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为:重症监护技术、重症监护和治疗的操作技术、重症监护的原则、生命体征的监测与处理、昏迷患者的处理、神经症状恶化的原因和处理、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全身并发症处理。
本书并不是一本全方位的教科书,而是充当对急性危重型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可参考的快速诊疗手册,为一线临床医生提供了肯定临床诊断、决策的流程和思路,操作及实用性强。
图书 | 脑血管病重症监护与治疗手册/脑血管病临床手册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为:重症监护技术、重症监护和治疗的操作技术、重症监护的原则、生命体征的监测与处理、昏迷患者的处理、神经症状恶化的原因和处理、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全身并发症处理。 本书并不是一本全方位的教科书,而是充当对急性危重型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可参考的快速诊疗手册,为一线临床医生提供了肯定临床诊断、决策的流程和思路,操作及实用性强。 目录 第一章 卒中重症加强医疗单元概况 一、卒中重症加强医疗单元的组织 二、卒中重症加强医疗单元的管理 三、卒中重症加强医疗单元入住和转出标准 四、SCCU的人员培训 第二章 生命体征的监护 一、心脏功能监测 二、呼吸功能监测 三、肾功能监测 四、体温监测 第三章 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及应用 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三、近红外光谱监测 四、组织氧合的监测 五、微透析监测技术 六、诱发电位监测 七、脑电图和大脑功能监测 八、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 监测技术及应用 九、血渗透压(OSM)监测 第四章 重症卒中监护与治疗的 操作技术 一、气管插管术 二、气管切开术 三、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监测 四、动脉穿刺置管术及有创动脉压监测 五、机械通气 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规范与流程 七、低温治疗 八、脑室引流术 九、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 十、SCCU内的血压管理 十一、SCCU内的护理 十二、SCCU内的镇静药物的使用 第五章 意识障碍的评价及处理 一、意识障碍的分类 二、昏迷 三、特殊意识状态 四、脑死亡 第六章 颅内压增高的评价及处理 一、颅高压的评价 二、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第七章 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 原因及处理 一、症状恶化的原因 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流程 第八章 卒中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一、常见并发症 二、常见循环系统并发症 三、卒中相关性肺炎 四、高血糖或低血糖 五、高热及体温控制 六、电解质紊乱 七、癫痫及癫痫状态 八、凝血功能障碍 九、出血转化 十、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十一、危重卒中的营养管理 十二、MODS与SIRS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脑血管病重症监护与治疗手册/脑血管病临床手册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丽萍//杨中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1200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9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43.059.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1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