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媒介批评(2008总第1辑)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外媒介批评》(第一辑)精选了首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的部分论文。全书从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媒介批评现状与建设、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媒介现实与媒介批评、域外媒介批评五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当代媒介批评的效果弱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媒介文化在商品价值追求中的异变;少数民族女性在当代主流期刊中的呈现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例;从留学生问题报道看13本传媒的“内部国际化”观等。

目录

写在卷首: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董天策)/1

媒介批评理论研究

媒介批评的形态(Arthur Asa Berger)/2

媒介批评:在文本和消息来源之间往复(Farrel Corcoran)/8

媒介批评的语义学解读(吴文虎)/15

作为话语的媒介自我批评:内涵与分析框架(谢静)/20

本体追问:媒介批评的深层动力——以有关电视批评经典理论文本的考察为例(张斌)/3l

媒介批评:当前中国报业变革的第四种力量(韩立新 甄巍然)/44

媒介批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视角(刘晓程)/52

新闻阅评: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从本人十年新闻阅评的经历谈起(郭光华)/59

广告批评学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王春美)/67

媒介批评现状与建设

美国媒介批评与媒介素养运动:起源、特征与趋势(Junhao Hong & Youling Liu)/80

当代中国大陆媒介批评研究发展概述及评价(雷跃捷)/94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价值重构的三大命题(欧阳宏生)/107

中国当代媒介批评的效果弱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于德山)/115

《电视批判》:媒介批评的典型个案(李文明)/124

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蒋晓丽石磊)/157

媒介文化在商品价值追求中的异变(鲍海波)/166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媒介虚拟观述评(倪万)/181

虚拟世界,真实品牌——对“第二人生”的商品化的批判反思(Jia Dai)/189

电视“明星学者”现象的文化透视(陈伟军)/210

媒介现实与媒介批评

一个狂迷引发的媒体狂欢节——对“杨丽娟事件”的批判审视(黄顺铭 张佳 车琳)/216

《新闻联播》报道2007年重庆洪灾的视角模式简析(邓利平)/231

少数民族女性在当代主流期刊中的呈现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例(张伦)/240

弱势群体媒体形象建构研究——以《京华时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刘朝霞 林俊杰)/256

对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思考(何新华)/268

域外媒介批评

从留学生问题报道看13本传媒的“内部国际化”观(卓南生)/279

关注创伤:美国德特新闻奖综述(肖伟)/299

香港如何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邱一江 张潇潇)/306

关注媒介社会弘扬批评精神——首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董天策 刘薇)/3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媒介批评(2008总第1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天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798129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