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作家法布尔花了将近20年时间才写成的。法布尔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昆虫世界,用大量一手的资料,真实介绍了昆虫的生活,纠正了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各种昆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人们带入了奇妙的昆虫王国。
图书 | 昆虫记/世界名著阅读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作家法布尔花了将近20年时间才写成的。法布尔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昆虫世界,用大量一手的资料,真实介绍了昆虫的生活,纠正了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各种昆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人们带入了奇妙的昆虫王国。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是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让读者完整领略昆虫世界的真实面目。 目录 论祖传 昆虫的生活 蜣螂 一、圆球 二、梨 三、甲虫的生长 蝉 一、蝉和蚁 二、蝉的地穴 三、蝉的音乐 四、蝉的卵 螳螂 一、打猎 二、它的巢 萤 一、它的外科器具 二、蔷薇花饰物 三、它的灯 泥水匠蜂 一、选择造屋的地点 二、它的建筑物 三、它的食物 四、它的来源 被管虫 一、衣冠齐整的毛虫 二、良母 三、聪明的裁缝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两种稀奇的蚱蜢 一、恩布沙 二、白面孔螽斯 黄蜂 一、它们的聪明和愚笨 二、它们的几种习性 三、它们悲惨的结果 蛴螬的冒险 一、蜂螨 二、第一次的冒险 三、第二次的冒险 蟋蟀 一、家 二、它的住屋 三、它的乐器 西西斯 螽斯 天牛 甲虫 一、圣甲虫 二、金步甲 三、黑步甲 蝎子 一、白蝎 二、朗格多克蝎 埋粪虫 西绪福斯虫 食粪虫 食尸虫 松毛虫 胭脂虫 菜青虫 坚果象 松蛾 孔雀蛾 试读章节 松蛾 到了三月,一只只松毛虫陆续离开自己居住的那棵松树,做最后的旅行。三月二十日,我用了整个早上的时间,对一队长三码,多达一百来只毛虫的毛虫队进行了观察。它们衣服的颜色已经很浅。队伍十分吃力地、慢慢地往前走,经过凹凸不平的地面以后,便分为两队,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队伍,随后各奔东西。 它们现在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队伍前进了大约两个小时,抵达一个墙根处,那儿的泥土十分松软,很方便打洞。前面那只松毛虫一边观察,一边轻轻地掘一下泥土,好像在测土质。其他的松毛虫绝对服从于领袖,所以只是一味地跟随它,对领袖所有的决定完全接受,无论自己是否满意。最后,松毛虫的领袖总算发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地方,因此停了下来。然后其他松毛虫都离开队伍,成了乱七八糟的一群虫子,好像领袖已经宣布“自由活动”,再也不用老老实实地站在队里了。每只虫子的背部都扭来扭去,每只脚都不断地扒着,每个嘴巴都在啃泥土,慢慢地,它们总算挖好了埋葬自己的洞。到了一定的时候,挖了地道的泥土出现了裂缝,便将它们埋在里边。就这样,四周重新归于宁静。这时,毛虫们被埋在地下三寸处,为织茧子做准备。 过了两周,我向地下挖土,又发现了它们。它们被一个个小白丝袋包着,丝袋外边还有泥土。有时,因为泥土土质的问题,它们还会将自己埋在离地面九寸的地方。 但那身体柔软、翅膀脆弱、触须柔软的蛾子是怎样由下边来到地面上的呢?它直到七八月份才出来。那时,在风吹日晒和雨水的冲击下,泥土早就变硬了,任何一只蛾子都无法从那结实的泥土中钻出来,除非它有特殊的工具,而且它的身体结构一定不复杂。我取了几个茧子放进实验室的试管中,这样可以观察得更加细致。我看到松蛾从茧子里钻出来时,摆出一个准备冲出去的姿势,和短跑运动员起跑前的下蹲姿势一样。它们将它漂亮的衣服卷成一团,自己蜷缩成一个圆底的圆柱形,它的翅膀紧紧地贴在脚上,像块围巾一样,它的触须还并在一起,因此将它们弯到后面,紧贴在身体两边。它身体的毛发向后抚平,惟独腿能随便活动,目的是帮身体从地下钻出来。 尽管做了这些准备,可是对挖洞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它们还有更厉害的法宝呢!假如你用手指摸摸它的头,便会看到有几条深深的皱纹。我将它拿到放大镜下,看到那是些坚硬的鳞片。在额头中间顶部的鳞片是一切鳞片中最坚硬的。这多像一个回旋钻的钻头呀。在我的试管中,我看见蛾子用头轻轻地碰碰这边,撞撞那边,企图钻透沙块。次日,它们便可以从一条长十寸的隧道里钻到地上来了。 最后,蛾子总算钻出了地面,它慢慢地张开双翅,伸开触须,松松自己的毛发。此刻它彻底装扮好了,成了一只真正美丽、成熟而又自由的蛾子。虽然它并非一切蛾子中最漂亮的一种,可它确实已经很美了。瞧,它的前翅呈灰色,上边嵌有几条棕色曲线,后翅呈白色,腹部覆满浅红色绒毛。颈部长满小鳞片,而且由于这些鳞片排列紧密,因此看起来仿佛整整一片,好像一身漂亮的盔甲一样。 对于鳞片,还发生了很多趣事。假如我们拿针尖去扎这些鳞片,不管我们怎么小心,立即会飞起许多鳞片。松蛾就是用这种鳞片来做装卵的小简。 孔雀蛾 孔雀蛾是种十分美丽的蛾子。它们当中最大的是从欧洲来的,身上覆满红棕色绒毛,脖子上长着一个白领结,翅膀上长满灰色与褐色相间的小点儿。穿插其中的是一条浅浅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四周有道灰白边,中间是大大的眼睛,有乌黑发亮的瞳孔与很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其中有黑色、白色、栗色与紫色的弧线。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十分美丽的毛虫变的,它们身体的底色是黄色,上边有蓝珠子,以吃杏叶维持生计。 五月六日那天早上,我在我的昆虫实验室的桌上看到一只雌孔雀蛾钻出了茧子。我立刻将它用一个金属丝做的钟罩罩了起来。我这样做并没有其他的任何目的,无非是出于习惯罢了。我有搜寻新鲜事物的爱好,喜欢将它们放在透明的钟罩内仔细观察。 后来,我庆幸自己这样做,因为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晚上大约九点,就在大伙儿想上床休息时,隔壁的屋里忽然传来响亮的声音。 小保罗衣冠不整,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发疯般地又蹦又跳、捶着椅子。我听见他叫我: “快点儿过来呀,快来!”他叫道,“快瞧这些蛾,像鸟那么大,屋子里到处都是!” 我立刻跑去一瞧,事实确实像孩子所说的一样。屋里真的到处都是那种大蛾,已有四只被逮住关进了笼子里,其他的拍动翅膀在天花板下飞动。 见此情景,我立刻想起了早晨被我捉住的那个囚犯。 “快点儿穿上衣服,”我对儿子说,“放下鸟笼,跟我走。我们很快就会看见更好玩儿的事。” 我们立即来到楼下我的书房里,那在整座房屋的右边。我看见厨房中的仆人早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吓坏了,她正用围裙驱逐这些大蛾,刚开始她竞认为它们是蝙蝠。由此看来,孔雀蛾已分布在我家所有的地方,惊扰了家里所有的成员。 我们点燃蜡烛进入书房,书房开着一扇窗子。我们看见了难以忘怀的一个场面:那些大蛾轻轻地拍动翅膀,正在那钟罩四周飞动。忽上忽下,忽远忽近,时而冲上天花板,时而又向下俯冲。它们冲向蜡烛,用翅膀扑灭它。它们落在我们肩上,撕扯我们的衣服,咬我们的脸。小保罗使劲儿抓住我的手,竭力保持冷静。 共有多少只蛾子?这间屋里大概有二十只,加上其他屋里的,最少四十多只。四十多个情人一起向那天早上刚刚出生的这个新娘致意——这位关在象牙塔里的公主! 在那一周内,这些大蛾天天晚上都要来见它们漂亮的公主。当时正值暴风雨时节,晚上漆黑一片,我们的房子又被遮掩在很多大树后边,难以找到。它们在这样漆黑的时刻,历尽千难万险来朝见它们的女王。 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连那凶恶、强大的猫头鹰都不敢莽撞地飞出来,但孔雀蛾能够坚定地离开自己的巢穴,并且树枝根本拦不住它,它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它们那么勇敢,那么执著,以致抵达目的地时,它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就连一点儿小伤口都没有。这样的夜晚对它们而言,就像白天一样。 孔雀蛾生平唯一的目的便是寻觅伴侣,为此,它们被赋予一种与众不同的天分:无论路有多远,途中多黑,路上会遇到多少挫折,它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伴侣。它们在一生中大约有两三个晚上能抽出几个钟头去寻找各自的伴侣。假如在此期间它们没有找到伴侣,那它的生命也就到此为止了。 P302-30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昆虫记/世界名著阅读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法布尔 |
译者 | 徐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971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