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交流日益频繁,世界上兴起一股“汉语热”。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文系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思考,用论文的形式来探索和交流。
本文集所选论文围绕中文系及各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加以探讨。基本观点为:中文系不仅是中华文化、文学、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基地,也应该是向外传播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对内传达世界文化的桥梁,负有跨文化交流的重任。
图书 | 跨文化交流(世界汉语热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改革与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交流日益频繁,世界上兴起一股“汉语热”。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文系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思考,用论文的形式来探索和交流。 本文集所选论文围绕中文系及各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加以探讨。基本观点为:中文系不仅是中华文化、文学、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基地,也应该是向外传播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对内传达世界文化的桥梁,负有跨文化交流的重任。 目录 世界“汉语热”与当代大学中文系的使命(代序) 对当前高校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世界“汉语热”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热”中说现代汉语语音教学 现行汉字文本优缺点及其改革设想 “福娃”英译的归化和异化及其启示 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之我谈 关于西方语言学和中国传统语言学结合的思考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探讨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应对 承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谈新形势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 以传统节日作为教育平台,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对文史典籍课的一些探讨 我国新世纪的逻辑教学问题 “叙事逻辑”教学八年 全球化视野下的高校写作教学研究 科技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化和艺术——兼论大众文化的技术特征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需求的培植和文学教育的重塑 论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从课堂到社会 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考试的改革——从GRE作文题库谈起 古代文学经典阅读被冷落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高校文科学生的阅读问题 “守正出新”还是“守旧拒新”——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中国文学史》 从作业看中美教育观念差异 看澳大利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澳大利亚大学语言教学观感 论素质教育下教育观念的变革 重视外聘师资队伍规范高校教学体系 牢牢把握为教育高地服务的大方向——创建文科综合实验室断想 试论整体课程计划与教学管理者的知识定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尴尬与思考 文化的交融与分流——“《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研究”课程实施的可能性及设想 中西文化史比较刍议 关于2005—2007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流向的分析报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文化交流(世界汉语热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改革与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铁池//郭开平//史佩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185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9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