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扬州评话研究/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

《扬泰文库》是扬州大学“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审美文化、扬州学派、经济管理、社会文化4个系列,80余种学术专著。文库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学识,体现了将扬、泰地区优秀的古代文化与灿烂的现代文明有机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发扬光大的理念。

内容推荐

扬州评话在与其他艺术门类互相影响渗透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书论述了扬州评话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为文学史增添一条平民文学线索。作者特别从审美角度、叙事文学角度阐释其独特价值。本书将文学研究和评话、弹词等说唱文艺及民间文艺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文学研究的深化,也为同类研究积累了经验。

目录

第一章 扬州评话通论

 小引 关于研究范围

 第一节 扬州说唱技艺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扬州评话的经济文化背景

 第三节 扬州评话逐渐兴起

 第四节 清代以来的扬州评话

 第五节 扬州评话主要种类

 第六节 扬州评话的思想和审美倾向

 第七节 扬州评话的性质与展望

 第八节 扬州评话语音变化及其得失

第二章 《水浒传》评话演变与《武松》

 第一节 “水浒传平话”的形成

 第二节 平话向小说演变

 第三节 《武松》评话的重要成就

第三章 《三国演义》评话与《火烧赤壁》

 第一节 “三国”故事与说唱文艺的紧密联系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扬州评话

 第三节 《火烧赤壁》评话研究

第四章 市井评话的演变发展

 第一节 《飞跎全传》的演化变形

 第二节 《清风闸》与市井小说

 第三节 市井小说的顽强发展——从《清风闸》到《皮五辣子》

第五章 隋唐故事与《绿牡丹》

 第一节 隋唐故事的特殊价值与主要文献

 第二节 下层趣味在隋唐故事中的发展

 第三节 隋唐故事与扬州评话

 第四节 《绿牡丹》的特殊面貌

 第五节 《绿牡丹》与武侠小说的发展

第六章 《八窍珠》等作品研究

 第一节 《八窍珠》:评话传播与刊本

 第二节 《八窍珠》的内容和写法

 第三节 《云中雁三闹太平庄》文本与风格

第七章 与评话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口述史小说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清代评话类小说与口述史

 第三节 运河流域与武侠小说的关系

 第四节 话本小说的文体转型

 第五节 小说韵文的性质与价值

余论和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扬州评话研究/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国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7531
开本 32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1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39
丛书名 审美文化系列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4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