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的神话(盛唐一百三十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一百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也最有活力的时期,也是绝无仅有的开放时期,被视为是当时“世界历史演进的重心”。

一切的变动都隐藏着动机与秘密。

本书力图给予历史以声音和颜色的细节,使读者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唐朝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内容推荐

隋唐号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尤其是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一百三十年,被称为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也最有活力的时期,也是绝无仅有的开放时期,被视为是当时“世界历史演进的重心”。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经济最富庶、文化最辉煌的国家;当时的中国文明,是全世界的制高点。不仅在唐朝,及至在整部中国古代史上,这一百三十年都是公认的最闪光、最荣耀的时代。

这是个全新的时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黄金时代。

目录

编外篇 开皇

 1.杨坚的崛起

 2.隋朝立国

 3.开皇之治

 4.千金公主

 5.仁寿宫

 6.大兴城

第一编 贞观

 1.喋血玄武门

 2.贞观之治

 3.天可汗

 4.文成公主

 5 高丽之败

 6.明君无肖子

第二编 神龙

 1.永徽之政

 2.武则天的崛起

 3.李治边功

 4.日月当空曌

 5.眯目圣神皇

 6.大明宫

第三编 开元

 1.血腥宫变

 2.开元盛世

 3.名相风采

 4.哥舒夜带刀

 5.安史之乱

 6.长恨歌

附录1 本书大事记

附录2 唐代年号表

试读章节

1 杨坚的崛起

公元556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西魏的都城长安,一场豪华的婚礼正在举行。这是一场非同一般的盛大婚礼,新人双方门第显赫,到场的要么是公卿,要么是名流,时人均以能成为婚宴的座上宾而自傲。

新郎的名字叫普六茹坚,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坚。“普六茹”为鲜卑姓,杨坚的父亲杨忠曾因战功被赐姓普六茹。杨忠,弘农人。弘农杨氏是一支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东汉大大儒杨震、魏晋名士杨修均出自此姓。不过,杨忠却是因为战功起家,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封随国公(“随”后改为“隋”)。杨坚出身将门,自小“不晓书语”,但却因为家世的关系,得以在朝中为官。史书记载杨坚“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如此相貌奇伟、器宇轩昂的人物,自然引起了朝野侧目。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素来有阅人的眼光,其长女嫁给西魏权臣宇文泰长子宇文毓(后来的北周明帝)为妻,此女即为后来的北周明帝皇后;第四女嫁给了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李虎(时称唐公)之子李昺,此女即李渊(后来的唐高祖)之母。独孤信第一眼看到杨坚时,就认定他绝非池中之物,主动提出要将自己最心爱的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他。独孤伽罗时年才十四岁,即为后来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当时独孤氏的势力强大,天下号称能与宇文泰并肩的只有独孤信和赵贵二人。对这桩天上掉下来的联姻,杨家自然喜出望外,于是,就有了长安这场隆重的婚礼。

但也有人从这场婚礼中看到了危机,这个人就是一手创立西魏政权的鲜卑人宇文泰。不过,真正令宇文泰眉头紧锁的并非杨坚,而是他的岳父独孤信。虽然独孤信跟宇文泰也是儿女亲家,但天下人都知道,在所谓的八大柱国中,只有独孤信和赵贵不是宇文泰的嫡系。而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其声名之卓著,令国人振聋发聩。甚至西魏的死敌东魏也想利用独孤信的名声,有意在檄文中提到只有独孤信才能与宇文泰对抗,想借此来挑拨二人的关系。独孤信威望如此之高,如今又与手握重兵的实力派将领杨忠联姻,自然令宇文泰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杨坚的婚礼后没几天,宇文泰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他瞒着独孤信和杨忠,暗中召集心腹将领开了一个秘密会议,提出了为自己选立继承人的问题。当时宇文泰才四十九岁,作为武将而言,正是壮年时期,他为什么突然要提到立嗣的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就在独孤信身上。假设宇文泰突然撒手西去,继位的必然是其长子宇文毓,而宇文毓刚好是独孤信的女婿,大权难保不会落入独孤氏手中,这是宇文泰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秘密会议一开始,宇文泰就以宇文毓(庶长子)并非嫡出的名义,提出要立正室冯翊公主(北魏孝武帝妹)所生的嫡子宇文觉为嗣。但随后,宇文泰又说:“我想立嫡子为嗣,又怕大司马(独孤信)有疑,该怎么办?”宇文泰也如此忌惮独孤信的反应,可见当时独孤氏的实力已经大到足够威胁宇文氏的利益。事关重大,在场的众将没有一个人搭话,“众默然,未有言者”,显然是既不敢得罪宇文泰,又不敢得罪独孤信。

眼见立嗣会议就要就此搁浅,十二大将之一的李远终于按捺不住了,拔刀而起,请求立即将独孤信斩首,以确保立嫡子无异议。宇文泰吓了一跳,急忙打圆场说:“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但在场的众将却由此被唬住了,于是都纷纷表示同意立嫡子宇文觉为嗣。

事后,独孤信主动表态,表示对宇文泰立嫡为嗣一事并无异议。李远当时一时冲动,后来也觉得后怕,还特意赶去向独孤信谢罪,为自己辩护说:“临大事,不得不如此!”独孤信则回答说:“今日赖公决此大议。”以此表示胸中并无芥蒂。宇文觉就此被立为世子。

转眼到了十月,宇文泰出巡到北黄河(今内蒙古后套乌加河)时,突然生了病,返回到云阳宫(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时,一病不起。他自知大限已到,紧急召侄子宇文护(宇文泰兄子)到身边,以“诸子幼小”为由,将朝政大权交给了宇文护。实际上,“诸子幼小”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当时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二十三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就是已经被立为世子的嫡长子宇文觉也已经十五岁,均已经成年。

显然,宇文泰此举还有更深的用意。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宇文泰之前创建的府兵制,便可以知道西魏是一个靠军功籍以立身保命的政权。处于权势顶端的所谓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无一不是出生入死、功劳显赫的豪杰,只有宇文泰这样一手开创出江山的开国元勋才能镇得住他们——而世子宇文觉才十五岁,如何能管得住这帮虎狼之师?因此,宇文泰选择了侄子宇文护来作为过渡的人选。宇文护最初的身份,并不是宇文泰的继承者,而是宇文觉的监护人。他一上台,就处在争权夺利的风口浪尖中。P3-5

序言

隋唐号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尤其是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一百三十年,被称为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也最有活力的时期,也是绝无仅有的开放时期,被视为是当时“世界历史演进的重心”。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经济最富庶、文化最辉煌的国家;当时的中国文明,是全世界的制高点。不仅在唐朝,及至在整部中国古代史上,这一百三十年都是公认的最闪光、最荣耀的时代。

这是个全新的时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黄金时代。

一切的变动都隐藏着动机与秘密。

本书力图给予历史以声音和颜色的细节,使读者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唐朝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过去的历史可以得到现在的评价。

书评(媒体评论)

吴蔚的文字在史家里很是另类,更多的感觉她像一个小史家,用小女子的温莞和精细,用王猛和嵇康、阮籍们扪虱夜谈的风雅清淡,把大历史的那些小细节一个个地细说给我们听。

——澹言

举证发微,闻所未闻,自愧弗如远甚。

——三生石上

吴蔚是擅长写历史的。在我的印象里,这本该是男人的长处,倒没料到她笔下,也居然可以如此纵横千年,洞悉烟海般历史文献中暗藏的心机。

——长亭书斋

这位被网友称为“吴博博”的博客上大都贴的是关于历史的原创文章。看,视界历史,多帅!多大的气势!

——叶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的神话(盛唐一百三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86485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1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