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与和平(上下名家全译本)(精)/外国名著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家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称这部小说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说从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内容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前后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祖豪夫四大贵族家庭生活纪事为主线,表现了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整部作品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画面中,揭露了宫廷官僚和上层贵族的腐败,赞扬了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对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

目录

战争与和平(上)

第一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二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战争与和平(下)

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卷

 第一部

 第二部

试读章节

第一部

“怎么,我的公爵,热那亚和卢卡已是波拿巴家族的采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地。我可要事先告诉您,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已在打仗了,如果您胆敢为这个敌基督(说实话,我相信他就是)的无耻行径和暴行辩护,那么我再也不认您这个人,您已不是我的朋友,您已不是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仆了。哦,您好,您好。看来我把您吓着了,请您坐下来谈吧。”

一八〇五年七月,宫廷女官和太后玛丽亚·费多罗夫娜的亲信,赫赫有名的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在迎接第一个来参加她家晚会的达官贵人瓦西里·库拉金公爵时,说了上面的这一段话。安娜·帕夫洛夫娜已咳嗽了好几天,她像她说的那样得的是流感(流感当时还是一个很少有人使用的新名词)。请柬是在上午由红衣听差分送出去的,在所有请柬上都写着同样的话:

假如您,伯爵(或公爵),没有更好的安排,假如在一个可怜的病人家里度过一个夜晚不使您感到可怕,那么今晚七时至十时将非常高兴地在寒舍恭候光临。安妮特·舍列尔

“我的上帝,好厉害的攻击!”进了门的公爵丝毫也没有因受到这样的迎接而觉得不好意思,就这样回答道。他身着近臣穿的绣花官服,脚穿长统袜和半高勒皮鞋,佩戴着几枚星章,扁平的脸上带着愉快的表情。

他说的是我们的祖先不仅用来说话而且用来思维的文雅的法语,说话的语气温和,自信而又宽厚,只有长期置身于上流社会和宫廷之中的要人才用这种语气。他走到安娜·帕夫洛夫娜跟前,朝她俯下他那洒了香水和油光发亮的秃头,吻了吻她的手,就在沙发上坦然自若地坐下了。

“首先,亲爱的朋友,请您告诉我,您的身体如何?快说,好让我放心。”他声音和语气也不改变地说,从他彬彬有礼和表示关心的话里透露出一种冷漠甚至嘲弄的意味。

“当精神上感到难受时……身体怎么会好呢?难道现在有感情的人能安心吗?”安娜·帕夫洛夫娜说。“我想,您整个晚上都将待在我这儿吧?”

“可是英国公使的庆祝会怎么办呢?今天是星期三。我需要在那里露露面。”公爵说。“小女会来接我,送我去。”

“我原来以为今天的庆祝会取消了。我承认,我觉得所有这些庆祝会和放焰火都开始变得乏味极了。”

“要是人们知道您的这个想法,那么招待会就会取消。”公爵说道,他像上了弦的钟表一样,按照习惯说着连他自己也不想让别人相信的话。

“别折磨我了。您说说,关于诺沃西尔采夫的紧急报告作了什么决定。您是什么都知道的。”

“怎么对您说呢?”公爵用冷淡的、闷闷不乐的语气说。“作了什么决定?他们决定,既然波拿巴已破釜沉舟,我们似乎也准备这样做了。”

瓦西里公爵说话总是慢吞吞的,好像一个演员背旧剧本的台词似的。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则相反,尽管她已四十岁了,但是仍然充满活力,容易冲动。

热心人的名声使她获得了社会地位,有时,当她甚至不愿意这样的时候,为了不辜负认识她的人的期望,也只好继续做一个热心人。安娜·帕夫洛夫娜脸上总是挂着矜持的微笑,虽然这微笑与她姿色已衰的面容不相称,但是却说明她像宠坏了的孩子一样,经常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可爱的缺点,不过她不想、不能而且也不认为有必要去克服它。

谈论政治事件谈到一半,安娜砷自夫洛夫娜激动起来。

P3-5

序言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作一简要的说明。

《战争与和平》创作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在这之前,托尔斯泰曾打算写一部叫作《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写成了几章,其中描绘了一八五六年从流放地回来的十二月党人拉巴佐夫的形象,此人历经磨难,仍保持着青年时代的锐气。后来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思发生了变化。他在《战争与和平》前言的一个草稿里讲了构思变化的过程,他说:“一八五六年我开始写一部具有一定倾向的小说,主人公应是一个带着家眷回到俄国内地的十二月党人。不知不觉地我从现代转到了一八二五年,转到了我的主人公迷惘和不幸的时代,放弃了已写好的开头。但是一八二五年我的主人公已是一个有了家室的成年人。为了理解他,我需要转而研究他的青年时代,而他的青年时代正好与一八一二年俄国的一个光荣时代相吻合。于是我又一次抛弃了开了头的东西,决定从一八一二年写起……”接着他又说:“如果只写我们如何战胜波拿巴的法国而不写我们的失败和耻辱,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下笔……于是就从一八五六年回溯到了一八。五年,打算领着我的主人公(已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男女主人公)从这时起经历一八。五年、一八一二年、一八二五年和一八五六年的历史事件。”

托尔斯泰于一八六三年动笔,从保存下来的手稿来看,小说有过十五种开头。前四个开头从一八一一年写起,接下来的两个开头改为从一八〇八年写起,到第七个开头才把情节开始发生的时间挪到一八〇五年。而地点时而在童山,时而在彼得堡,时而在莫斯科,时而又转回彼得堡,只有第七个开头情节发生的地点在国外的奥尔米茨营地。最后终于把开头的时间地点定在一八〇五年七月彼得堡一个宫廷女官的客厅里。经过艰苦的创作探索和反复的加工,托尔斯泰终于写出了小说的第一部,它以《一八〇五年》为题发表在《俄罗斯通报》一八六五年第一、二期上。接着该杂志一八六六年第一一四期发表了第二部,这一部仍以《一八。五年》为题,不过加上了《战争》这一副标题。这时这部小说的名称和整个构思尚未最后确定下来。

一八六六年五月托尔斯泰给费特写信说:“我希望在一八六七年前结束我的小说,并以《万事大吉》为书名出单行本……”在他这时为小说后面的部分所拟定的提纲里,情节的发展与后来的定本有明显的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否极泰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这与作者要把小说定名为《万事大吉》的意图是吻合的。但是作者没有按时完成他的计划,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写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过程中对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这个主题作了更深的开掘,原来的构思发生了变化。他重新审订了已写成的部分并做了修改,放弃了原来的结尾,引进了新的人物,加入了许多历史的和哲学的议论,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更加宏伟的图景,对主人公的命运作了新的安排,并且决定放弃《万事大吉》的书名,将小说定名为《战争与和平》。从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来看,作者本人首次用《战争与和平》作为书名是在一八六七年三月下旬,他在给拉夫罗夫的信中宣布同意以《战争与和平》为书名排印自己的书。到一八六七年底出版了小说的前三卷,开始排印第四卷。一八六八年至一八六九年托尔斯泰写完了余下的部分,全书六卷于一八六九年出齐,这就是小说的第一版(一八六七一一八六九)。一八六八年十月出版了前四卷第二版,这次出版前托尔斯泰亲自看了校样并作了修改。这四卷与一八六九年出版的后两卷合在一起,成为整部小说的第二版(一八六八一一八六九)。

……

《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后,经历了风风雨雨。当年激进的批评家(例如米纳耶夫、别尔维、舍尔古诺夫等)曾对它提出过批评,保守的批评家(例如维亚泽姆斯基、诺罗夫等)也对它进行过指责。但是多数著名的作家和批评家对它进行了赞扬。屠格涅夫称《战争与和平》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说从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到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这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里称,《战争与和平》为“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最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的这部史诗性小说受到许多外国著名作家的推崇。例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托尔斯泰传》里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浩瀚的史诗,是现代的《伊利亚特》。”他还说:“《战争与和平》的光荣在于复活了一整个历史时代,再现了民族的迁徙和各国的战争。小说的真正的主人公是各国人民……”

列宁高度重视托尔斯泰的文学活动,连续发表了七篇评论文章,对他的思想和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高尔基的回忆,列宁喜欢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想读一读打猎的场面”。他曾说过,在托尔斯泰之前“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他称托尔斯泰为伟大人物,是欧洲无人能同他并列的艺术家。

一八七八年,研究俄罗斯文学的英国学者威廉·罗尔斯顿打算写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大文章,写信给托尔斯泰,希望他提供一些传记材料。托尔斯泰没有提供材料,在回信里说我对自己是这样一个重要作家深表怀疑,不相信我的生平不仅会使俄国读者,而且会使欧洲读者感兴趣。”他还补充说:“我真的一点也不知道,一百年后是否还会有人读我的作品,或者过一百天这些作品就会被忘掉,因此我不想处于可笑的地位。”

自从《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完全可以告慰它的作者,他的这部作品不仅没有被忘记,而且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喜爱。可以相信,它像世界文学中其他不朽的名著一样,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与和平(上下名家全译本)(精)/外国名著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张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96995
开本 32开
页数 137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466
CIP核字 2015221570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44.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8
150
6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