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纬文化揭秘/易学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易纬》的作者企图以一种完全新式的思维形式代替已有的旧的思维形式,这就是他们的象、数思维模式。由于他们的立足点是当时流行的各家学术而以《易》学为主,故仍可称《易》学。虽然象、数思维的初原可上溯到《国语·周语下》“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之说以及《佐传》、《国语》中的《易》占《易》说,但《易传》中的象数学无疑是《易纬》象数思维模式的直接依据。

《易纬》阐发这一思维模式,本是为了补偏救蔽,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确有比此前的思维模式更明显的错误。但由于它要求的是具体、详析、定格,所以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它比前一种思维模式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对这种思维模式的深刻反思,披沙淘金,必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中国《易》学有经、传、纬三大系统,经、传导纬,纬补经、传,共同构成中国《易》学的整体。

本书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以《易纬》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分五章探讨《易纬》的文化内涵。第一章提出了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预设,即《易纬》在谶纬经学中最为醇正、《易纬》是早于孟京易学的民间易学、《易纬》有一个从民间易学演为官方经学的历史进程,从而阐明了《易纬》的范围及起源,揭示了《易纬》与録、馘、图、书、符、候、表等的关系,探讨了《易纬》的起源时代、作者、史原及《易纬》各篇的具体历史时代,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易纬》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全书充分肯定,《易纬》的巨大的体系建构,正体现出中华民族上升时期力求统御自然并从宏观上把握宇宙总体的浩荡的民族精神。

目录

总序/1

前言/1

第一章 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前提/3

 一、《易纬》在谶纬经学中最为醇正/3

(一) 《易纬》与谶/4

(二) 《易纬》与録/11

(三) 《易纬》与图、书/14

(四) 《易纬》与符、候、表等的关系/21

(五) 前人对赐纬》的评价聚讼/28

 二、《易纬》是早于孟京易学的民间易学/31

(一) 关于《易纬》起源的理论预设/32

(二) 关于《易纬》起源时代的旧说评议/35

(三) 关于《易纬》作者的旧说评议/46

(四) 关于《易纬》思想渊源的旧说评议/55

 三、《易纬》从民间易学演为官方经学的历史进程/59

(一) 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及其思想需要/59

(二) 《易纬》由民间走向官学/64

(三) 《易纬》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71

(四) 《易纬》是前汉学术思潮流变的直接结果/75

 四、《易纬》的篇目题解及产生的具体时代/81

(一) 《易纬·乾凿度》成书于太初改历之前/81

(二) 《稽览图》、《通卦验》产生之时代/95

(三) 其他各篇的产生时代/101

第二章 《易纠》的象数思维模式/111

 一、《易》学象数思维模式概观/111

(一) 《周易》思维模式的话语系统/112

(二) 象数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116

(三) 《易》学象数思维模式的核心精神/118

 二、《易纬》象论精义/120

(一) “观物取象”/120

(二) “索象画卦”/122

(三) “画卦为象”/126

(四) “象成设位”/128

(五) “取象比类”/130

(六) “立象尽意”/132

 三、《易纬》数论阐秘/136

(一) “万汇滋溢,阴阳成数”/137

(二) “天地之数,万源由也”/140

(三) “诸卦气,温寒清浊/各如其所”/142

(四) “致德之数”/149

 四、《易纬》道论释微154

(一) 寓“道”于象、数/154

(二) “《易》一名而三义”/158

(三) “《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164

(四) “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169

第三章 《易纬》的历史观/175

 一、《易纬》的自然史观/175

(一) 从《易传》到《易纬》/176

(二) “五气渐变,是为五运”/180

(三) “《易》始太极,分而为二”/187

(四) 《易》数一、七、九、一”/189

 二、《易纬》的社会史观/197

(一) 《易纬》社会史观的理论前提/197

(二) 社会史是自然史的继续/202

(三) 卦轨说与社会史节律/204

 三、《易纬) 的认识史观/211

(一) 《易纬》认识史观的形成/211

(二) “象数互含”/“数”重于“象”/214

(三) “象成而数生”/218

(四) “变文成字”/221

第四章 《易纬》的结构论/229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230

(一) 《易》以“象阴阳”/230

(二) “因阴阳定消息”/238

(三) “乾坤相并俱生”/244

(四) “缘物成三”/251

 二、卦气说与自然有机论/254

(一) 卦气说的起源问题~J254

(二) “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257

(三) 诸杂卦“月居六日七分”/260

(四) “作象八卦,以应天枢”/265

 三、爻位说与社会组织论/270

(一) “三节共本,同出元苞”/270

(二) “人生而应八卦之体”/277

(三) “六位正,王度见”/285

(四) “中和之盛,应于盛位”/291

第五章 《易纬》的历史地位-/299

 一、《易垒》在《易》学史上的地位/299

(一) 《易纬》对《易传》的发展/300

(二) 《易纬》对孟京《易》学的启迪/317

(三) 《易纬》对其他《易》学的影响/322

 二、《易纬》在科学史上的地位/328

(一) 《易纬》与汉代天文学/329

(二) 《易纬》与汉代医学/334

(三) 《易纬》与其他科学/347

 三、《易纬》与汉代学术/352

(一) 《易纬》与汉代学术的共同基点/352

(二) 《易纬》与汉代反神学思潮/358

(三) 《易纬》与汉代经学/363

附录 历代《易纬》研究概述/374

 一、经学时代的《易纬》研究/374

 二、清末民初过渡时期的《易纬》研究/383

 三、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现代《易纬》研究/386

后记/39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纬文化揭秘/易学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洪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4110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