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塑伴随陶器的产生而出现,后经商周至东汉晚期的一千多年的工艺演变,瓷塑也随瓷器诞生而出现。本书试以中国陶瓷雕塑发展的脉络,结合陶瓷技术的进步、审美文化的演变,对中国景德镇陶瓷雕塑做一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优雅纤巧呈现如玉品格、彩瓷兴起展现大明风度、愉悦心境追逐把玩意味、现实之路开拓浪漫情怀等。该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对中国陶瓷雕塑史的进一步研究,一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图书 | 景德镇雕塑瓷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塑伴随陶器的产生而出现,后经商周至东汉晚期的一千多年的工艺演变,瓷塑也随瓷器诞生而出现。本书试以中国陶瓷雕塑发展的脉络,结合陶瓷技术的进步、审美文化的演变,对中国景德镇陶瓷雕塑做一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优雅纤巧呈现如玉品格、彩瓷兴起展现大明风度、愉悦心境追逐把玩意味、现实之路开拓浪漫情怀等。该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对中国陶瓷雕塑史的进一步研究,一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目录 一 绪论 1.中国陶瓷雕塑简况 2.景德镇陶瓷雕塑时代特征 二 一段记载引出源头追溯 三 优雅纤巧呈现如玉品格 1.影青雕塑瓷特征 2.刻划堆塑明器的神衹意象 3.儿童、虎狮形象瓷枕的塑制 4.人物瓷塑的宗教意味 5.秘戏瓷塑丰富多样 四 开放姿态吸纳诸多文明 1.瓷胎性能提高,开辟精雕细刻之表现空间 2.开放姿态的塑造风貌 3.尊崇藏传佛教的造像 4.元代杂剧在瓷枕上反映 5.雕塑与釉彩相结合的装饰 五 彩瓷兴起展现大明风度 1.雕饰性器物新面貌 2.素三彩雕刻瓷的多样特征 3.青花及青花五彩雕塑人物装饰 4.仙道塑像大量浇造 六 愉悦心境追逐把玩意味 1.彩瓷雕塑多枠陸 2.风行粉彩装饰瓷塑塞 3.浮华盛世下“隐逸”思潮 七 颠乱时代造就名家辈出 1.清末遗风下的崭新突破 2.上乘之作类比明清 3.“何派”雕刻入乡随俗 4.雕塑技艺不断出新 八 现实之路开拓浪漫情怀 1.传统雕塑技艺与西方雕塑观并驾齐驱 2.现实生活的雕塑再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献礼潮 九 狂热之情铸就时代之歌 1.“高、大、全”的塑造标准 2.架上雕塑转化陶瓷雕塑唯美尝试 3.毛泽东像塑制经典样式 4.雕塑瓷艺新装饰 十 理性回归拥抱生命本体 1.处于时代变革之初的雕塑瓷艺 2.唯美造型层出不穷 3.传统雕塑瓷造型、装饰的嬗变 十一 盛世年华突显各路精英 1.景德镇雕塑瓷艺领军人物 2.全新雕塑理念的沖击波 十二 结论 1.勃兴之际的末元雕刻 2.重彩之风影响明清瓷塑 3.广博多元的复兴之势 4.人才济济源于没有“围墙” 附录 闪耀千年之雕塑名家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景德镇雕塑瓷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春生//陈丽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3289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3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314.8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1 |
宽 | 171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