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破天惊(问题的提出)/玄黄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过来人不难体会这样的感触:人还在为温饱奋斗时,无暇顾及邻居旁人的冷嘲热讽。别说管自己叫阿猫阿狗,就是有人指名辱骂祖宗,也顾不上理会。当然也有人自怨自艾,嗟叹没有降生在豪强之家。于是有人出来指指点点,说这风水不好,黄土黄河黄种人;那坟头不对,超稳定阴气儿没前程。纷纷扬扬,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口水风波……

这是一本从现代角度看待中国传统和现代化问题的书,研究了中国传统断裂原因。

全书贯穿首尾灵魂,题列若干,自具瞻望全球视野。

内容推荐

中国有个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诸神争斗,使得“天柱折,地淮绝”,一场天崩地解的灾难降临了。是女娲之神运用她的魔力神通,炼出五色石补住了在,才平息了这场灾难。

女娲补天的传说,也许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惊心动魄的故事。遍观世界各大民族的神话系统,找不到类似的神话。

也许,这个故事正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它发展延续的过程中屡屡遭逢困厄,但又总是能够薪火相传,在困境中奋起,使文明得以延续吧。

目录

引言

壹 断裂

贰 迷惘

叁 回梦

肆 奋起

结语

试读章节

20世纪的80年代,经过了“十年一觉文革梦”,“文化热”又一次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社火、庙会、元宵、粽子、太极拳、鹤翔桩、本命年系红腰带,茶馆街头唱旧戏……似乎一切又归于悠远的从前。但迪斯科的喧嚣,卡拉OK的吼叫,太阳裙、牛仔裤、麦当劳、肯德基,又分明透着时代的脉动,世界的气息。

高层楼与寺庙观同时兴建,辽代塔和交叉桥比肩而立,大卡车旁走着迎新的花轿,扭秧歌的带着时髦的墨镜。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大地。

也许正是“衣食足而知礼义”,改革带来的繁荣,使人们有更多的余暇关注到其他,于是“文化”一夜之间成为时髦。茶文化、酒文化、吃文化、穿文化、玩文化成了热门话题。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风潮也遍地开花,使人目不暇给。

学术界也在探讨思索,激烈论争。有的人倡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的人则主张创建新的文化,也有人用诗化的语言,作出了“五千年过去了,亚细亚的太阳陨落了”的结论,还曾经借助权威媒体无限放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本为自然运行规律,社会发展常态。其实在古代闪米特语里,Asia恰好是指称“日出之地”,后来才用来指代亚洲的,“陨落”则意味着不再升起,难道地球会停止自转,仅让太阳照耀一边?“亚细亚的太阳陨落了”看似在说一句语言幽默的俏皮话,实际上是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文化的否定——当然,自称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例外。且不说这种“预言”已经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宣告破灭,单说追寻这种心态的来源,就是一项更为繁琐艰难的任务。

我们不妨随着中国的百年沉浮,一起来回首这个令人感伤的经历吧。

阵天华蹈海

要说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缘由,还得从当年在日本发生的一个事件谈起。

1905年12月8日,星期五,光绪三十一年,日本明治三十八年。阴历十一月十二日,大雪。乙巳年戊子月辛巳日。

在这个寂静冬日的上午,日本东京大森町海湾出现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径直踏入苍茫刺骨的海水中……

五天后,日本警察署正式向外务省等部门呈递了有陈天华遗体的验尸报告,其报告称:本月8日午后11时,府下荏原郡大森町字滨端海岸,同盯住人田中龟五郎发现有一具尸体漂浮,告知巡查派出所。所辖警察署即时派警部与医生赴现场,经调查确认,死者上身着黑罗纱洋服,脚著短靴,似系清国留学生。死者怀中揣有现金23钱5厘,经查死者口袋中尚留有本月8日发的邮件挂号领取证。该证记载如下:

“发信人,神田区西小川町一番地东新馆陈天华;收信人,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经医生检查诊断与检死者之意见,死亡原因系自溺身亡。因为尸体暂时无人领回,警察署将陈天华遗体转送大森町役场。

经调查证明,死者系清国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人留学生陈天华,年30岁。

陈天华之死,对正在兴起的留学生反对取缔规则运动如同火上浇油,广大留学生悲愤交加,同声哀悼。当神田区中国留学生宣读陈天华的《绝命辞》之时,“听者数千百人皆泣不能抑”。参加者一方面愤恨日本欺凌弱国,一方面对清政府及其在日本之公使痛恨有加。据日本警视厅12月12日报告称:“陈天华公死后三日,清国留学生发布文告,指斥日本文部省命令,号召留学生回国抵制,并声称留学生回到上海后当地有人接待”,“清国留学生冯树猷外三名,发起成立留学生敢死会,并且公开发布檄文指斥清廷与日本迫害学生,号召各校学生团结”。有二千多人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全文刊登了陈天华的《绝命书》和悼念文章。

陈天华的灵柩被留日学生运回了他的故乡。1906年5月23日,湖南长沙各校的学生愤然罢课。他们不顾官府的威胁阻挠,身着素服,手执白旗,排着整齐的行列,唱着悲壮的挽歌,簇拥着灵柩,分从朱张渡、小西门横渡湘江,向风景秀丽的岳麓山进发。经理丧事的革命党人,一路上不断向群众演说革命道理,参加送葬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面对这支首尾十里,人数逾万的送葬队伍,当时的《湘江评论》报道说:“沿途军警,为之震慑,呆若木鸡,莫敢谁何”。人们“自长沙城望之,全山为之缟素”。肃穆悲壮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长沙城。人群中有人发问:“这是给谁送葬?”旁边有人回答:“陈天华!”

P1-3

序言

这是一套从现代角度看待中国传统和现代化问题的丛书,最初源于十五年前一个电视专题片的策划。过来人不难体会这样的感触:人还在为温饱奋斗时,无暇顾及邻居旁人的冷嘲热讽。别说管自己叫阿猫阿狗,就是有人指名辱骂祖宗,也顾不上理会。当然也有人自怨自艾,嗟叹没有降生在豪强之家。于是有人出来指指点点,说这风水不好,黄土黄河黄种人;那坟头不对,超稳定阴气儿没前程。纷纷扬扬,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口水风波……

古人言:“仓廪实则知礼义,衣食足则知荣辱。”二十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经济走上快车道,今天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这片黄土地上涌现出来的奇迹。古老传统中进发出来一个个“中国元素”,又重新吸引举世瞩目。自信自尊,才能从容拥抱世界;文化多元,方可增添人类多彩。

这套书看来话题广泛,无所不包,但却自成体系,各有机杼。立足现实中国,时空两维纵论。细节人手,旁及相关。从第一本《石破天惊》,中国传统断裂原因开谈,而后《天人之际》侃宇宙观,《化育人伦》聊道德观,《民为邦本》谈政治观,《造化通神》叙科技观,《心画心声》勾勒汉语汉字,《风神华韵》话艺术观,《逸致闲情》述生活、养生,《文韬武略》论谋略文化,《崇德治生》回溯商业历史,《有容乃大》放眼融汇发展,最后一本《东方既白》则是对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总体展望。书分各册,都有贯穿首尾灵魂;题列若干,自具瞻望全球视野。回顾此前种种,纵观今后种种。是否能使读者诚服,不妨读完再作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破天惊(问题的提出)/玄黄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小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5704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