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丛书分别对所在客赣方言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较为深人的调查研究和描写。
本书为其中之一,介绍诏安客语音韵特点:存古、创新兼而有之。其次,受周围强势闽南语影响,吸收不少闽南音韵,而且双语、借用替代现象普遍,异质成分增加,有客语闽南化的趋向。
图书 | 台湾诏安方言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丛书分别对所在客赣方言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较为深人的调查研究和描写。 本书为其中之一,介绍诏安客语音韵特点:存古、创新兼而有之。其次,受周围强势闽南语影响,吸收不少闽南音韵,而且双语、借用替代现象普遍,异质成分增加,有客语闽南化的趋向。 内容推荐 台湾客家话除了主流的“嘉应州”四县客语、“惠州府”海陆客语之外,还有一部份来自闽西地区,祖籍诏安、秀篆,分布在云林县二仑乡、仑背乡的诏安客家话。本书介绍诏安客语音韵特点:存古、创新兼而有之。其次,受周围强势闽南语影响,吸收不少闽南音韵,而且双语、借用替代现象普遍,异质成分增加,有客语闽南化的趋向。 目录 《客赣方言研究系列丛书》序 第一章 导论 一 调查经过 二 发音人简介 三 方言调查点的背景 四 编写体例及使用符号说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桃园县大溪镇南兴村的语音系 第二节 语音变化 第三节 云林县二仑乡、仑背乡的音系 第四节 云林诏安同音字表 第三章 云林诏安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比较 第二节 韵母比较 第三节 声调比较 第四章 云林诏安音系与中古音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比较 第二节 韵母比较 第三节 声调比较表 第五章 桃园大溪和云林诏安方言的音韵比较 第一节 声母比较 第二节 韵母比较 第三节 四县海陆饶平诏安方言的比较 第六章 云林诏安方言语法研究 第一节 云林诏安方言的句法 第二节 云林诏安方言的代词 第三节 云林诏安方言的构词法 第四节 云林诏安方言的反序词 第五节 云林诏安方言的量词 第七章 云林诏安方言分类词汇表 一 天文 二 地理 三 时令 四 农事 五 植物 六 动物 七 房屋器具 八 人品 九 亲属 十 身体 十一 病痛 医疗 十二 衣服穿戴 十三 饮食 十四 红白大事 十五 日常生活 十六 交际 十七 商业 十八 文化教育 十九 游戏 二十 动作 二十一 位置 二十二 代词 二十三 形容词 二十四 副词 二十五 次动词 二十六 量词 二十七 数字 诏安童谣 附录 一 汉语反序复合词研究 二 桃园闽客语量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台湾诏安方言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嵩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353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76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3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