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走近海洋科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走近海洋科普丛书之一。该书主要介绍了包括人类历史上对海洋的探索与管理、海洋争夺、海洋法律、法规、海洋各方面管理等在内的内容。目的在于使广大读者从根本上树立起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和依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强烈意识,并变成广大民众保护海洋环境的自觉行为。

内容推荐

编辑这本通俗读物的目的是向读者系统介绍有关海洋开发、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综合管理的各种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向广大读者普及海洋知识,提高他们的海洋意识,提高其保护海洋环境的自觉性,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海洋管理、海洋保护活动。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历史上对海洋的探索与管理/1

 第一节 人类海洋观的发展演变/1

 第二节 海权论的提出对现代海洋管理的影响/9

 第三节 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发展/14

 第四节 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23

第2章 海洋争夺/30

 第一节 引子——马尔维纳斯风云/30

 第二节 古代的海上角逐/36

 第三节 近现代的海上争霸/41

 第四节 当代海洋争夺的新格局/50

 第五节 当代海洋争夺的内容和形式/58

第3章 国际海洋法/65

 第一节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65

 第二节 内海/67

 第三节 领海与毗连区/70

 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72

 第五节 公海/76

 第六节 其他各种海域及其法律制度/79

 第七节 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科学研究/83

第4章 中国的海洋法律制度/88

 第一节 海洋立法/88

 第二节 海洋权益的维护/90

 第三节 海域使用管理/96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保护/102

 第五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2

 第六节 海洋执法力量/120

第5章 海洋综合管理/125

 第一节 海洋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手段/125

 第二节 海洋综合管理的历史趋势/129

 第三节 我国海洋管理的现状、机遇挑战及对策/133

第6章 海洋权益管理/140

 第一节 海洋权益的概念及内容/141

 第二节 我国的海洋权益管理状况/143

第7章 海洋资源管理/149

 第一节 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状况/150

 第二节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管理/154

第8章 我国海洋执法管理/164

 第一节 我国海洋行政执法管理现状/165

 第二节 推进我国海洋行政执法管理的对策/167

第9章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170

 第一节 海洋人力资源的概念/170

 第二节 我国海洋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72

 第三节 加强海洋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174

试读章节

第二节 古代的海上角逐

一、远古的地中海

自古以来,人们就被分成部落、家族、民族、国家等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别也产生矛盾和争夺。在海洋方面也是如此。

据目前所知,人类通过海洋发生经济上的联系,开展海上贸易,最早大约是在公元前2000年的地中海。地中海处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地域差别很大;地中海沿岸诞生了多个辉煌的古代文明,而最初出现在沿岸或海岛的国家又往往都是小国,所以海岛滨海地区利用地利互通有无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的海上贸易可以带来很高的利润;有的民族、国家就以此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如克里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等。前期较为突出的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他们分布在现今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一带。传说他们可以用一船油换回整整一船的白银。他们的商站一直延伸到今天的西班牙,他们的商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一直航行到西非海岸,船上装载的货物远自波斯和中国。他们建立起了推罗、西顿这些据说是遍地金银的富庶城市。如此巨大的财富当然会引起其他人的垂涎,于是,海上贸易就带来了海盗的劫掠和国家之间的海上战争(当然,在古代,航海的商人“兼职”当海盗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海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210年的塞浦路斯海战。这个时候人们争夺的主要是海运、贸易带来的利益。

二、史诗般的战役

公元前550年,西亚兴起了波斯帝国,他们在亚非的陆上扩张几乎无人能挡,于是决心进军欧洲,一举消灭希腊各城邦,于是先后三次进攻希腊。由于帝国本土与希腊之间隔海相望,波斯人建立了拥有上千艘战船的庞大海军来运送和掩护陆军。但是当时的航海技术和希腊的多山地形使得波斯帝国强大的陆军无法施展,加上希腊人顽强而出色的抵抗,处处碰壁。公元前492年,波斯人第一次进攻,陆上受阻,海军遭遇风暴,陆军不敢久留而撤退。第二次是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乘船冒险横渡爱琴海,没有在陆地上建立可靠的后方就直逼雅典,在马拉松战役中被雅典以少胜多,为了避免被赶下海,仓皇撤退。公元前480年是第三次,波斯陆军占领了雅典城,海军在萨拉米斯湾惨败,希腊联军趁机反攻,取得了战争的最后。波斯在希波战争失败可能是古代帝国大规模的扩张第一次因为海上争夺的失败而未能得逞,不久以后,波斯帝国就瓦解了。西方人把希波战争尤其是萨拉米斯湾海战看成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认为这次海战保卫了西方文明,使之得以发展至今。这次战争中的海上争夺焦点是海上军事进攻路线和后勤路线的争夺,它彰显的是海洋对于保障沿海国家和海岛国家生存的战略意义、国防价值;而从另外一面来说,海军的表现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危则关系着跨海征战的成败。

三、雅典的兴衰

希波战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组成的“提洛同盟”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主。雅典将军地米斯托克利深知海洋和海军对于雅典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波斯大兵压境的时候他可以沉着地主张暂时放弃雅典城,他坚信只要有强大善战的海军在,希腊人就可以最终战胜波斯人。除了费尽心血建立希腊最强的舰队,地米斯托克利还修筑了从雅典城一直延伸到海港的“长城”以确保雅典海上命脉的畅通,奠定了雅典海上帝国的基础。他的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也脍炙人口。而后来雅典的衰败也正是由于地米斯托克利建立的帝国之基遭到破坏。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为了争夺希腊霸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全希腊最强大的斯巴达陆军攻占了雅典城外的大部分地区,烧杀抢掠,雅典城内还发生了瘟疫。但雅典凭借其海上力量支援,岿然不倒,斯巴达无计可施。后来雅典人冒冒失失远征西西里岛,被西西里岛诸国联合斯巴达及其盟国所败,海陆军实力大损;斯巴达同盟对症下药,也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彻底打败了雅典海军,雅典被迫屈服,还拆掉了“长城”。雅典海上帝国衰弱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也就走上了下坡路。雅典国运的兴衰与他的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相关,在这里,雅典的海上力量不仅要保护贸易和殖民地、保卫雅典和盟邦本土,还是控制盟邦、威慑和打击对手的主要手段,不仅有直接的军事作用,还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可以说雅典已经建立起了海洋霸权的雏形。

四、岁马人的地中海

几乎与希腊人控制东地中海同时,腓尼基人在今天突尼斯地方建立的迦太基国家则在西地中海称霸,成了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之后向外扩张的巨大障碍。为了扫除这个障碍,罗马和迦太基之间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布匿”是罗马人对迦太基的称呼)。罗马一直以其陆军军团骁勇善战而著称,但要打败迦太基这样的海上强国,仅有陆军是不够的。罗马人以惊人的效率建立起了自己的海军,并且在战争的初期就屡次大败迦太基海军,奠定了胜局。虽然后来迦太基方面推出了举世闻名的军事家汉尼拔,一路远征打到意大利半岛,多次歼灭罗马的精锐军团,还是无法挽回整个国家的颓势。公元前146年,罗马攻下迦太基,把它夷为平地,称雄西地中海数百年的迦太基灰飞烟灭。罗马扫清这一障碍之后,横扫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成为古代最强大的帝国之一。而最终摘取罗马帝国皇帝桂冠的,也正是在阿克兴海战中击败对手安东尼的屋大维。罗马帝国强大的基石不仅在于陆军,还包括他的海军;罗马人在海上和陆上同时确立了最显赫的霸权,以当时人们的眼光看来,罗马帝国的声威真可以称作是“无远弗届”了,罗马成为第一个“陆海两栖大帝国”。

五、中世纪的地中海

公兀4世纪,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各部落的冲击下摇摇欲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攻略西罗马帝国地盘的时候也建立起了强大的舰队。东罗马帝国获得喘息之机以后,重新建成了一支拥有上千艘战舰的大舰队,得以重新控制整个地中海达半个世纪之久。7世纪中期,四处扩张的阿拉伯帝国开始挑战东罗马帝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双方几经交战,形成东西对峙局面。在印度洋海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阿拉伯帝国匹敌,这里成了阿拉伯商人的天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洋”应该称为“阿拉伯洋”或许更接近这一时期的事实),直到15世纪;阿拉伯商人除了经常出入于红海、东非海岸、中东和印度,足迹还遍及东南亚、日本和中国。

11世纪开始,西欧工商业复苏,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共和国先后兴起,而东罗马和阿拉伯逐渐衰弱。西欧封建主以收复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为旗帜,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时间从1096年延续到1270年,蹂躏了地中海东岸的大片地方,甚至还曾占领东罗马帝国首都达数十年之久。意大利各城市成为了地中海争霸的主角,从西亚北非到整个欧洲的转口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利润。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船出现在地中海,到处攻城略地,受到威胁的南欧各国组成了联合舰队,于1571年的勒班多海战中击败土耳其舰队,天平开始向西方倾斜了,奥斯曼帝国开始转守为攻。

六、北欧的风暴

进入中世纪以后,欧洲大陆的北部和西部海面也开始热闹起来。居住在北欧的诺曼人(也称“维京人”,是今天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的祖先)在8世纪之后的几百年里,从北欧、西欧大陆、海岛一路烧杀进入地中海、红海,还到过冰岛、北美。他们中的一部分还在法兰西的北部站稳脚跟,建立了诺曼底公国,然后跨海征服了英格兰。  和地中海发生的情况一样,随着转口贸易的繁荣,在波罗的海沿岸也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城市,他们还联合起来,组建舰队,保护他们的商船和航路,这就是有名的“汉萨同盟”。此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1337—1453年),英国人因为掌握了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使战火一直在法国本土燃烧,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P36-40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2007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达近3万亿元,占到了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海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由于海洋管理不到位所带来的严重困难。这主要表现为海洋污染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控制,海洋环境持续恶化,原因是在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并没有从陆地资源开发中吸取教训。而是将陆地开发的悲剧又转嫁给了海洋,以致海洋正在遭受同样的厄运。我国海域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染严重的海域,许多海洋生物资源明显衰退,其中有些珍贵的海洋鱼类和物种濒临灭绝,近海域不能形成鱼汛,滩涂养殖场荒废。有的学者指出:“近50年来由于世界大洋的污染,成千种海洋生物已无影无踪地消亡,特别是近20年内这个过程更加强化了,海洋如果继续污染下去,将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如果海洋死亡,人类便不能生存。”另一方面,由于海域使用“无度、无序、无偿”现象的长期存在,我国海洋生态也遭到严重破坏,这不但导致了海洋灾害的频频发生,同时也给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这一状况主要表现为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在多年来一直呈减少趋势,而恢复工作则鲜有成效。

据统计,我国湿地面积原有近25万平方千米,其中河口和滨海湿地约有5万平方千米,是海岸带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但由于海洋开发活动的加剧,我国沿海湿地已损失了将近50%。目前我国虽已加强了对海岸滩涂湿地的保护工作,建立了大量的湿地保护区,但海岸滩涂湿地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另外,在我国沿海地带,红树林的生态状况也令人堪忧。历史上,我国是红树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大规模的人工砍伐,红树林资源已大为减少,这也是造成我国南海海岸带严重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南部沿海,由于受海洋污染和人为破坏,珊瑚礁分布面积也已大幅减少,致使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再则,由于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几近枯竭。这些都使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海洋建设面临严重危机。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基地,是缓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重要场所。世界沿海国家普遍以新的目光关注海洋,加大海洋开发的力度,纷纷把本国的管辖海域作为“蓝色国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和大洋资源的开发。所以,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国际性大趋势,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热”正在到来。

但另一方面,就国内的海洋开发和海洋行政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海洋行政管理还不系统、完善,海洋管理基本处于以行业和部门管理为主的阶段,与海洋有关的政策目标往往互相矛盾,决策程序高度分散,海洋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分散执法。这些都需要国家大力加强海洋行政管理的力度,加强制度和海洋法律建设,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在人类海洋管理的实践活动中,离不开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的参与。公民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主体,而非客体。作为高层次的海洋综合管理,除去公民的参与之外,还必须有社会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这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众实现自身利益的客观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公众既要参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也要参与海洋政策、海洋决策的制定、实践和监督。为此,必须促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管理观念的转变,促进公众海洋意识的转变。

普及、宣传海洋知识,增强民众的海洋意识是引导群众参加海洋管理的必要条件。世界上,无论是美国的《21世纪海洋蓝图》还是日本的《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都把对广大民众进行海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作为海洋国策的重要一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海洋开发中出现的失误,不少就是因为广大群众也包括部分海洋开发事业的决策者缺少必要的海洋科学知识造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创建海洋经济强国的大形势下,为了科学地利用和开发海洋,我们应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普及海洋知识,进行海洋教育。国家要把海洋教育列入全民义务教育的范畴中,把普及海洋知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把海洋教育作为沿海省、市大、中、小学学习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来开设,其内容包括海洋基本知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法律、法规,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具备海洋保护的基本知识和观念。同时,要对广大渔民、涉海企业职工、沿海地区居民进行经常的、有针对性的普及海洋知识特别是海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居民从根本上树立起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和依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强烈意识,并变成广大民众保护海洋环境的自觉行为。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编辑了这本称为《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的通俗读物,目的是向读者系统介绍有关海洋开发、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综合管理的各种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向广大读者普及海洋知识,提高他们的海洋意识,提高其保护海洋环境的自觉性,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海洋管理、海洋保护活动。而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为我们的子孙留下蓝天碧海,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书得到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支持。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胡波华、刘务勇、陈莉莉、欧阳城旺等同志。

作者

2008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走近海洋科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百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770983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74-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