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可波罗行纪/北斗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无疑是位先驱者,其所著《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家喻户晓,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行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行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叙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代大都的经济文化和风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内容推荐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目录

第一卷 马可波罗自地中海岸赴大汗忽必烈驻夏之上都沿途所经之地及传闻之地

 引言

 第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自孔士坦丁堡往游世界

 第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离速达克

 第三章 波罗弟兄二人经过沙漠而抵不花剌城

 第四章 波罗弟兄二人从使臣言往朝大汗

 第五章 波罗弟兄二人抵大汗所

 第六章 大汗询及基督教徒及罗马教皇

 第七章 大汗命波罗弟兄二人使教皇所

 第八章 大汗以金牌赐波罗弟兄二人

 第九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抵阿迦城

 第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尼古刺子马可往朝大汗

 第一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马可从阿迦首途

 第一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还谒教皇格烈果儿十世

 第一三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三人赴大汗所

 第一四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觐见大汗

 第一五章 大汗遣马可出使

 第一六章 马可之出使归来

 第一七章 尼古剌玛窦马可之求大汗放还本国

 第一八章 波罗弟兄同马可别大汗西还

 第一九章 小阿美尼亚

 第二○章 突厥蛮州

 第二一章 大阿美尼亚

 第二二章 谷儿只及其诸王

 第二三章 阿美尼亚东南界之毛夕里国

 第二四章 报达大城及其陷落

 第二五章 报达之移山灵迹

 第二六章 基督教徒闻哈里发之言大惧

 第二七章 主教见独眼靴工

 第二八章 靴工之祈祷移山

 第二九章 帖必力思城

 第三○章 波斯大州

 第三一章 三王之归

 第三二章 波斯之八国及其名称

 第三三章 耶思德大城

 第三四章 起儿漫国

 第三五章 哈马底城及其残破

 第三六章 又下坡至忽鲁模思城

 第三七章 经行一疲劳而荒寂之道途

 第三八章 忽必南城及其出品

 第三九章 亘延八日程之沙漠

 第四○章 山老

 第四一章 山老训练哈昔新之法

 第四二章 山老之灭

 第四三章 撒普儿干

 第四四章 巴里黑城

 第四五章 盐山

 第四六章 巴达哈伤州

 第四七章 帕筛州

 第四八章 客失迷儿州

 第四九章 巴达哈伤大河

 第五○章 可失合儿国

 第五一章 撒麻耳干大城

 第五二章 鸭儿看州

 第五三章 忽炭州

 第五四章 培因州(播仙)

 第五五章 车尔成州

 第五六章 罗不城

 第五七章 唐古忒州

 第五八章 哈密州

 第五九章 欣斤塔剌思州

 第六○章 肃州

 第六一章 甘州城

 第六二章 亦集乃城

 第六三章 哈剌和林城

 第六四章 成吉思之为鞑靼第一汗

 第六五章 成吉思集军进攻长老约翰

 第六六章 长老约翰进击成吉思

 第六七章 成吉思汗与长老约翰之战

 第六八章 成吉思汗后之嗣君及鞑靼人之风习

 第六九章 鞑靼人之神道

 第七○章 哈剌和林平原及鞑靼人之种种风习

 第七一章 额里湫国

 第七二章 额里哈牙国

 第七三章 天德州及长老约翰之后裔

 第七四章 上都城

第二卷 记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事,自大都西南行至缅国记沿途所经诸州城事,自大都南行至杭福泉州记东海沿岸诸州事

 第七五章 大汗忽必烈之伟业

 第七六章 大汗征讨诸父乃颜之大战

 第七七章 大汗进讨乃颜

 第七八章 大汗讨伐叛王乃颜之战

 第七九章 大汗之诛乃颜

 第七九章 (重)大汗对于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回教徒佛教徒节庆付与之荣誉及其不为基督教徒之理由

 第八○章 大汗还汗八里城

 第八一章 大汗之体貌风仪

 第八二章 大汗之诸子

 第八三章 大汗之宫廷

 第八四章 大汗太子之宫

 第八四章 (重)汗八里城之谋叛及其主谋人之处死

 第八五章 名目怯薛丹之禁卫一万二千骑

 第八六章 每年大汗之诞节

 第八七章 年终大汗举行之庆节

 第八八章 男爵一万二千人于大节庆日各受金袍十三袭事

 第八九章 大汗命人行猎

 第九○章 豢养以备捕猎之狮豹山猫

 第九一章 管理猎犬之两兄弟

 第九二章 大汗之行猎

 第九三章 大汗猎后设大朝会

 第九四章 汗八里城之贸易发达户口繁盛

 第九五章 大汗用树皮所造之纸币通行全国

 第九六章 执掌大权之十二男爵

 第九七章 从汗八里遣赴各地之使臣铺卒

 第九八章 歉收及牲畜频亡时大汗之赈恤其民

 第九九章 大汗命人沿途植树

 第一○○章 契丹人所饮之酒

 第一○一章 用石作燃料

 第一○二章 物价腾贵时大汗散麦赈恤其民

 第一○三章 大汗之赈恤贫民

 第一○三章 (重)汗八里城之星者

 第一○三章 (三)契丹人之宗教关于灵魂之信仰及其若干风习

 第一○四章 契丹州之开始及桑干河石桥

 第一○五章 涿州大城

 第一○六章 太原府国

 第一○七章 该州或太斤堡

 第一○八章 长老约翰之如何待遇黄金王

 第一○九章 哈刺木连大河及哈强府大城

 第一一○章 京兆府城

 第一一一难于跋涉之关中州

 第一一二章 蛮子境内之阿黑八里大州

 第一一三章 成都府

 第一一四章 土番州

 第一一五章 重言土番州

 第一一六章 建都州

 第一一七章 哈刺章州

 第一一八章 重言哈刺章州

 第一一九章 金齿州

 第一二○章 大汗之侵略缅国及班加刺国

 第一二一章 大汗军将与缅国国王之战

 第一二二章 重言此战

 第一二三章 下一大坡

 第一二四章 上缅国之都城城有二塔-金塔-银塔

 第一二五章 班加刺州

 第一二六章 交趾国州

 第一二七章 阿木州

 第一二八章 秃落蛮州

 第一二九章 叙州

 第一三○章 哈寒府城

 第一三一章 强格路城

 第一三二章 强格里城

 第一三三章 中定府城

 第一三四章 新州马头

 第一三五章 临州城

 第一三六章 邳州城

 第一三七章 西州城

 第一三八章 大汗之侵略蛮子地域

 第一三九章 淮安州城

 第一四○章 宝应县城

 第一四一章 高邮城

 第一四二章 泰州城

 第一四三章 扬州城

 第一四四章 南京城

 第一四五章 襄阳府大城及其被城下炮机夺取之事

 第一四六章 新州城

 第一四七章 瓜州城

 第一四八章 镇江府城

 第一四九章 镇巢军城

 第一五○章 苏州城

 第一五一章 蛮子国都行在城

 第一五一章 (重)补述行在(出剌木学本)

 第一五二章 大汗每年取诸行在及其辖境之巨额赋税

 第一五三章 塔皮州城

 第一五四章 福州国

 第一五五章 福州之名贵

 第一五六章 刺桐城

 第二卷译后语

第三卷 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东非洲

 第一五七章 首志印度述所见之异物并及人民之风俗

 第一五八章 日本国岛

 第一五九章 避难岛中之大汗军夺据敌城

 第一六○章 偶像之形式

 第一六○章 (重)海南湾及诸川流

 第一六一章 占巴大国

 第一六二章 爪哇大岛

 第一六三章 桑都儿岛及昆都儿岛

 第一六四章 朋丹岛

 第一六五章 小爪哇岛

 第一六六章 加威尼思波刺岛及捏古朗岛

 第一六七章 案加马难岛

 第一六八章 锡兰岛

 第一六九章 陆地名称大印度之马八儿大州

 第一七○章 使徒圣多玛斯遗体及其灵异

 第一七一章 木夫梯里国

 第一七二章 婆罗门所在之刺儿州

 第一七三章 加异勒城

 第一七四章 俱蓝国

 第一七五章 戈马利地方

 第一七六章 下里国

 第一七七章 马里八儿国

 第一七八章 胡茶辣国

 第一七九章 塔纳国

 第一八○章 坎巴夷替国

 第一八一章 须门那国

 第一八二章 克思马可兰国

 第一八三章 独居男子之男岛及独居女子之女岛

 第一八四章 速可亦剌岛

 第一八五章 马达伽思迦儿岛

 第一八六章 僧祗拔儿岛

 第一八七章 陆地名称中印度之阿巴西大州

 第一八八章 阿丹州

 第一八九章 爱舍儿城

 第一九○章 祖法儿城

 第一九一章 哈刺图湾及哈刺图城

 第一九二章 前已叙述之忽鲁模思城

第四卷 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系诸鞑靼宗王之战,亚洲北地

 第一九三章 大突厥

 第一九四章 海都国王攻击大汗军之数战

 第一九五章 大汗言其侄海都为患事

 第一九六章 国王海都女之勇力

 第一九七章 阿八哈遣其子往敌国王海都

 第一九八章 阿鲁浑战后闻父死而往承袭义应属己之大位

 第一九九章 算端阿合马率军往敌义应承袭君位之侄

 第二○○章 阿鲁浑与诸将议往攻僭位之叔算端阿合马事

 第二○一章 诸藩主答阿鲁浑之词

 第二○二章 阿鲁浑遣使者至阿合马所

 第二○三章 阿合马答阿鲁浑使者之词

 第二○四章 阿鲁浑与阿合马之战

 第二○五章 阿鲁浑之被擒及遇救

 第二○六章 阿鲁浑之得国

 第二○七章 阿鲁浑杀其叔阿合马

 第二○八章 诸藩主之委质于阿鲁浑

 第二○九章 阿鲁浑之死

 第二一○章 阿鲁浑死后乞合都之得国

 第二一一章 乞合都死后伯都之得国

 第二一二章 北方之国王宽彻

 第二一三章 黑暗之州

 第二一四章 斡罗思州及其居民

 第二一五章 黑海口

 第二一六章 西鞑靼君主

 第二一七章 旭烈兀别儿哥之战

 第二一八章 别儿哥率军进攻旭烈兀

 第二一九章 旭烈兀谕众之词

 第二二○章 旭烈兀别儿哥之大战

 第二二一章 重言旭烈兀别儿哥之战

 第二二二章 别儿哥之勇武

 第二二三章 脱脱蒙哥取得西鞑靼君位事

 第二二四章 脱脱遣使至那海所质问秃刺不花死状

 第二二五章 脱脱遣使至那海所

 第二二六章 脱脱往讨那海

 第二二七章 脱脱谕众之词

 第二二八章 国王那海之勇武

 第二二九章 结言

试读章节

(一)离吴州(Vugiu)后,连续骑行三日,沿途见有环墙城村,富庶聚落。……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马可波罗阁下数至此城,曾留心其城之事,以其见闻,笔之于书,后此诸行,特为其节略而已。

据共同之说,此城周围有百哩,道路河渠颇宽展,此外有衢,列市其中,赴市之人甚众。

城之位置,一面有一甘水湖,水极澄清,一面有一甚大河流。河流之水流入不少河渠,河渠大小不一,流经城内诸坊,排除一切污秽,然后注入湖中,其水然后流向海洋,由是空气甚洁。赖此河渠与夫街道,行人可以通行城中各地。街渠宽广,车船甚易往来,运载居民必需之食粮。人谓城中有大小桥梁一万二千座,然建于大渠而正对大道之桥拱甚高,船舶航行其下,可以不必下桅,而车马仍可经行桥上,盖其坡度适宜也。就事实言,如果桥梁不多,势难往来各处。

(二)城与湖相对,围城有渠,长有四十哩,甚宽,乃由昔日此地诸国王开掘而成,以备容纳诸河流漫溢之水者也,平时则导上述河流之水于其中。此渠且供防守此城之用,掘渠之土,聚而成堤,围绕此城。

城中有大市十所,沿街小市无数,尚未计焉。大市方广每面各有半哩,大道通过其问。道宽四十步,自城此端达于彼端,经过桥梁甚众。此道每四哩必有大市一所,每市周围二哩,如上所述。市后与此大道并行,有一宽渠,邻市渠岸有石建大厦,乃印度等国商人挈其行李商货顿止之所,利其近市也。

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之日,有四五万人挈消费之百货来此贸易。由是种种食物甚丰,野味如獐鹿、花鹿、野兔、家兔,禽类如鹧鸪、野鸡、家鸡之属甚众,鸭、鹅之多,尤不可胜计,平时养之于湖上,其价甚贱,物搦齐亚城银钱一枚,可购鹅一对、鸭两对。复有屠场,屠宰大畜,如小牛、大牛、山羊之属,其肉乃供富人大官之食,至若下民,则食种种不洁之肉,毫无厌恶。

此种市场常有种种菜蔬果实,就中有大梨,每颗重至十磅,肉白如面,芬香可口。按季有黄桃、白桃,味皆甚佳。然此地不产葡萄,亦无葡萄酒,由他国输入干葡萄及葡萄酒,但土人习饮米酒,不喜饮葡萄酒。

每日从河之下流二十五哩之海洋,运来鱼类甚众,而湖中所产亦丰,时时皆见有渔人在湖中取鱼。湖鱼各种皆有,视季候而异,赖有城中排除之污秽,鱼甚丰肥。有见市中积鱼之多者,必以为难以脱售,其实只须数小时,鱼市即空,盖城人每餐皆食鱼肉也。

上述之十市场,周围建有高屋。屋之下层则为商店,售卖种种货物,其中亦有香料、首饰、珠宝。有若干商店仅售香味米酒,不断酿造,其价甚贱。

包围市场之街道甚多,中有若干街道置有冷水浴场不少,场中有男女仆役辅助男女浴人沐浴。其人幼时不分季候即习于冷水浴,据云,此事极适卫生。浴场之中亦有热水浴,以备外国人未习冷水浴者之用。土人每日早起非浴后不进食。

(三)其他街道,娼妓居焉。其数之多,未敢言也,不但在市场附近此辈例居之处见之,全城之中皆有。衣饰灿丽,香气逼人,仆妇甚众,房舍什物华美。此辈工于惑人,言词应对皆适人意,外国人一旦涉足其所,即为所迷,所以归去以后,辄谓曾至天堂之城行在,极愿重返其地。

其他街道居有医士、星者,亦有工于写读之人,与夫其他营业之人,不可胜计,居所皆在市场周围。每市场对面有两大官署,乃副王任命之法官判断商人与本坊其他居民狱讼之所。此种法官每日必须监察附近看守桥梁之人是否尽职,否则惩之。

上述自城此端达彼端之大道,两旁皆有房屋宫殿,与夫园囿。然在道旁,则为匠人之房屋。道上往来行人之众,无人能信有如许食粮可供彼等之食,除非在市集之日,见买卖之人充满于中,车船运货络绎不绝,运来之货无不售者,始能信也。

兹取本城所食之胡椒以例之,由是可知平常消耗其他物品若肉、酒、香料之属之众。马可波罗阁下曾闻大汗关吏言,行在城每日所食胡椒四十四担,而每担合二百二十三磅也。……

(四)……居人面白形美,男妇皆然,多衣丝绸,盖行在全境产丝甚饶,而商贾由他州输入之数尤难胜计。……

……此种商店富裕而重要之店主,皆不亲手操作,反貌若庄严,敦好礼仪,其妇女妻室亦然。妇女皆丽,育于婉娩柔顺之中,衣丝绸而带珠宝,其价未能估计。其旧王虽命居民各人子承父业,第若致富以后,可以不必亲手操作,惟须雇用工人,执行祖业而已。其家装饰富丽,用巨资设备饰品、图画、古物,观之洵足乐也。

行在城之居民举止安静,盖其教育及其国王榜样使之如此。不知执武器,家中亦不贮藏有之。诸家之间,从无争论失和之事发生,纵在贸易制造之中,亦皆公平正直。男与男间,女与女间,亲切之极,致使同街居民俨与一家之人无异。

互相亲切之甚,致对于彼等妇女,毫无忌妒猜疑之心。待遇妇女亦甚尊敬,其对于已婚妇女出无耻之言者,则视同匪人。彼等待遇来共贸易之外人,亦甚亲切,款之于家,待遇周到,辅助劝导,尽其所能。反之,彼等对于士卒,以及大汗之戍兵,悉皆厌恶,盖以其国王及本地长官之败亡,皆缘此辈有以致之也。……

(五)……湖中有两岛,各有宫一所,宫内有分建之殿阁甚众。脱有人欲举行婚礼,或设大宴会者,即赴一宫举行。其中器皿、布帛皆备,是皆城民公置,贮之宫中,以供公用者也。有时在此可见人众百群,或设宴会,或行婚礼,各在分建殿阁之中举行,秩序严整,各不相妨。

此外湖上有大小船只甚众,以供游乐。每舟容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人以上。舟长十五至二十步,底平宽,常保持其位置平稳。凡欲携其亲友游乐者,只须选择一舟可矣,舟中饶有桌椅及应接必需之一切器皿。舟顶用平板构成,操舟者在其上执篙撑舟湖底以行舟(盖湖深不过两步),拟赴何处,随意所欲。舟顶以下,与夫四壁,悬挂各色画图。两旁有窗可随意启闭,由是舟中席上之人,可观四面种种风景。地上之赏心乐事,诚无有过于此游湖之事者也,盖在舟中可瞩城中全景,无数宫殿、庙观、园囿、树木,一览无余。湖中并见其他游船,载游人往来,盖城民操作既毕,常携其妇女或娼妓乘舟游湖,或乘车游城。其车游亦有足言者,城民亦以此为游乐之举,与游湖同也。

首应知者,行在一切道路皆铺砖石,蛮子州中一切道途皆然,任赴何地,泥土不致沾足。惟大汗之邮使不能驰于铺石道上,只能在其旁土道之上奔驰。

上言通行全城之大道,两旁铺有砖石,各宽十步,中道则铺细砂,下有阴沟宣泄雨水,流于诸渠中,所以中道永远干燥。在此大道之上,常见长车往来,车有棚垫,足容六人。游城之男女日租此车以供游乐之用,是以时时见车无数,载诸城民行于中道,驰向园囿,然后由看守园囿之人招待至树下休息,城民偕其妇女如是游乐终日,及夜,始乘原车返家。

P311-3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可波罗行纪/北斗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马可·波罗
译者 冯承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29613
开本 16开
页数 4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19
丛书名
印张 29.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