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拂晓长春(军事长篇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1948年,长春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茂昌大药房支部还在活动,在这个秘密活动站里,除了东家高玉德外,他身边的经理金子明、帐房先生周西同和“瘸舅”等人都是地下党员,面对国民党实行“搜粮养兵”、“军民同守”的严峻形势,他们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抢粮事件,不幸遭遇开枪镇压,为减少平民伤亡,关键时刻,一位地下党员以自焚的方式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内容推荐

这部再现“长春困战”中地下工作者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具有相当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堪称《夜幕下哈尔滨》的姊妹篇!既有白色恐怖下的神秘暗战,更有战争夹缝中的震撼故事,小说在集中描写地下工作者献身精神的同时,也客观再现了战争中的饥饿和逃难。

作者用新视角在大事件的背后掇拾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普通而又非常的人物,并将灵魂升华与行为的扭曲置于战争夹缝进行考验。在写作特色上,善于将波澜起伏的悬念赋予诗意的文学象征,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不时地诠释看似荒诞的情节。同时特别尊重当代读者的阅读变化,舍弃琐屑的描写,使小说精粹而富有更大的审美和思考空间。

试读章节

长春茂昌大药房的高太太从般若寺出来的时候,天上飘着大片的火烧云,旗袍在她的腰上一皱一皱的,泛着橘红的光亮。般若寺的红墙上落着很多苍蝇,苍蝇显得很傲慢,有人路过都不太在乎,好像在哪儿吃饱了来这儿寻找血的感觉。砖铺的地上也有很多苍蝇,像一片黑色的落英似的,有的撑死了有的还在轻轻地蠕动。高太太低着头,两脚尽可能地躲着讨厌的苍蝇。突然,一位年轻的妈妈跪在高太太的面前,她右手拉着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颤巍巍地说:

“修好的太太,求你把这孩子带走,给他一条活路吧……”

高太太愣了一下,急忙伸手将她扶起。那位妈妈没再说啥,转过身去踉踉跄跄地跑了。孩子见妈妈跑了,“哇哇”地哭了起来,声音不是很大,但分明是使出了所有的力气:

“妈……妈妈……妈……妈……”

哭声听了像剜心一样疼痛,妈妈停下脚步,双手捂着脸,接着,又头也不回地继续朝前跑。孩子在后边追了几步便摔倒在地上,继续哭喊着,直到哭得哭不出声来、喊得喘不上气来……

高太太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对着那位远去的妈妈喊着:

“你……你这是……你这……”

孩子好半天才捌过气来,小脸煞白,这时有人围了过来,有的看一眼马上躲开了。

高太太自语地问着:“天哪,这是怎么了?”

“家里没粮食了呗,这事儿在东胜路那儿多了。”一位满脸菜色的女人说,“你行行好吧,这孩子多可怜。”

说完了就用瘦手抹着眼泪儿走了。

高太太为难地说:“你看我家也有孩子呀!这可咋整?”

高太太本想快走几步离开这个地方,可马上意识到佛在身后,她的心软了,一种乳汁一样的东西从柔软的地方慢慢地涌出……

孩子趴着不起来,有人对他说:

“傻孩子,快起来跟她去吧,到那儿有饭吃。”

孩子听了本能地站了起来,高太太犹犹豫豫地拉着他往家走。

晚霞消失了,苍蝇很安静。

高太太和孩子走进茂昌大药房的后院。药房的后院有点像伪满皇宫的一角,临街是一排二层的门市,左右是青砖的耳房,后院有一座日式的小楼,天井里也有一棵杏树,比伪满皇宫里的那棵要矮一点。

见太太带回个孩子,一家人都围了过来,女儿小娥子、儿子宝山和小牛,还有惠子和看门的瘸舅也来了。高太太一只手摸着孩子的头,另一只手比比划划,激动地说:

“在大庙门口,她妈把他扔给我就跑了,孩子都哭断气了,太可怜了,我一时不知道咋办,就给领回来了。”

惠子蹲下来拉着孩子说:“这男孩长得怪好的呢!”

瘸舅踮着脚对惠子说:“那你就收养了呗,正好你没孩子。”

惠子说:“我还靠大家养呢,哪敢……”

没等惠子说完,楼上的房门开了,东家高玉德走到阳台的栏杆前。高玉德穿一件薄如蝉翼的长衫,晚风在他的身上吹出水一样的波纹。他的手里拿着一根黑色的文明棍儿,他常常这样,无论在客厅里还是在别的地方,总把那根棍子拿在手上。那时候拄文明棍儿是一种时尚,可对高东家来说,就不单是为了赶时髦了,简直是一种精神依靠。据说有一次,他主持药商团拜会,把开场的几句话说得颠三倒四。后来有人问他,有名的高铁嘴,今天怎么就“说不会话”了呢?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巴子,我手里忘拿文明棍儿了!现在,高玉德一搭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在阳台上暾了两下文明棍儿,居高临下地对院儿里的人说:

“你们知道吗,现在要发善心,收一千个小孩儿都不费劲。”

听到高玉德的声音,院儿里的人都抬头仰望着。

高太太说:“玉德,你说这可咋办呢?”

高玉德说:“问问孩子记不记家,给他家送一升小米,把孩子送回去。”

高太太问孩子:“你找得着家吗,小家伙?”

孩子怯生生地仍在抽泣。宝山从孩子的衣袋里翻出了一张字条,上面有孩子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还有大人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宝山说:“不用问了,这上面都有。”

高玉德说:“这不结了,都先吃饭吧,让孩子也吃点。晚上街上不太平,等明儿早上,宝山带上一升小米,把孩子给人家送回去。”

第二天早上,宝山按字条上的地址找到了男孩儿的家。男孩儿的家住在一楼,刚进楼道就听到屋里有哭声。敲敲门,里面没有回应,宝山见门没锁,抱着孩子就进屋了。屋里两个女人、两个孩子,孩子在床上,大人在地下,四个人正在抱头痛哭着……男孩喊了一声“妈妈”!两个女人才放开了床上的孩子,一边哭着一边惊慌地看着宝山和跟回来的孩子。

宝山说:“我是茂昌大药房的,我爸妈让我把孩子送来了,还给你们带来点儿小米。”说着从腰上解下细长的米袋。男孩扑过去抱住了妈妈的大腿,妈妈把米袋抱在胸前,有气无力地对宝山说:

“天哪,这是佛爷显灵了吧!”接着又说:

“我公婆都饿死了,家里断了顿儿,就等明天郊区来人,用大饼子换我小姑子呢!她是学音乐的,死活不愿意给农民当媳妇儿,可没办法还是答应了。我知道换几块饼子还是活不了几天,就在大庙门口,狠心把小崽儿送出去了……”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拂晓长春(军事长篇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杰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1610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8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7 9: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