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式教育--我在美国留学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式教育——我在美国留学的日子》全程记录了作者作为一名交换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一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记忆、生活细节和个体感悟,与这个时代的历史胶着在一起,在“中美教育比较”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叙事。

本书绝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更不是信手拈来的随想,而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历史”。这一个小小的命题连缀起来,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大命题——“素质教育的真谛”。

内容推荐

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二学生陶湄作为中美政府公费交换生在加利福尼亚州Clovis High sehool求学。她用热情、开放的心态拥抱生活,勤奋好学,不仅积极了解美国文化、学业门门顶尖、获得Fresno Bee报社评选的All Star荣誉学生称号及其他全美或全校各种奖项,还学会了飞行驾驶。该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一年交换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美国家庭生活,校园文化,独自在外的内心感悟和对中美基础教育理念的思考,这些能启迪国内家长和孩子们以他山之石攻玉。

目录

我有个美国爸爸了/1

美国孩子在森林里寻找灵魂/6

入学第一周/9

痛苦的磨合与反思/12

我进了高级技术与研究中心/14

这里的学习呀/18

家庭劳动日/21

爸爸面试“女婿”/23

花样百出的英语课/26

爸爸给我建了个新房间/29

慈善捐款与家庭晚餐/33

两个惊喜/35

姐姐的生日餐/38

橄榄球赛/41

玉米迷宫/44

钱包失而复得/47

扫落叶/49

万圣节前/51

一个忙碌的周末/54

要糖还是要命!/58

课题研究/62

生物考试与美国数学/64

感恩长假/67

感恩节/69

悠闲的假日/72

爸爸不在家/75

冬天到了/79

研究项目与成果/81

爱心圣诞/84

得奖与圣诞街/87

社团活动/89

演讲排练/92

小保姆194

又扫落叶/97

圣诞节/99

洛杉矶与圣地亚哥/13

与美国孩子一块守岁/17

27/再见/111

科技小精英一比高低/112

滑雪/115

技术博物馆/119

当个粉刷匠/121

塞达考试/124

我的生日/126

春节/129

我的老师Mrs Wagnon/132

过年/134

罗白糕/136

情人节/138

随笔/140

支持奥巴马/142

文化表演/44

世界尖端科学课题考试/147

劣根/149

春的最后一搏/151

辛苦的劳动日/154

校园/156

复活节和小弟/160

不可思议/我开飞机上天了/162

美国化/167

1元美钞的故事/169

重组的家庭/171

花园/174

奇遇/176

旧金山/178

牛仔竞技/181

几件趣事/183

考试之季/186

舞会/188

加州的盛夏/191

在美国感受汶川地震/193

毕业年级的最后一天/195

即近尾声/198

再续奇遇/200

来自台湾的大朋友/202

托福/204

最后一周/205

我们这家子/207

家庭游泳池/209

模拟飞行与跳水/211

要走了/214

归途/217

试读章节

我有个美国爸爸了

8月15日 (北京时间)

我正坐在法国公司生产的320系列客机之321(多亲切的数字啊)号机上(据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客机),朝洛杉矶飞去。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就不得不将手表调快9个小时了,我在与时间赛跑,逆着它来的方向,从黑夜穿梭到白昼……手表显示的还是北京时间晚上11:15,机窗外却已经光芒万丈,脚下是漫漫无边的云层,犹如北极冰原,让人不禁想到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阳光渐渐明亮到刺眼,便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虽是在横渡广阔的太平洋,第一次独自离家这么远,我却一点儿没有孤独之感,也丝毫不兴奋,倒是平静得让出发前躁动的心着实惭愧。也许正是那句“心安即是家”,漫漫长路,我心相伴,处处无家也处处家……

就这样踏上了我的赴美求学之路。我想,我要像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时一样,勤学好问,独立自主,意志坚定,心怀祖国,无愧于这珍贵的一年。从我一生的学习道路来看,一年很短,可是要面对一切一切与中国的差异、学业与社交的挑战以及离家的愁苦,这一年又好长好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月16日 (注:从今日起,以下为美国西部时间)

昨天下午到达Fresno,一下飞机就遇到了我和李然(与我同到加州的交换生)的responsible officer(负责人)Regina、我的representative(具体负责老师)Cheryl、Cheryl的助手Erin,还有我的美国爸爸Bobu Kenneth等,大家都好热情,争先与我拍照,Cheryl说“You are famous here!”想到交流机构的老师告诉我们,我和李然是此项目第一批来加州交流的中国学生,这一年的表现会影响到明年中国到加州交换生的名额,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不轻啊,轻乎哉?不轻也……

Dad开着他的BMW接我回家,上车后的第一件事总是系好seat belt(安全带),车上有人不系可能让司机拿到一张200美元的罚单。路上,他告诉我他们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车,甚至那个7岁的小弟弟也物色好了他未来的跑车。交换学生不允许开车,除非参加驾驶培训并且拿到驾照,这里16岁就能拿驾照(当然仅限于美国境内使用,带回中国就失效了),去年一个德国来的交换生(姐姐Annika的好朋友)就拿到了他的license。

我们家在Fresno附近的一座小城市Clovis,坐落于Sierra山的脚下,远望Sierra,颇有一点儿从湘江东岸眺望岳麓山的味道。车一直开到家门口,像驶入一片迷你森林,这家就如童话里的小木屋,带着几分神秘,几分清幽。进门,家里的摆设完全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样高度现代化,倒是显得古老,应该说,古朴。厌倦了竞争激烈的都市生活,开始返璞归真,大概这就是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写照吧!这是个享乐安逸的地方,而我来自一个正在崛起的奋斗之国,我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家里人并不多,单亲爸爸Ken(昵称),Uncle John(实际上John是Dad的挚友),18岁的姐姐Ann(Annika),7岁的弟弟Mat(Mathew),还有三条female dogs。Ann有着金色的长发,穿着简单的吊带背心和短裤,美丽极了,只是不如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热情,所以我暂时大概不能像其他交换生一样感觉那么亲切了。Dad是个精通七国语言(包括中文)的CEO,忙得不得了,他的父亲就住在我们附近,腿上有伤,需要人照料,于是爸爸上有老下有小,两面都要照顾好,再加上我这个中国来的交换生,足见其伟大。Mat挺调皮,好奇于各种东西,当然包括我的包。Uncle John正在攻克他的BS(Bachelor of Science即理科学士学位),虽然由于参军,年纪有点大了,但是个straight-A student(全A生),所以总是热心地给我讲学校与学习。爸爸告诉我“Everybody is independent in this family.”那么,我也不可例外——独立自主。  8月17日

这生物钟还真不是那么好调的,这两个晚上都在凌晨1点准时醒来,那该是北京时间下午4点,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只能想家了,只是脑子里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的,纠结啊。

这两天去了许多地方,先是Clovi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AdministrationOffice(管理整个Clovis所有学校的行政办公室),允许我正式进入Clovis做一名交换生,读11年级(高二)。我本要求上12年级,爸爸说读11年级才能真正体会美国的高中学习,才能扎实地学习,而最后一年是个party year,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往往玩过这一年。中国和欧洲的中学教育强度都很大,可是到了大学便强度滑坡,而美国恰恰相反。爸爸是在欧洲读的中学,然后进入UC Berkeley(2006年全美大学排名列于第20),因此享受了最完美的教育体制。他说自己正想停下工作,去拿PHD(博士学位),中国人的俗语“活到老学到老”用到他身上倒挺合适。

家里有个小游泳池,这在当地相当普遍,Ann和她一个最好的朋友邀我一起下水。她们俩都穿比基尼,让我的两截式泳衣都显得格外保守。池子里,大家只是戏水而已,扔一扔waterpolo、跟Mat打闹一会儿,聊两句天,在中国,妈妈见了一定要说我浪费时间的。

Ann又开车带我去了Cold Stone Creamery(一家冰激凌店),那里有十来种口味的cream以及各种各样的糖果、蛋糕,任你从中格选一种,然后将cream和糖果混合,调出自己想要的冰激凌。我要了草莓cream加M&M巧克力豆(因为横扫一眼只看到strawberry这个词最眼熟),正准备掏钱,Ann阻止了我,说“I treat you.”我只好说“OK,1 will treat you nex time!”看来美国的AA制并不总适用于交换生与接待家庭之间啊。两份冰激凌一共4.89美元,忍不住换算成人民币,好像只有这样才有感觉:37.2¥,数字不小啊。

Dad和Mat都练judo(柔道),我跟着他们去了俱乐部,看他们上课。俱乐部里也有很多女孩子,Dad说这judo虽源自日本,可日本女性在这方面并不强,因为以前日本女性不允许参加此项运动,倒是欧洲的女子柔道很厉害。他说如果我感兴趣也可以参加。我想,以后有趣的活动还多着呢,可不能样样都抓呀。

晚上和’Uncle John一起去了超市,这两天无论他们去哪我都屁颠屁颠地跟着,超市里总有一部分商品on sale,且便宜很多,这些东西下边有card price,把原价、现价、省了多少钱都标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可以省上一半,它们总是John的首选。晚上9点这里人很少,空调吹得人直哆嗦,John说这里白天人很多,我想他所谓的“人多”大概和我印象中的很不一样。P1-5

序言

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

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大多都是精英们的历史、胜利者的历史,却鲜有普通人的历史;大多都是宏大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却少有作为个体的人的真实生活,然而,最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以及他们的平凡生活。——这既是一个学科的矛盾,更是一个关于“个人价值”的问题。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历史的长河,虽然滔滔向东,但是弱水三千,每个人都可以取一瓢饮之,每个人都可以泛起一朵自己的浪花,或甘或饴、或苦或涩,个中滋味,若不加表达,便只能“寸心知”了。

今天,陶湄同学将她的留美日记集册出版,命名为《美式教育——我在美国留学的日子》。该书全程记录了她作为一名交换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一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记忆、生活细节和个体感悟,与这个时代的历史胶着在一起,在“中美教育比较”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叙事。

因而,它绝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更不是信手拈来的随想,而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历史”。这一个小小的命题连缀起来,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大命题——“素质教育的真谛”。

在雅礼,有一个观念是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可的——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为此,雅礼作出了长期的努力。

从陶湄的留美日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雅礼学生在中西文化、中美教育的碰撞、陶冶、历练中的成长历程!她在美国所取得的成长,她的“个人成长史”,让雅礼更加坚定了进行素质教育的信念。

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陶湄同学用自己的笔写下的是一段难忘的个人历史,也是雅礼学子的集体史。

仅以此文代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式教育--我在美国留学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54307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7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