家还告诉我们:细菌是单细胞动物,而第一个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的生物,不是由于节俭,而是因为贪婪——一个单细胞细菌贪婪地多摄取了某种物质,这一物质改变了它固有的结构,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

这个例子还是有些抽象,我们不妨再直白些。

我们都知道病毒,而且我们不少人都曾受到过它的侵害,叫我们心有余悸的当属“SARS”(非典型性肺炎)。而这种恐惧的源头是因为过去治疗典型肺炎的抗生素药物几乎全部无效,更叫人望而生畏的是病毒首先攻击了承担医治使命的医护人员并造成了他们的死亡。

至今,我们仍然没能完全了解和掌握“非典”的生理构成和它赖以生存与繁衍的自然环境。

严格说来,病毒、质粒等有害生命体,也并不是任何时期全都对生命有害的,如果将时间前推到生命起源时的细胞起源期,则这些极微小的小精灵们,都是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甚至可以说没有它们,也就不会在以后最终进化产生任何单细胞或多细胞生命体,当然也更不会进化产生今天的我们人类自己了。

对病毒的防不胜防,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真理,那就是这些低等的生命为了生存和繁衍,不断地改变着它们自己,而这一改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亦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本能的贪婪。

说到贪欲,我们不能不谈到癌。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癌,原本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但仅仅是因为它的贪得无厌:它只知道索取,却不具备奉献功能,而且更可怕的是,它不但不像别的细胞会自行死亡,从而维持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平衡,而且还会疯狂地复制自己,并将这种无限制的繁衍扩张到人体所有的器官,最终将人类推向死亡。

水螅是一种低等的浮游动物,从其生理结构上看,它们简化了几乎所有的器官,只剩下用来捕捉食物的布满神经(能发射毒素)的触角和仅有两层细胞壁的消化器官。更叫人惊叹的是,它连排泄用的肛门都精减了,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消化后的废物从口腔里“吐”出来。  动物的贪婪几乎广见于所有的动物,而在所有的动物中,又以肉食类动物为甚。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不仅仅是一句哲言,更是一种存在。一条蟒蛇可以吞下比自己大十多倍的袋鼠,为了满足这一贪欲,它的骨骼都发生了变化,错位的牙骨可以毫无障碍地让那庞大的猎物畅通无阻。

几乎所有的食肉类动物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圈定自己的地盘,一只老虎的势力范围是30平方公里,如果它的领地小于这个范围,它就会因食物匮乏而导致饥饿和死亡。

不少人都知道白蚁,而且也听说过它的危害——在南方,它们曾经创造过“吃空”一座钢筋水泥大楼的奇迹,但多数人却不知道它的另一个特性,那就是贪婪:在白蚁的嘴下,几乎没有不能入口的东西,从木材、土壤到水泥和金属,几乎无一幸免,而它们的破坏性,就是由这种贪吃性所导致的。科学家们宣称:被白蚁消化后的排泄物,几乎不包含任何营养成分!

狗熊掰棒子。

这是一句北方俚语,说的是狗熊的贪婪。据说,狗熊很喜欢吃新鲜苞米,每当苞米成熟的季节,它们就会偷偷跑到苞米地里,先掰一个夹在自己的胳肢窝里,贪心的它接着又去掰了第二个,但它忘记原来夹在胳肢窝里的那一个,又将苞米夹了进去,自然,原来的那一个便掉了下来,但狗熊全然不觉,仍然不断掰下去,但最后留在它胳肢窝里的仍然只有一个棒子。

同样是贪心,猴子们的表现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猎人们捉猴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束缚它们的手,一种是束缚它们的脚。前者是用几只只能伸进一只猴手的小口坛子,将猴子们喜欢吃的松籽、核桃之类的坚果放进坛内,猴子们发现了这些坛子,于是争先恐后地将手伸进坛口,尽可能多地抓住了坚果,这时,猎人们出现了,猴子们想走,却又舍不得放开已经到手的果实,于是便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

后者则是摆下一坛坛酒,酒坛旁边放着互相拴在一起的草鞋。闻到诱人的酒香,猴子们倾巢而出,但它们知道这是人类的圈套,一开始便在那里龇牙咧嘴,骂骂唧唧,以示自己识破了人类的圈套。但它们却无法抵御酒的诱惑,于是相约:只尝一点,决不喝醉……但是,酒一入口,它们便控制不住自己,纷纷大饮而特饮,直到醉成一团烂泥。喝醉了的它们开始穿上连成一串的草鞋,学人走路,终于跌成一堆,被猎人们手到擒来。

对于鲨鱼,不少人就有些陌生了。就是对那些曾经不止一次品尝过鱼翅佳肴的吃客来说,它也只是一种模糊的象征。鲨鱼是大海中的凶猛动物之一,除了人类,它们几乎没有天敌。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它的贪婪也是生物界中罕见的——它几乎没有不能吞食的东西,打从第一个捕猎者开始,不止一人在它的胃里发现了诸如塑料瓶、汽油桶之类根本不能称之为食物的东西。更叫人们不寒而栗的是,如果一条鲨鱼不幸受伤,那么,从它体内流出的血液所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很快就会被远在数千米之外的同伴发现,继而呼啸而来,将受伤者活活吞食。

同样的情况也会在非洲雄狮那里得到验证:一头征服了母狮的雄狮会攻击甚至消灭母狮已经生育的幼狮,原因仅仅是为了刺激母狮重新发情,从而生下新丈夫的后代。而作为胜利者的雄狮并不能够因此而一劳永逸: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它必须和母狮进行多达3000次的交配,如果达不到这个数目或者在交配过程中表现不佳,母狮便会毫不留情地抛弃它!

在它们中间,谁是真正的贪者?

生命给予生物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印度蜘蛛不吃食物能活18年。

纽约市立动物园的一条蟒蛇不吃东西3年未死。  狗的耐饿纪录为117天。

苏联一位登山运动员在气压实验舱模拟的1.2万米的“高度”停留一分半钟后头脑仍保持清醒。

在中国,龟历来被视为长寿的代表,有人曾将四只成年大龟置于床脚之下,几年过去,龟依然伸头缩颈,于是一笑了之,不再顾盼。直至数十年后此人寿终,家人收拾床铺时,才发现床脚下还垫着四只活龟……有人说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索取极少——新陈代谢功能压缩到了极限。但笔者以为,这恰恰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它的贪得无厌——它在将生命功能发挥到极限的同时,也将周围环境中能够吸取到的营养吸取到了极至!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者,杜鹃也。然而,就是这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灵感的杜鹃,却是一种贪天之功为己有的“鸟贪”。在一年一度的繁殖期中,它们不管雌雄,从来都不会自己做窝,而是将蛋下在山雀的窝里,小杜鹃会在小山雀之前提前出世,然后将尚未孵出的山雀蛋推出巢外,只留下自己独享山雀哺育之恩。

P10-14

序言

此消彼长的反贪风暴

2000年末,当我们这个文明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纪的时候,一位社会学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未来的时间里,如果说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那么,比这两种危机更令人恐惧和不安的便是腐败。

腐败之风究竟从何而来、缘何而起、倚何而存?有人说,腐败并不是人类社会固有的恶疾,而只是私有制出现后的产物。也有人说,腐败是人的本性中“恶”的那部分(自私、贪婪)无限制膨胀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半个多世纪前,王亚南先生曾在他的名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仕宦的做官发财思想是中国特殊的官僚封建社会的产物。做官被看成发财的手段,做大官发大财,做小官发小财……专制官僚统治,一定要造出官、商、高利贷者与地主的‘四位一体’场面,又一定要造出集权的或官营的经济形态,更一定要造出贪赃枉法的风气,而这三者又最可能是息息相通,相互影响的,它们连同作用起来,很快就使社会经济导向孟轲所预言到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大破局。”由此,王先生一言以概之: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

2000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瑜主编的《中国反贪史》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公开出版。此书系统地描述了历代反贪斗争与王朝兴衰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反贪斗争不可能走出轮回怪圈的尴尬。历代开国之初,反贪斗争往往卓有成效;中期以后,贪贿就愈演愈烈;到了王朝末年,“蠹盛则木空”,贪污腐败便成为王朝的掘墓者。封建专制制度的劣根性导致有限的监察机构形同虚设。从而使贪污腐败成为历代政权的有机结构,同时也使得历史上的反贪斗争犹如“割韭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中国社会的腐败历史只是人类历史上的偶然和个案,那人类就太幸运了。遗憾的是,贪污腐败几乎是伴随着文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出现的,它不受时空、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几乎像空气一般弥漫于整个世界。

2000年8月12日,在历史学和政治学两个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的白钢先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著文,他用寻租理论(一名“公共选择理论”)剖析贪污腐败现象,指出“贪污贿赂是租金在政治市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只要有租金,就必然有寻租行为。”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邻邦在这方面的举措。

腐败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同样是腐败的重灾区。近年来,这些国家惩治腐败大刀阔斧,并初见成效。

近年来,越南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党员干部腐败问题十分严重。在越南,腐败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并列为“四大国难”,成为威胁越共执政地位及社会不稳定的重大隐患。在越南,腐败被称为“国难”、“内寇”。越南人认为,越南以前的最大威胁是“外侵”,现在“内寇”取而代之。

一位越南政府官员曾私下对《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表示,跟周边国家相比,越南的腐败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越南的腐败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比如,最基层的治安及行政管理人员等,甚至连老百姓几千越南盾(相当于几毛钱人民币)的好处费也照拿不误。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官员上百上千万美元的重大贪污腐败案也屡有所闻。

自从越共十大形成以农德孟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之后,越南政府明显加强了反腐败工作。除开通反腐网站外,还成立了政府反腐指导委员会,越南总理阮晋勇亲任指导委员会主任。由越南反贪局直接管理的反腐败网站“反贪数据库”已正式开通运行。反贪数据库主要设有以下栏目:热线、公民信箱、直接交流等等。网站的管理方是越南政府监查委员会反贪局,目的是为了加强相关反腐专职机构交换、交流反腐斗争的信息,同时加强政府的反腐宣传工作,建立网民与各相关机构及政府监察委员会就反腐败信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该网站的亮点之一是,网民登陆后可随时通过热线或公民信箱举报自己所掌握的腐败分子信息。网站开通后,越南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使反贪数据库知名度大增。越南公众对此普遍持欢迎态度,仅两天时间,网站点击量便高达7.7万人次。

2007年新年刚过,一起腐败大案在印度尼西亚闹得沸沸扬扬。印尼国务秘书(部长级重要官员)尤斯里尔·伊扎赫·马亨德拉在担任司法与人权部长期间,存在政府采购舞弊行为,案件涉及贪污金额达数亿印尼盾(1000印尼盾约合1元人民币),他的心腹助手也被司法机关相继审讯。

其实,在“红顶商人”横行的印尼官场,这样的腐败案件并不鲜见,但是最后能被披露并受到查处的个案却很少,此案之所以引发社会关注跟印尼现任总统苏西洛的严厉查办有关。印尼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字母缩写“KKN”,老百姓是闻声色变、咬牙切齿。它源于印尼语中“贪污受贿、相互勾结、裙带关系”的首个字母,已成为形容印尼官员腐败的专有名词。

在印尼高级官员中,由商人从政或政客同时经商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据报道,目前印尼政府30多位部长中约半数部长拥有企业家背景或在大企业挂名,国会550名议员中约一半是企业经营者。

为了治理腐败,苏西洛政府从制度上和技术环节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原有司法体系外,还专门成立了打击贪污犯罪小组和肃贪委员会等新反腐机构。

苏西洛上台之初,就作出了大力肃贪的承诺,2005年6月曾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设立总统投诉热线,成为公众举报政府官员贪污事件的一个特殊渠道,目前收到的短信已超过数百万条。

印尼政府还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打击腐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印尼电视台经常播放有关反腐败的公益广告。画面中贫苦的父亲因无力送女儿上学而愁容满面,画外音说:“腐败造成大面积贫困,请大家参与反腐败斗争,如发现腐败,请及时举报。”在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也能随处看见有关反腐的宣传广告。

虽然反腐开始见效,但真正的攻坚战还在后面。因为在前总统苏哈托掌权的30余年间,贪贿已成为一颗蔓延至全社会的巨大毒瘤。

据印尼贪污监察机构(ICW)2007年初披露,2006年印尼司法机关监控的贪污案件有166宗,而2004年只有125宗,2005年则递增到153宗。腐败案件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从2004年的4.3万亿印尼盾骤然增加到2006年的14.4万亿印尼盾。2006年审结了362宗贪污案,其中125名被告无罪释放。上述数据一方面说明印尼政府加大了打击腐败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腐败现象还非常严重。

很久以来,腐败就是柬埔寨的社会顽症。一位在柬埔寨从事土木工程业务十多年的黄姓台湾商人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介绍他的亲身经历时说,柬埔寨官员喜欢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设赌局,一场球下来有几万美元的输赢是家常便饭,他们还有个习惯,就是每打一个洞,就结一次赌资。高尔夫球场由此成为腐败行为的滋生地之一。

柬埔寨的腐败行为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来柬埔寨的中国人通常会在机场入关时被索要一两个美元的所谓“茶资”;警察局常有人只领工资不上班,原因是他们去给私企老板当保镖,挣了工资之后再和局长“拆账”等等。要想治理这里遍布各个部门的腐败并不容易。最近,柬埔寨政府从“党治”和“令治”两个方面人手,清办了数宗大案,显示了大力治理腐败、重塑国家和政府形象的决心。

2006年3月10日,柬埔寨警方逮捕了王家军上校德海英,他被控毁林并侵占了多达1567公顷的国有土地,可能会被判处5到10年徒刑,其个人资产也将收归国有。由此,执政的人民党打响了“整治本党党员非法侵占土地行为”这一历史性战役的第一炮。

东南亚如此,东北亚呢?

我们先看韩国。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韩国几任总统都将反腐败作为最重要的行政目标,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行动。1993年上台的金泳三大力推进制度反腐,祭出了公职人员金融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两把利剑。其中《公职人员财产登记制度》规定:担任公职者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向有关部门报告自己及配偶、子女的财产状况,包括数量、来源、变动等内容。金泳三主导的这场廉政风暴,先后惩治了5000多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其中包括金斗焕、卢泰愚这样的超级大鳄。直到2007年4月,金斗焕的夫人李顺子还被检方传讯,因为她曾在1983年将40亿韩元转移到其父名下,而这笔投资现在已升值到130亿韩元。检方认为,这笔资金中有从企业得到的非法献金。

金泳三的继任者金大中萧规曹随,出台了《防止腐败法》,扩大了财产登记及公开者的范围,加强了对财产公开的审查,增强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设立了总统直接管辖的“反腐委员会”。金大中政府不仅把前任总统金泳三的儿子送进了监狱,还毫不留情地将自己涉嫌腐败的两个儿子判了刑。

2006年3月,韩国总统府为防止总统亲属与腐败有染,从而影响政府形象,设立了由反腐委员会官员和警方共同组成的一个永久性独立机构,对总统的所有亲属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

2007年底,刚刚当选的新一届总统李明博被指控涉嫌“BBK公司股价操纵案”(李明博曾经的商业伙伴在2001年通过虚假消息等手段操纵韩国BBK公司的股价,非法牟利数千万美元,使韩国投资者遭到巨大损失。李明博的反对者指控他与此案有染,称BBK投资公司的真正拥有者正是李明博),即将卸印的总统卢武炫指定5名特别检察官,协助独立调查委员会从2008年1月15日起对李明博涉嫌“BBK公司股价操纵案”进行调查,而李明博也发表声明表示,他将随时听从检察官的传唤。(2008年2月21日,特别检察官郑镐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特别调查组经过38天的调查确认,李明博与BBK公司及“:BBK股价操纵案”无关。此外,没有证据证明李明博在担任首尔市市长期间存在受贿和利用职权谋利等违法行为。)

2007年12月17日,韩国国会通过一项特别检察法案,同意对李明博涉嫌参与操纵股价案件进行调查。韩国政府于12月26日批准对李明博涉嫌股价操纵案进行独立调查,使李明博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接受司法调查的当选总统。

我们再看看日本。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连串的“政治献金”案使日本政府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前首相田中角荣就曾因为接受了美国一家公司的贿赂而被判有罪。

日本政府虽然没有独立的监察机构(所谓“自肃”监察由政府各部门内部掌控),但日本的社会舆论监督却十分强大和周密,日本民众十分痛恨贪污腐败行为,因此也十分看重公众舆论对自己的监督作用。同时,日本媒体还经常派人24小时跟踪一些高官的车辆行踪,使他们时刻感到自己头上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另一端。

“贪婪是好的。”这是号称20世纪80年代西方缩影的电影《华尔街》中的一句台词,现在,这句话已成为为美国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经典。

2004年3月1日的《环球》载文指出:美国是制定防范和惩处公职人员犯罪法律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贪污对策法》。这是一部预防公职人员腐败犯罪的重要法律。该法把选举中的间接贪污行为作为重点惩处的内容,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参议员竞选费用的最高限额为2.5万美元。

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国家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包括不得利用职权谋求工作;’去职的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为别人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美国于1970年实施《有组织的勒索、贿赂和贪污法》。扩大了联邦司法机关对腐败犯罪的管辖权,提高了腐败犯罪的刑罚级别,加大了对贪污受贿官员的处罚力度。此外,赋予执法机关调查腐败犯罪的特权,即一旦经法院授权,在根据该法所规定的案件调查中可以使用联邦执法机关所使用的窃听和电子监控手段。

除了检察机关、联邦调查局等反贪机构外,美国还设立了几个比较特殊的廉政机构。1921年,美国出台的《预算和会计法》决定成立直接向国会负责的审计部门,以加强对公共资金的收入、支出和使用的监督审查,约束和减少行政官员滥用职权、贪污挥霍的行为。根据《政府行为道德法》,在人事管理局内设立廉政公署。1989年,该署成为独立机构,直接受总统领导,并向总统和国会报告工作。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政府各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事务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道德行为。1978年美国颁布的《监察长法》规定,在政府的各行政机关内设立监察长办事处。这是美国联邦行政机关内部强化防贪肃贪的重要规定。

新闻自由是舆论监督的前提和保障,美国有一条特别法则: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尽管尼克松试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该报最终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被迫下台。

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的女儿很喜欢中国玩具。20世纪90年代后期,巴尔舍夫斯基来北京参加谈判时买了43个中国玩具,但除一个玩具外,其余42个都被美国海关裁定为逃税,于是,新闻媒体就此大做文章,攻击巴氏假公济私。巴尔舍夫斯基不得不多次向国民道歉,这才平息了风波。

美国的舆论监督以有关政务公开和公民知情权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从而确保了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

1978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政府行为道德法》(1989年修订为《道德改革法》),该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3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并公开自己及其配偶的财务情况,包括收入、个人财产等,以后还须按月申报”,并对申报资料的接收与保管办法、保存期限、公开方式、查阅手续、审查以及对拒绝申报和虚假申报的处罚办法也都作了详细规定。

1990年,美国出台了《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道德行为准则》,对各类高级官员及其配偶、子女的财产申报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此外,美国《廉政法》还规定政府有关官员必须填写财产和收入申报单,逾期不报将被司法机构起诉。申报单由廉政办公室审查,一旦发现有违法收入,立即处理。申报单可供新闻机构和公众查劂。  美国国会1966年和1976年分别通过的《信息披露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赋予全体公民最大限度的知情权和政府官员最小程度的隐私权。其中,《信息披露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任何一位公民有权看到除法律特别禁止的所有联邦或州政府的文件,而且实现这种权利无需任何必要的理由和请求。”

泰美斯是美国民众崇拜的正义女神,但是,我们见到的这位一手持天平(表示公正)一手持剑(显示权威)的女子,双眼却被一条厚厚的布带蒙着,她是盲目执法吗?不,她蒙上双眼,正是为了表示真正的公正——即使对于女神而言,她要面临的种种世俗和情感上的因素也太多了,以致她如果不蒙上眼睛,就很难不被那些东西所影响所左右,因而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告诫各级官员:“对于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肃惩处。”

在此之前,国际反贪组织亦曾郑重宣告:没有市民和社会的介入和参与,反腐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一切开明政府和有识之士的胆魄和毅力,但我们仍然想问一句:

反贪能够成功吗?

腐败能彻底清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另一个问题,即腐败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的本源又在哪里?

后记

这是一个富含哲理的故事:一个人的口袋里只剩下一块钱。

悲观主义者说:“唉,我只剩下一块钱了——”

乐观主义者说:“哈,我原来还有一块钱呀!”

同样的道理,面对着“前赴后继”的贪官和腐败,也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乐观主义者说:“哈,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贪官。”

悲观主义者说:“唉,怎么还有贪官啊!”

《贪官为什么除不尽》不是乐观者,也不是悲观者,而是客观者。

既然腐败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历史必然,那么,否认它是可笑的,恐惧它也是无益的。

我们的祖先曾经将一切危害社会的现象比之于“洪水猛兽”,而对待其的办法则是“限制”和“疏导”:筑堤和疏浚——在这里,限制是法律,疏导则是道德。

关于这些,正文里已经讲了不少,故不再赘述。

我们想强调的一点是:既然贪官和腐败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经济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那么,只要人类依然存在着经济基础,只要人类依然为生存和繁衍而延续着历史,它们就会像影子一样始终伴随着我们。

一位哲者说得好:永远不要惧怕阴影,因为它表明光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应该去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按照事物的基本规律承认它,正视它,限制它。

承认它是前提。

正视它是科学。

限制它是方法。

我们能够去做的也只有这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贪官为什么除不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乔力//福将//肖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2976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0.9-49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