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在新年伊始向广大读者推出的第八份有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形势状况的年度报告。
本书对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诸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做了系统介绍,对该地区相关国家的热点及焦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各国2009年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本书以拉丁美洲的能源为专题,对中国与拉美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汇集了国内拉美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全面了解当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形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在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关系的发展过程中,2008年有两件大事值得重视:中国政府于11月5日发表《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胡锦涛主席于11月中下旬对哥斯达黎加、古巴和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秘鲁国会发表《共同构筑新时期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这两件大事共同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中拉关系发展进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中国石油企业最先开展国际合作的地区,近十年来,中拉能源合作项目近20个,中国投资金额已逾40亿美元,涉及勘探、开采、冶炼、技术服务、油气管道建设等。加强中拉能源合作不仅成为推进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要选择,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能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8年的拉美形势总体上是令人鼓舞的:拉美国家政治局势保持稳定,不少国家顺利举行了大选或地方选举,为各国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拉美经济比上年增长4.6%,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连续6年平均5%左右的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使社会形势不断改善,全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33.2%;地区内部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化的外交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8年也是拉美形势发生转折的一年。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拉美的不利影响逐步加深,拉美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急剧恶化;预计2009年拉美经济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从而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的经济扩张期的结束。
本书将向读者系统展示拉丁美洲2008年发生的新变化,并对2009年的前景作出预测。
前言
主题报告
2009年的拉丁美洲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机遇
专题篇
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及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
巴西开发生物能源的经验、教训
拉美地区的能源合作及其特点
外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的直接投资
拉美石油、天然气统计资料
综合篇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治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社会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外交形势
国别和地区篇
阿根廷
巴西
哥伦比亚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厄瓜多尔
海地
墨西哥
尼加拉瓜
秘鲁
多米尼加
乌拉圭
委内瑞拉
加勒比地区
附录1 统计资料
附表1 GDP及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附表2 拉美地区GDP与人均GDP
附表3 国际收支
附表4 外国直接投资净额
附表5 外债总额
附表6 居民消费价格年度变化率
附表7 公开失业率(年度平均失业率)
附表8 拉美18个国家的贫困和赤贫指数(1990~2007)
附表9 拉美18个国家的收入集中度指数(1990~2007)
附表10 17个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率:1990年、2002年和2006年
附表11 20个国家的部分社会发展指数(1980~2010)
附表12 中拉贸易统计
附表13 中拉非金融类外国直接投资统计
附录2 大事记
2008年拉丁美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