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沃伦·巴菲特全传/世界经济风云人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经济风云人物沃伦·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经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他也是个有着股神美誉的炒股大家。他的投资传奇,从100美元到420亿美元。

想多了解和学习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理财故事,就看看本书吧。

内容推荐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

●1968年5月,当股市一路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尔公司A股股价上涨410美元,收于106600美元。

目录

卷一 英雄须问出处

第一章 祖上光荣

 >>>从杂货店开始

 >>>伟大的父亲

 >>>1929年

第二章 财富火箭,11岁点火起飞

 >>>点燃财富的雄心

 >>>小生意人的生意经

 >>>11岁首战告捷

第三章 一个“不务正业”的好学生

 >>>严重的“思乡病” 

 >>>叛逆开始暴露

 >>>最精明的报童

 >>>高中,财富在增值

第四章 当大师来临

 >>>破碎的哈佛梦

 >>>价值投资之父

 >>>大师的得意门生

 >>>重要的转折点

第五章 设在过道上的办公室

 >>>在卧室的合伙人公司 

 >>>我要“自我投资” 

 >>>完成原始积累

卷二 伯克希尔的光荣与梦想

第一章 大拯救、大洗牌

 >>>拯救运通一战成名

 >>>“熊”“牛”博弈

 >>>借保险业展开洗牌

 >>>保险帝国重新上路

第二章 股东们的圣经

 >>>忠实的投资人

 >>>视股东为合伙人

 >>>借所罗门扬名世界

第三章 年会:财富盛宴

 >>>充满智慧的年会

 >>>成功投资就是静坐不动

 >>>喜欢简单的企业

第四章 投资者的圣地

 >>>与奥马哈共同成长

 >>>投资人的麦加

 >>>世界总部

第五章 伯克希尔:永远有多远

 >>>雪茄烟蒂式的投资

 >>>最有前途的公司 

 >>>最奇怪的股票

 >>>飞驰的伯克希尔需要刹车 

卷三 投资无风险

第一章 投资企业而不是股票

 >>>买卖的不是股票

 >>>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城:“我要收购你” 

第二章 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经营者

 >>>成为行业专家

 >>>《华盛顿邮报》,最完美的手笔

第三章 应该远离市场

 >>>远离市场

 >>>心中无股 

 >>>远离无法把握的

第四章 寻找成长的价值

 >>>锁定富国银行的成长性

 >>>4次孤军深入中国石油 

第五章 买入。长期持有

 >>>购买并捂到底

 >>>不卖的股票

 >>>什么是“买了就不卖” 

第六章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少而精

卷四 以股神的名义

第一章 “我就是巴菲特!”

 >>>股神神话

 >>>牛市神话

第二章 熊来熊走

 >>>可怕的黑熊

 >>>搏击次级债

 >>>避祸之道

第三章 股神门徒

 >>>股神的影响力 

 >>>谁是第二个股神

第四章 价值21万美元的钱包

 >>>巴菲特现象

 >>>基金业中的崇拜者

第五章 不可割舍的政治情缘

 >>>“股神”支持“终结者” 

 >>>有可能影响总统选举

卷五 昨天,我死了

第一章 “先生,如果你去世怎么办?”

 >>>当股神的时代结束

 >>>伯克希尔公司的下一任掌门 

第二章 芒格:永远不会感到迷茫

 >>>巴菲特的化身

 >>>与巴菲特双剑合璧

第三章 未来全球最大的基金会

 >>>铁公鸡的壮举

 >>>不留一分钱给儿女

第四章 “他休息因为长途跋涉过”

 >>>“梦”无止境

 >>>退休,享受生活

附录

 >>>沃伦·巴菲特大事记

 >>>沃伦·巴菲特的12条忠告

试读章节

>>>从杂货店开始

许多年后,巴菲特的父亲仍旧可以从祖辈口中得知他们家族来到美国时的情景。家族第一人约翰·巴菲特本是法国新教徒后裔,1696年,这位纺织工人同汉娜·泰特斯结为夫妇。关于巴菲特的祖先,我们恐怕只能了解这么多。

巴菲特曾祖父的爷爷后来把整个家族迁往内布拉斯加州,整个家族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年。这位老人始终将自己的家族置于贫困与无奈之上,虽然整个家族成员都具备了勤奋与朴实的精神,可没有一个人拥有商业头脑,直到巴菲特的曾祖父出现。正是这位孕育了巴菲特家族勤奋及聪明品质的老人在奥马哈市第十四大街开设了一家食品杂货店,而所有的故事,也就从这个杂货店开始了。

这家杂货店成立于1869年8月20日,生意其实并不好,最开始时。巴菲特的曾祖父与家族成员只有一辆四轮车,这就是他们的采购车。在轮子的缓慢旋转中,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成员会预料到,许多年后,家族中竟会产生一个被东方人称为股神、西方人称为先知的成员。

杂货店经营许多产品,甚至还有水果和糕点。到了巴菲特的爷爷有能力支撑家族的经济时,杂货店换了主人。

巴菲特的爷爷在巴菲特眼中是典型的剥削者,他要求雇员们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而他们的所得仅仅只有2美元。当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时,这位老巴菲特居然要求每个雇员上缴2美分给商店以便向这个社保体系支付其缴付额。也就是说,雇员们在拼死拼活地忙碌12小时拿到2美元的同时还要上缴2美分。并且这些人从傲慢的老巴菲特手中拿到钱后,还要遭受一顿臭骂。

许多年后,巴菲特对人说起祖辈的“光荣”时,很是气愤:“信誉扫地的巴菲特父子杂货店,100年来通过低薪雇佣伙计才能勉强供养一个家庭。”

这个杂货店虽然有种种被巴菲特嗤之以鼻的地方,但它毕竟是巴菲特家族成员锻炼商业头脑的一个发源地。倘若没有这个被巴菲特不屑的杂货店,恐怕就没有巴菲特的今天。

直到1950年,这家杂货店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才有所改观。巴菲特父子的杂货店出现在该年6月16日的《邓迪新闻报》的广告版上,标题为“本店在奥马哈经营食品长达81年”,标题下面有着巴菲特的曾祖父、祖父的照片,他们被称之为那个时代最正直的公民。

无论这种论调正确与否,我们的故事都该到此为止。迄今为止,我们还找不到任何证据来证明巴菲特从这个杂货店中继承了什么,除了后来他从杂货店里拿出饮料去卖过。巴菲特的聪明、坚韧、责任等等一切品质在这个杂货店里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但毋庸置疑的是,自从巴菲特父亲出现后,这个家族风格俨然变了。从小市民的斤斤计较蜕变为政治家的指点江山。倘若说,巴菲特的父亲使巴菲特成为一名高瞻远瞩的股票经纪人的话,那么,这间杂货店则给了巴菲特生存的空间。

一切从杂货店开始,而一切又都从杂货店结束。

>>>伟大的父亲

巴菲特的父亲在那个时代可谓大名鼎鼎。他是美国国会铁杆的共和党议员,同时还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巴菲特的母亲是一名记者。两人相识时,巴菲特的父亲正是这家报社的编辑。

两人在相识不久,就步入婚姻殿堂。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个正直可信、思想保守的议员。而巴菲特的母亲则是一位举止大方、说话风趣,精力充沛的女性。这位给巴菲特生命的妇女死于1996年8月30日,这一天恰好是巴菲特66岁的生日。  在1942~1948年、1950~1952年这两个时期,巴菲特的父亲始终反对罗斯福“新政”、反对战争,在美国国会任职的这两个时期,他并不快乐,因为作为其他议员眼中的保守者,他始终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

正是这种原因。使得这位议员先生将政治上敏锐的洞察力转移到商业上来,人们关注他的股票经纪人身份要远大于他的议员身份。可他始终忘记不了政治。在一次演讲中,他对聚集而来的商人们大谈特谈:“在一个自由的国度,货币单位依赖于黄金或白银作为它的稳固基础,独立于政客们的权力之外,纸币持有人可以自由选择兑换成一定量的黄金。只有国会被迫这样做时,我们的金融才能走向有序。把我们的货币兑换成黄金就会产生这种强迫力。”商人们不会听他的,国会自然也不会听他的这种理论。

这种理论只传给了他的儿子,巴菲特后来大量购进白银,在一段时间内,他的这种正确做法使得他的投资事业迅速飞升。

但是,巴菲特虽然对父亲有某种程度崇拜,可他从小就深知自己的父亲思想保守。而这种思想保守的人一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外面的变化,有时候可能是不想看到。在巴菲特眼里,父亲是一个非常善于空想的人,在父亲的周围也是一群严重的空想家。巴菲特后来跟别人说,我从小就知道父亲的伟大,但更知道他的薄弱之处。所以,当我有了判断力后就告诉自己。应该远离这样的思想。

这无疑对巴菲特在后来的认知方面的敏感度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巴菲特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是家中唯一的一个男孩。父亲自然对他的期待很大,但当这位议员发现儿子对自己的那套思想并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有时候还公然违背时,就丧失了把巴菲特培养成一名政治家的信心。

1963年,也就是老巴菲特去世的前一年的8月5日,他写下了遗嘱。根据遗嘱,他把成立于1931年的巴菲特一福尔克公司的所有资产做了一个详尽的分配。他将总资产高达563293美元中的2/3投资到了巴菲特合伙公司上。剩余的资产他都留给了自己“深爱的人”,他的妻子,并任命她为遗嘱执行人,他的儿子为受托人。

老巴菲特对律师说,“我和妻子死后,我家的女性后裔,不论在世还是去世的,受托人要将信托财产按照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份,使她们的子女不会为生活所困”。

不过。如我们所知道的,巴菲特本人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任何钱财,对于此事,老巴菲特这样说道:“我没有为我的儿子做任何更多的准备,不是因为我不爱他,而是因为凭借他自身的头衔他就有大量的资产。更深一步的原因。他曾建议我说,他不希望和别人得到一样多的财产,并要求我不要为他的将来做更多的安排和打算。”

1964年4月29日,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死于癌症,终年60岁。

这位股票经纪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他自认为非常聪明并且有能力让自己过得非常好的儿子在将来的岁月里,获得的财富会让他瞠目结舌。

这位被我们今天称为股神的巴菲特,难道从一出生就具备了投资的本领吗?

事情,或许该从1929年开始说起。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沃伦·巴菲特全传/世界经济风云人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9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4
丛书名
印张 1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