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美绘本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世界经典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首“英雄交响曲”。

本书结合青少年读者的特点,精心设置了名著简介、作品导读、延伸阅读和阳光导读等栏目,以此拓宽视野,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走进名著的神圣殿堂。文中还插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以达到赏心悦目的阅读效果。

内容推荐

《名人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贝多芬传》、第二部分《米开朗琪罗传》和第三部分《托尔斯泰传》。

《贝多芬传》作于1903年,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因为二者主人公都是音乐家,童年都有着类似的家庭经历。《贝多芬传》简明扼要地描写了德国天才音乐家贝多芬的出身,童年生活及人生各阶段重要的创作活动,突出描绘了他与命运的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贝多芬童年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家庭的温暖,是在责骂与痛打中成长的,他甚至因为音乐天赋,被父亲当作摇钱树。23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并在这里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而享誉世界。然而命运对他十分不公平,不到30岁,他的听觉失灵,最后耳聋了,这对于音乐家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晚年的贝多芬生活孤独且清苦。现实的磨难和内心的压抑赋予了贝多芬作品的独特内涵,将其作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贝多芬传》生动地表现了贝多芬坚强的意志。罗曼·罗兰“通过痛苦,得到欢乐”这句话充分概括了贝多芬传奇的一生。

《米开朗琪罗传》中的主人公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性人物。他是位雕塑家,在艺术上,他是无与伦比的天才,他以无穷的精力在艺术上永远追求尽善尽美,但是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他的精神软弱无力,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他既有反抗性,又有更多的顺从和妥协。他是抑郁症患者,拥有巨额财富,却享受痛苦,合弃欢乐;他是忘我的工作狂,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刻出来。

米开朗琪罗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他没有结过婚,也没谈过恋爱,甚至饥饿的时候顾不上吃饭,生病的时候顾不上治疗。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的工作,让米开朗琪罗一生备受折磨。他是天才的牺牲品,他性格的悲剧源于天才与意志的矛盾。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是一部以坚毅的意志不断征服自身的情感与智慧,超越自我的“征服者悲剧”。

《托尔斯泰传》记录了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出身、成长、一生重要的创作活动及思想情感的不断变化。托尔斯泰出身高贵,很早就拥有了财富、荣誉和地位,然而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剖析自己,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快乐。晚年的托尔斯泰厌烦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与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病死在一个荒僻的小站。罗曼·罗兰非常尊敬托尔斯泰,和他通过信,并称他是世界的“精神权威”。托尔斯泰始终关心着千万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尽管托尔斯泰身上有种种矛盾和弱点,罗曼·罗兰仍然把他列为“英雄”。

目录

名著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作品文学地位

作品导读

 写作背景

 内容导读

 主旨思想

 艺术特色

延伸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

 启蒙运动

贝多芬传

 悲惨的童年

 命运多舛

 生活的馈赠

 在天空,我的王国

 大自然:唯一的知音

 用痛苦换欢乐

 一个时代的终结

 贝多芬遗嘱

米开朗琪罗传

 上编 战斗

力量

力量的崩裂

绝望

 下编 舍弃

爱情

信心

孤独

 尾声

死亡

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托尔斯泰传

 对伟人的回忆

 童年琐忆

 青少年时代

 军旅生活

试读章节

他个子矮小,外表结实,生就一副运动员的体格。一张土红色的宽阔的脸,尤其在冬天,当他关在室内且远离田野的时候显得尤为明显。他额角隆起,非常宽阔。乌黑的头发异常的浓密,好像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似的。他的眼中有一股奇异的力量,使所有见到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很多人都不能看出其中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它是黑的,其实它却是灰蓝色的。这双眼睛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只有在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常常用忧郁的目光向天空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酷似狮子的相貌。一张小小的嘴巴,但下唇比上唇前突。牙床结实,似乎可以磕破核桃。下巴左侧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很不对称。据他的朋友莫合勒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往往有一副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情。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很短暂。”——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救药的哀伤”。

1825年,瑞斯泰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去世之前与日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跟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在弹琴时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慨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吃一惊,“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野性的眼睛变得更加可怕;嘴巴颤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却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孔。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他无异于“李尔王”。

悲惨的童年

阳光导读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花儿一般的色彩斑斓,童年是鸟儿一般的无拘无束,童年是古树下那片绿荫,令人回味无穷。这也许是我们的答案,童年和欢乐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是不是也一样有个难忘的童年呢?是的,因为悲惨,所以难忘!他的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出身于佛兰芒族。祖父名叫路德维希,是家族里最优秀的人物,生在安特卫普,直到20岁时才搬到波恩来,做当地大公的乐长。贝多芬的性格和他祖父最像。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经常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起初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又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有一个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那样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对他而言就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4岁时,他就被整天绑在洋琴前面,或者给他一把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这些枯燥的练习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差一点儿因此永远厌恶艺术,父亲不得不使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11岁,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成为大风琴手。他总算不厌恶音乐了。1787年,他失去了他热爱的母亲。“对我来说,她是多么地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母亲死于肺病,而贝多芬以为自己也得了同样的病症,时常感到痛楚。从此,一种对人生的莫名的忧郁开始折磨他的精神和肉体。

17岁,他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家事,人家甚至害怕他父亲挥霍,就连养老金都要他来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靠,他终身珍视的布罗伊宁一家。这个家庭里有一个比贝多芬小两岁的可爱的女孩,她叫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道路。她是他的童年伙伴,也许他们之间有了一种十分温柔的感情。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韦格勒医生后来也成了贝多芬的知己。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最纯洁的友谊,这可从韦格勒、埃莱奥诺雷和贝多芬彼此的书信中可以得到印证。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友情显得格外动人,而心灵仍如以前一样的年轻。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非常悲惨,但他对这个时代和这个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后来他不得不离开波恩,来到了他几乎终生都住在那里的维也纳,可他却从未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那像父亲般庄严的河,正如他所称的“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莱茵河仿佛是一个伟人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在此,贝多芬度过了他最初的20年,也在此,形成了他少年的梦境——那一片片的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白雾笼罩着的白杨、矮树丛、细细的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泡在平静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村落、教堂、墓地,也懒洋洋地睁着眼睛好奇地俯瞰着两岸——而在远处,蓝色的七峰山在天空中绘出灰色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弃的古堡,显出一些瘦削而古怪的轮廓。他的心永远地维系在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再见到故乡,可最终未能如愿。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说:“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里,始终与我离开它时一样的美丽,一样的明亮。”P11-14

序言

享受阅读

梁晓声

我很虔诚地为这一套丛书作序。

青少年朋友们,为你们所出版的丛书业已不少,然而我还是要很负责任地说,这一套丛书无疑是值得你们阅读的。并且我相信,如果你们真的阅读了,确实对你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你们都是喜欢上网的孩子吗?

我知道,你们十之八九是那样的。

我绝不反对你们上网,连你们喜欢网上游戏这一点也不反对。为什么要反对呢?青少年时期,本就是爱游戏的呀。

但你们每天上网多久呢?一小时?两小时?抑或更长的时间?

如果仅仅上网一小时,那么我相信,你们每个星期总归还会有几小时可以读读课外书。如果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那么我斗胆建议你,节省出一小时来,读读书吧。比如,就是这一套丛书。

网上也有吗?

网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我是不清楚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上网的人。

依我想来,无论对于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翻开一册书与启动电脑;注目于书页与盯视着电脑屏幕;手把书脊与手抚鼠标,是很不同的状态。据我所知,家里的电脑也罢,别处的电脑也罢,大抵是放在避开阳光的地方的。若阳光投在电脑屏幕上,字图就不清楚了是吗?

而读书之人,却是可以同时置身于阳光中的。既沐浴着阳光,又沉浸在美好文字的世界中,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故我认为,读书还是以凭窗为佳。就算是背阳的窗口吧,就算是在窗扇关严的冬季吧,就算外边正落着雪或下着雨吧——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书,再抬眼望望窗外,望雪花无声地落在外窗台上,望雨丝如帘,使窗外景物迷濛如梦,心灵体会着那些书中人物的思想、情怀……这样的时刻,怎不是享受的时刻呢!何况此时的你,也许舒适地坐着,竟也许半坐半卧,难道不是惬意之事吗?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当然知道的——人的大脑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你们当然也应该知道——读书和上网,虽然都主要是由视觉神经束作用于脑区,发生脑活动,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也就是说,上网时发生的脑活动,不完全等同于读书时发生的脑活动。进言之,读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脑活动,是只有通过读书这一件事才能进行的。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读书,他的某一部分脑区,便不进行相应的活动。久而久之,该部分脑区的反射本能就迟钝了。从前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质”,那气质便是一种脑状态所呈现于颜面的,是内在精神质量的体现。只上网不读书,人断不能有所谓“书卷气质”。

你们不是都很爱美吗?

书卷气质便是一种气质美。这一种美已经被全人类认可了几千年了。并且,至今也没被否定,没被颠覆。

如果你们不信,不妨调查了解一番,问问周边朋友。我估计,十之八九的人,还是很乐于听到别人说自己有书卷气质的。

那么,读书吧。就从这一套丛书读起吧。但愿这一套丛书能成为你们的架上书、枕边书。但愿这一套丛书,能使你们渐渐成为不仅喜欢上网,也喜欢读书的人。但愿在你们中年的时候,别人谈论起你们,将会说:

“噢,那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啊,那个人的书卷气质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我并非是在以虚荣游说于你们。

和虚荣没有关系。  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当人们那么评说你们的时候,也是在赞美书籍啊!也是在向读书这一人类古老而又优雅的爱好致敬啊!

孩子们,已经喜欢读书的你们,也和这一套丛书发生亲密的接触吧。

还没有喜欢读书这一件事的你们,从这一套丛书开始吧。

我之所以肯向你们推荐这一套丛书,不仅是由书目本身的品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书中的导读文字所决定的——那使这套丛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2009年5月5日于京

书评(媒体评论)

《名人传》就像在黑暗中为人们点燃的熊熊烈火,在人们感受到自身的卑微与渺小时,激励人们追寻非凡的人生。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

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如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周国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美绘本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世界经典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易尚//李会影
编者
绘者 雾河小舟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57187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