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朵废墟中盛开的生命之花,无边风雨中绽放的灼目光华!一对在死亡与贫困重压下挣扎的残疾姐妹,勇敢、执著、炽热却又满含辛酸的爱情悲歌!
著名作家毕淑敏、张海迪,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等联合推荐!
图书 | 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两朵废墟中盛开的生命之花,无边风雨中绽放的灼目光华!一对在死亡与贫困重压下挣扎的残疾姐妹,勇敢、执著、炽热却又满含辛酸的爱情悲歌! 著名作家毕淑敏、张海迪,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等联合推荐! 内容推荐 我是一颗莲子,命运把我深埋在地下,让我逃开尘世的纷扰,可在我沉睡了千年之后,没人发现我的存在,但我依然热切地期盼着爱我的人能快点来,帮我实现花开,我会用尽全身的力量绽放我最美丽的青春,那是我们作为花儿生生世世的梦,我独自等待着有人来开启我这颗千年睡莲的心。 目录 序一:永不凋零的姐妹花 序二:让爱,回归灵魂 序三:没有人司以剥夺爱的权利 引子 姐姐篇:下辈子,我们还能再相遇吗? 妹妹篇:爱我吧。用一朵花开的时间! 后记:一切,为爱让行! 试读章节 早上,妈妈把我送到书报亭,给我安顿好就匆匆去上班了。妈妈刚走,就有顾客进来买报刊,这是今天的第一位顾客,我招呼她的态度格外热情。 “您买书吗?”我微笑着问她。 “我在这里预订的这个月的《知音》到了吗?” “啊,到了,上半月和下半月两期的对吗?三块五一本,两本七元。”我扶着轮椅扶手吃力地弯腰在小小的柜台里拽出杂志,再双手托举着放到柜台上。 那位中年妇女把书拿在手里大概翻看了一下,没有付钱,而是接着又在她的包里面掏出一本《都市丽人》对我说:“这本书是我上个月在你这买的,我看不懂,小姑娘你给我退了吧。” 我看到书已经被她弄得皱巴巴的,不用翻,我的视线所及之处就能看出里面的页码已经缺损了。我赔着笑脸,明确地向她解释:“阿姨,真不好意思,这本杂志您已经买了一个月了,时间太久,而且里面也撕掉页了,我没法再卖给别人,我不能给您退。” “怎么不能退?破了?”她反问一句,目光带着不耐烦的火气,还有一种鄙视。 “是的。”我礼貌地建议她,“以后您不喜欢的杂志尽量早点给我拿回来,而且别弄坏喽,我一定会给您退的,这一本真的不行。” “这哪儿坏啦?不就搓边儿了嘛!压压就没事了,你快找我钱吧,我没时间跟你磨唧!” “您这一本不能退,两本《知音》七块钱,您还买吗?”我睁大眼睛瞪着她问。 “你不就是卖书的吗?!”中年妇女的性子还很冲,她一拍柜台,把那本旧杂志使劲地摔到柜台上。 “……” 我气得直拿眼睛瞪着她,这个人简直让我没办法和她解释。 “得啦得啦,上次买书存的两毛钱我也不要了,这《知音》我也不给你钱了。” “不行。”我使劲地瞪着她,语气坚决。 “你这小姑娘咋这么不懂事呢!你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呀?” “我不会做生意,但我会做人。” 我的话很噎人,我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这个女人,我相信这时我眼睛瞪得要比平时大出好几倍。终于,她被我的目光刺激得妥协了,把要退的杂志收了回去,从兜里掏出七元钱扔在我面前的柜台上,拿起那两本《知音》杂志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我也生气,让我生气的不是她要退书的行为,而是她看着我鄙夷的眼神,好像她退书是瞧得起我,而我不给她退,就是不懂事和不识时务,简直是太欺负人了啊!不过,好在我从心理上战胜了她,是的,我用我的目光维护了我作为一个残疾女孩的自尊。 我的性格就是这么刚烈。记得小时候妈妈用手推车推着我去姥姥家,半路上,不时会有好奇的人围过来问这问那,还用手捏捏我的胳膊或腿,然后嘴里“啧啧”地发出惋惜声。我特别讨厌他们这样对我,我会一直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们,直到看得他们表情不自然地把手拿开,我的心里会有一种维护了自尊的胜利感,这种独特的、不容侵犯的倔犟伴随我长大,让我在任何打击面前学会坚强。直到今天,当我再次遭遇这样的鄙视的时候,我还是会睁大眼睛瞪着对方,逼视她的心灵深处。 这种胜利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很快,我就感觉呼吸有点困难,心跳也在加快,喘息个不停。我实在坚持不住了,趁没有顾客的工夫,我侧身趴在轮椅扶手上想平静一会儿,结果昏昏沉沉地就喘息着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我听见有人在叫我:“哎,小姑娘,买杂志了!” 我虚弱地应了一声,然后吃力地支起身子,看见一个大男孩儿手里拿着钱站在小小的柜台外面,正吃惊地正看着我,目光里还含着点歉意和迟疑。 我一下好尴尬啊,我从来不允许别人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即使是我见亲戚,我都要以一个漂亮的外表和完美的女孩形象出现在别人面前。此刻,我几乎是挣扎着故作平静和文雅。 我微笑着问他:“你要买什么啊?” “我要买一本七月B版的《读者》。”他说着,他把手里攥着的五块钱递到我的手里,不等我给他找钱,他就说,别找钱啦,剩下的钱先放这吧。说着他在柜台上找杂志。 “啊,《读者》在你左面的窗子上挂着呢!” 他把柜台上翻乱的杂志整理好,转身从窗子上取下杂志就走了。我猪,他是体会到了我的尴尬才快速离开的,这让我好感动。如果所有的顾客都这样礼貌和懂得尊重我该有多好呀,那样我宁肯给她退书。 好不容易熬到妈妈下班来接我回家。 到了家里,冉菲看我脸色苍白,吓坏了,一边帮妈妈张罗着给我喂药,一边说明天还是她去书报亭。看着妈妈跑来跑去地倒水,我心里感到好抱歉,也好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 妈妈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什么也不想吃,只想睡觉,可我才躺下,迷迷糊糊地就听到电话铃在响,冉菲轻声地喊我:“大姐、大姐,童川的电话,你接吗?” “不接。”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她。 冉菲她没接电话,就那样任凭电话铃声一直响下去。这个小丫头今天没有调皮,而是表现得异常乖巧和安静。 我现在心力交瘁,是真的不想接童川的电话,怕他知道我在生病,不,是怕他知道我生病会心疼,会加深对我的惦念和好感。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接他的电话,面对他的关心,我能说些什么呢? P17-20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 残疾人的爱情。 它是特殊的,因为,残疾人就是特殊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获得的,而是来体验的。 于灾难中体验活着的美好,于失落中体验获得的欣喜,于绝望中体验希望的可贵,于无法生存中体验自食其力的激动……他们终其一生获得的东西是健康人最容易获得的,他们终其一生获得的体验也是健康人最难获得的。 这其中,包括爱情。 这个世界上,相爱的人有许多种,有大胆追求健康人的健康人,有大胆追求残疾人的残疾人,也有大胆追求残疾人的健康人,但是,一个残疾人对健康人的大胆追求呢?很少。为什么?因为他们胆怯,他们觉得没有资格,他们觉得会给对方负担。在生活与生命的尊严上,残疾人已经成功站立,但是在爱情上,他们仍然无法平视这个世界。当头颅无法在任何时候都昂起时,身躯也就无法真正挺立。 那几乎是残疾人最后的和唯一的残疾。是他们自己都承认的残疾。 但是,书中的一位女主人公改变了这一点,她爱,爱一个健康人,以自己健康的爱情。她于无意中实现了一个意义:当有一个残疾人突破这一点,并且记录下这一切时,必将有更多胆怯的心灵被唤醒。残疾人的爱,需要回归整个人类的爱的怀抱。到那时,感到温暖的,不仅是残疾人,还有健康人本身。 对残疾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拥有爱情,而是体会过爱情。当这一点更为重要时,残疾人才更有勇气去爱。 书中另一个女主人公告诉我们的是: 能够爱,是生命的自信;放弃爱,是生命的尊严;放弃之后的微笑,是生命的高贵。那里有着最现实的挣扎与限制,那是没有结果的爱,没有结局的爱,也是没有结束的爱。 爱的情感,既然被现实所困,那就让它最终回归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用心灵写作;有人用心血写作;该书的两个作者则是用生命写作。因为写作的动力之一就是:也许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那就一定在离开前完成它!许多时候,她们在透支身体透支生命,怀着一种与生命诀别的心完成它,近于对此书的殉难。 此书已经完成,她们已经拼尽全力,接下来,让我们以这样一个场景延续它: 某一天,一个平常的屋子里,一个人,静静地读它…… 张大诺 2008年5月21日于北京 后记 自与北京朝华出版社合作,出版我们的第一本书《生命从明天开始》以来,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年时间。三年中,我们一直想写一部长篇爱情小说,一部描写残疾女孩儿的爱情小说,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灼热的追求,因为,我们虽是坐在轮椅上,我们也深情地爱着并渴望拥有这个世界的全部美好。 即使身体残障。 即使地位卑微。 即使生活贫穷。 即使…… 但是,在神圣而美丽的爱情光芒之下,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完整和崇高的,每一颗心灵都有权利和资格去追求自己内心圣洁的情感,保持尊严,勇敢地追求。纵然,结果并不完美,过程,其实才是生命和爱情的终极意义!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和伟大的人物,他就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张大诺哥哥。 我们没有上过学,不知道小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与短篇文章的创作完全不同。我们一直想写,一直苦恼着无法动笔。2005年春节,我们意外地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介绍2005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之一、《国际先驱导报》的编辑张大诺老师义务做志愿者服务10年的光荣事迹,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偷偷珍藏了他的电话号码。 一年半之后,也就是2007年7月1日,我们姐妹用颤抖的、激动的手指勇敢地拨通了那串电话号码,在电话里,我们告诉大诺哥我们姐妹的身体情况和我们想写一部爱情小说的美丽心愿。大诺哥听了我们的话以后,他很感动,立即同意指导我们写作。大诺哥很认真地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想让自己的作品有生命力,那就写你们姐妹自己的爱情故事吧,让你们通过文字让自己的青春站立起来,只有这样的作品才真实感人。”于是,经过反复地思考和挣扎,我们姐妹终于克服了内心的矛盾和羞涩,勇敢地提起笔,开始讲述我们自己的爱情经历,讲述一个残疾女孩儿勇敢地追求一个健全人的故事:讲述一个残疾女孩儿为爱隐忍,让爱回归灵魂的爱情故事…… 大诺哥要求我们每写1000字就发电子邮件给他,他认真地看过以后,再打长途电话耐心地指导我们小说表达的不足之处。最初,一个小段就反复指导了四次,他挖掘我们的内心,鼓励我们把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告诉我们接下来以小说再现当初的经历,要注重些什么。 2008年春节,我们姐妹由于过度疲劳患上感冒,又引发心脏病,被送进医院抢救,躺在病床上,我们突然感到很绝望,想到即将完成的小说和我们美丽的梦想都将成为泡影,我们好不甘心又实在没有一丝力气挣扎,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和疼痛。这时,大诺哥打来长途电话,妈妈把电话放在我们的耳朵上,就听大诺哥熟悉的声音在电话里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还有书稿没有写完呢。我相信,老天是不会让一个还没有完成他应该做的事的人离开这个世界的!” 听到他的话我们特别感动,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话是真的,我们能够再战胜病魔,重新回到生活的怀抱里,用饱满的激情和爱,来完成我们的第二部书稿! 2008年3月28日,我们姐妹在大诺哥的指导和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们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而在过去的9个月中,大诺哥一共给我们发了266条短信,打了7882分钟的长途电话,给了我们无比强大的指导和鼓舞,陪伴我们共同走过了270天的创作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春曼、心曼的这部爱情小说的诞生,凝聚着大诺哥的心血和辛苦付出,当这部小说完稿的时候,我们姐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属于老师的欣慰和自豪,还有一种只有作为他的学生才能读懂的微笑。 2008年8月17日,姐姐春曼突然病重生命垂危。噩耗传来,我仿佛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因为我们是两个折断翅膀的天使,我们彼此相拥着才能飞翔,而我,也就更迫切地渴望书能尽快出版,渴望姐姐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印成铅字,呈现给她的读者。 2008年8月27日,北京《晨报》记者刘珏欣和CCTV-2《第一时间》雪松老师分别报道了姐姐春曼病重、我们渴望尽快出版爱情小说的事情。 2008年8月27日,我意外地接到安徽文艺出版社吕冰心编辑的电话,她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连夜把我们的小说读完,并迅速打印后,第二天呈报给副总编——给予我们的书高度关注的温暖阿姨。 2008年9月3日,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社长刘正功叔叔和副总编辑温谖阿姨专程来到北京,在我们14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与我们签订了小说《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的出版合同。 而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的张越老师和导演栾婷婷以及来自我们家乡的主持人言午和文联主席代英夫老师,《网络报》的张洪波和庚汝侠姐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部的王淑娟老师也都给予我们的小说的出版以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帮助我们联系到张海迪姐姐,海迪姐姐非常感动,她亲自给我们打来电话问候我们,鼓励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并连夜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我们的书撰写了序言。 之前,我们彼此并不认识,我们不是朋友,也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对我们这本书的关注和对我们姐妹的帮助,是出于单纯的付出和给予,而这,完全是来自人类伟大的爱! 我们姐妹非常开心能与安徽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我们的第二本书,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肯定和支持。可刘正功叔叔却由衷地对我们姐妹说:“不是我们感动你们,是你们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我们大家!” 完成这篇作品,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这使命或许与人类无关,但是,她诠释的是我们两个残疾女孩儿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诠释的是生命中崇高的爱情命题——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一双姐妹,是生命柱前两粒安睡千年的莲心。种子被虫蛀过,就不能发芽。然而她们重残的机体中,却燃烧着对生命和爱情如火如荼的渴望,在万丈红尘的坠落中,盛开出灼目光华。这是一首婉约的爱情新曲,更是一幅不屈的生命画卷。 ——毕淑敏 小说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想了很多文学以外的事情,比如生命,比如心灵。我们被这个故事告知,生命中什么最值得珍惜,我们也被这对姐妹告知,其实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张海迪 她们注定得不到爱情和婚姻,为什么还要满怀深情地爱?在一个注定的悲剧中,一切努力还有什么价值?也许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价值。承受痛苦,保持尊严,享受和付出爱,这一切本身就是价值! ——张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春曼//心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299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1 |
宽 | 15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