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康乾盛世研究丛书之一。该书通过对制钱的流通、供应和管理状况的分析,阐述和描绘了货币在康雍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全国铸钱中心——京局、区域铸钱机构——省局、币材供应体系、清廷对制钱铸造的控制、清廷对制钱流通的管理等。
图书 | 金融视角下的康乾盛世--以制钱体系为核心/康乾盛世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康乾盛世研究丛书之一。该书通过对制钱的流通、供应和管理状况的分析,阐述和描绘了货币在康雍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全国铸钱中心——京局、区域铸钱机构——省局、币材供应体系、清廷对制钱铸造的控制、清廷对制钱流通的管理等。 目录 绪论 一 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经济 二 康雍乾时期的制钱与流通 上篇 康雍乾时期制钱的铸造与币材供应 第一章 全国铸钱中心——京局 第一节 宝泉局与宝源局 一 京局局址 二 铸造沿革 第二节 京局的铸造管理 一 管理人员 二 铸造人员 三 工料钱与币材 第二章 区域铸钱机构——省局 第一节 各省铸局的铸造沿革 一 云南省铸造沿革 二 国内其他各省铸造沿革 第二节 省局的铸造管理 一 管理人员 二 铸造人员 三 工料钱与币材 第三章 币材供应体系 第一节 洋铜供应体系 一 洋铜采买沿革 二 洋铜采买费用与运输 第二节 滇铜供应体系 一 京铜供应体系 二 省铜供应体系 第三节 其他币材供应体系 一 锌材(白铅)供应体系 二 黑铅供应体系 三 锡材供应体系 下篇 康雍乾时期制钱的控制与潜藏危机 第一章 清廷对制钱铸造的控制 第一节 铸造质量的监控 一 制钱质量标准与影响因素 二 制钱质量的监管 第二节 铸造数量监控与分析 一 铸造数量的监控 二 铸造数量分析 三 铸息情况分析 第二章 康雍乾时期制钱供需控制 第一节 制钱需求分析 一 制钱的流通区域与深度 二 制钱需求数量分析 第二节 制钱投放分析 一 制钱投放 二 制钱协运 三 云南广西府铸运京钱 第三章 清廷对制钱流通的管理 第一节 非制钱的流通与清廷应对 一 旧钱 二 伪钱 三 外国铜钱 第二节 私铸与私销 一 私铸 二 私销 三 雍正铜禁 第三节 对银钱兑换的监管 第四节 对银钱比价变动的应对 一 银钱比价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二 制钱流通数量与速度的控制 第四章 脆弱的金融平衡——制钱体系的危机 第一节 币材供应的危机 一 洋铜供应危机 二 滇铜供应危机 三 其他币材供应危机 第二节 制钱供给的危机 一 铸造危机 二 投放危机 第三节 制钱流通过程中的危机 一 流通成本高 二 私铸与私销泛滥 第四节 银钱体系的危机 一 银两制度 二 白银的来源 三 银钱体系的固有矛盾 余论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融视角下的康乾盛世--以制钱体系为核心/康乾盛世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746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22.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