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师表,一代楷模。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成仿吾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献身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高风亮节,必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勇向前!
图书 | 成仿吾评传/梅山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千秋师表,一代楷模。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成仿吾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献身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高风亮节,必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勇向前! 目录 第一章 造化钟神秀 多舛度童年(1897—1909) 一、时代的幸运儿——良好的文化熏陶 二、不幸的童年——痛失三位亲人 第二章 少年留学日本(1910—1921) 一、苦练基本功,过好语言关 二、工科学子 三、弃工从文 第三章 新文学运动的先锋(1921—1927) 一、“创造社的心脏” 二、手持“板斧”掀起一股股“旋风” 三、文学批评上的理论建树 第四章 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一、从身边小说向现实主义小说转变 二、时代的悲歌、幽婉的诗风 三、丰富的思想情感,劲峭的散文风格 四、《欢迎会》成了“散场戏” 第五章 由文学家向革命家转变(1927—1930) 一、与共产党员接触 二、提倡革命文学 三、与鲁迅的关系 四、加入党组织,主编《赤光》杂志 五、翻译《共产党宣言》 第六章 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31—1937) 一、从鄂豫皖到中央苏区 二、长征路上唯一的教授 第七章 由革命家向教育家转变(1937—1949) 一、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从事教育工作 二、创建和领导陕北公学 三、创建和领导华北联合大学 四、创建和领导华北大学 第八章 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1949—1966) 一、创建中国人民大学 二、领导东北师范大学 三、领导山东大学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1966一1976) 一、遭受批斗 二、撰写《长征回忆录》 三、再译《共产党宣言》 第十章 敢与中青迈步齐(1977—1984) 一、出版《长征回忆录》 二、重译马列著作 三、恢复中国人民大学 四、精神不朽 第十一章 综述:全球文化视野中的成仿吾 一、遗传基因与梅山文化熏陶是成仿吾性格形成的根基 二、成仿吾: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吸纳综合多元文化智慧的创作:作为文学家的成仿吾 四、在全球文化的大视野中确立信仰,找到奋斗目标:作为革命家的成仿吾 五、褊狭文化环境中的坚持:作为教育家的成仿吾 参考文献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成仿吾评传/梅山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夫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011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2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9.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