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埃及(法老的世界全彩图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地跨亚非两洲的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但是,古老的埃及文明在历经风雨之后,却屡屡受到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冲击。随着法老政治体制的不断蜕变,几千年间确立的文化传统也被不断改造以致中断。

从尼罗河两岸最初的定居者,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明;从神秘的法老到宏伟的金字塔,古埃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本书用流畅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再现远古的辉煌。

内容推荐

“狮心王”的塑像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前静静地矗立,拿破仑的战旗已经在莱茵河畔扬起。《贝尔武甫》的诗篇还在吟游诗人的口中传唱,激昂的英雄交晌曲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回荡。古老沧桑的巨石阵,华贵雍容的凡尔赛宫,梦想之船泰坦尼克,暗香残翟的责妇沙龙,一段段尘封历史,一个个难忘的回忆……

轻松的语言讲述历史真相,专业的眼光解读强国之路,流畅的笔触描述风云人物,详尽的史料探索历史疑案。600多则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2000余幅弥足珍责的历史图片,200万字9卷本的世界著述,全景展示人类5000年历史中的跌宕起伏。

本书讲述了古埃及的历史。

目录

生命之河——尼罗河

众神护佑的国度

古埃及的天文历法

蝎子王美尼斯

专题:古埃及象形文字

建筑师伊姆霍特普

“圣王”——斯尼弗鲁

巍巍金字塔

埃及太阳船

亡灵书

狮身人面像

太阳神的儿子

复仇女王——尼托克丽丝王后

专题:技艺精湛的工匠

权臣维西尔

王国的分裂

木乃伊

专题:古埃及国王的职权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

书吏的苦乐

三个伟大的女人

专题:古埃及家庭生活

勇士阿赫摩斯

“有资格的神”——阿蒙霍特普~世

饮马幼发拉底

古埃及的“武则天”

古埃及的职业军队

古埃及的“拿破仑”

专题:古埃及文化用具

图特摩斯四世与“记梦碑”

通往来世的桥梁——神庙

埃赫那吞宗教改革

图坦卡蒙之谜

伟大的末代法老

专题:古埃及衣食住行

塞提一世的功业

拉美西斯二世

卡迭什战役

“海上民族”的侵扰

新王国的终结

专题:古埃及神圣的动物

尼克二世的贡献

空前繁荣的时代

反抗波斯人的斗争

专题:古埃及孩子们的世界

埃及的解放者

地中海的新娘

托勒密王朝的建立

祭司制度

埃及艳后

罗马的黑暗统治

巴比伦要塞之战

附录1:古埃及历代王朝

附录2:古埃及历代君主

试读章节

生命之河——尼罗河

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田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让神庙里欢度节日。要是你水流迟缓,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全国人民都会陷于贫困。当你河水上涨的时候,大地眉飞色舞,一切生物都欢腾,火家开口笑呵呵。

——《尼罗河颂》

生命之河

河流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之畔。

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由南向北、川流不息的尼罗河纵贯全境,成为埃及的母亲河。埃及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为尼罗河所支配,国内降雨量极少,尼罗河是他们唯一稳定的新鲜水源。尼罗河灌溉了两岸的大片土地,而且堆积了大片厚厚的黑油油的冲积土,形成了非洲最肥沃的土壤。在肥沃的土壤上,埃及人一年可以收获几茬庄稼。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供给了埃及充足的水源用于饮用和灌溉农田。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当河水泛滥时,洪水夹带大量的矿物质和腐烂植物顺流而下。这些矿物质和腐烂植物在河水流经埃及境内时,逐渐沉淀下来,成为植物生长的天然肥料。埃及人的历书中所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每年夏季因埃塞俄比亚高山积雪融化所引起的洪水泛滥。

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事实确实如此,埃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尼罗河的赠礼,它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河水,而且在河流流域和三角洲上盖上了一层肥沃的冲积土。  尼罗河也是上天赐予埃及人民的礼物,尼罗河两岸的灿烂文明又是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回赠。古埃及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给人以生命,水灌溉了土地并使土地肥沃,水能够使万物生长。在埃及的每一寸土地中,都蕴涵着水的恩泽、人的精髓、神的智慧。这就是古埃及人的神秘宇宙观,它拨开了古埃及文明的曙光。

水就是尼罗河,火便是太阳,埃及人的生命和智慧都离不开太阳和尼罗河。他们坚信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是活人的国度,而尼罗河的西岸是太阳落山之处,是死者的世界。因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的东岸,而将金字塔建造在河的西岸,尼罗河成为生与死的界限。

灌溉之源

埃及有一句谚语:“只要喝过尼罗河水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心一定会留在埃及。”埃及人崇拜尼罗河,他们认为尼罗河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生活资源,而且还是神的化身。

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来发展洪水漫灌。人们知道充分利用泛滥带来的好处,于是,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灌溉水渠纵横其中。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及人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

由于河水为患,人们必须在河床两边建筑高大的河堤来控制洪水,临近的村庄必须合作起来,才能修建大堤和在汛期进行护堤工作。古埃及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统一修建主堤坝、蓄水池和运河等大型工程。百姓们参与挖河修渠,引水灌田,把排除水患视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国家与百姓自觉的角色认同,意味着彼此合作的开端,也意味着组织工作、管理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起源。这样,地区性的统一和地方政府的最初阶段在其他地区出现国家组织之前就在尼罗河两岸出现了。由于尼罗河的恩赐和对尼罗河水利工程的要求,埃及首先摆脱了人类野蛮时代的羁绊,形成了国家组织,并有效地发挥管理和协调职能,在尼罗河三角洲上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河渠网络,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播种与收获之地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很有规律,时间是每年的7月19日。这一天,太阳、天狼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尼罗河亦开始泛滥,河水水量大、流速急。泛滥的水溢过河岸,淹没了农田。两岸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沉积在两岸的低地,形成了自开罗以下面积为2.4万平方千米的尼罗河三角洲。泛滥为期四个月,到了10月末,河水逐渐退去,田里留下一层厚厚的肥沃的土壤,将田界也掩盖住了。于是人们在河水退下去后,要重新丈量划定田界,然后再耕耘播种。

埃及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这些也是面包和啤酒的原料。据说播种之后,埃及人将猪羊赶进田里。在来回奔跑的过程中,让它们将种子踏进土壤中。经过三到六个月的生长后,人们将会看到滚滚的麦浪。于是,大家带着欢快的心情在麦田里收割希望,有时侯军队也会参加到火热的收割队伍中。有着丰富的农作经验的埃及人非常清楚,在炎热的夏天来临之前,必须完成麦子的收割。只有这样,才能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完成沟渠的修葺。

驴子驮着收割的麦子来到打麦场,人们将它们平整地铺起来,赶着驴子和牛来践踏,以使麦粒与壳分离。农民将收割物的十分之一交给国王,然后就可以全家人聚集在一块品味丰收,分享喜悦。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到达埃及后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居民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易于不费力气而且轻松地取得大地的果实。农民们等到尼罗河水自行泛滥后,将种子抛洒在田里,然后叫猪去踏这些种子,此后便是等待收获的说法未必完全属实,但也确实反映了尼罗河给埃及人民的农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恩惠。

科学与艺术之源

尼罗河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史,没有尼罗河,埃及将会是一片沙漠。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尼罗河不仅是埃及的生命之河,尼罗河更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在古埃及人看来,尼罗河与太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囊括阴阳两界的整个宇宙。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用于计算尼罗河的涨落期,它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规律,将一年划分成12个月,一共365天,这种纪年非常精确,所测算的1年只比现行的历法少了1/4天。在划定年的同时,埃及人还根据农作物生产和尼罗河水量情况,将一年分成泛滥、播种、收获三个季节。第一年6月到9月是河水上涨的泛滥季。lO月到第二年1月是播种季,河水退回到原来的河床,在河谷平原留下大量的沉积物,农民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种。第二年2月到5月是收获季,这时气候干旱,河水降到最低点,作物在此季节收获。

由于每年的实际耕作周期短,所以埃及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宗教、宫廷重大建筑和其他艺术活动,可以思索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和赞美尼罗河的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人们把尼罗河看作荒漠中的甘泉和艺术的摇篮,而所有这些都根植于尼罗河三角洲。古埃及人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社会实践,给埃及人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感,构成了古埃及文化的主体,对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P6-8

序言

地跨亚非两洲的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但是,古老的埃及文明在历经风雨之后,却屡屡受到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冲击。随着法老政治体制的不断蜕变,几千年间确立的文化传统也被不断改造以致中断。

曾经是埃及的骄傲的象形文字在希腊文字的进攻下,渐渐发生变异。当阿拉伯文化到来时,这一古老的文字彻底绝迹,以致此后竟然无人能够释读。古埃及的多神信仰在罗马皇帝的高度专政下,也丧失了生命力,留给后人的只有神殿中一堆堆沉寂的石头。植根于象形文字和多神教的古埃及文学、绘画、雕刻也随之威为绝学。

但是古埃及文明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象形文字虽然已经丧失,但是它的类似字母的24个单音符号,却对腓尼基人创造字母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东西方多种字母的源泉。古希腊的泰利斯等人怀着对古埃及文明的强烈求知愿望来到埃及,通过他们的介绍,古埃及文明被大量输入希腊,并在那里得到发展,古埃及人创造的许多神话传说和神的形象,也在希腊罗马统治时期进入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内陆,影响了各地的神话的内涵……

古埃及文明作为一个绵延不断的系统虽已不复存在,但就古埃及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而言,它又是永恒的,是“失落”中的不失落,是“中断”中的连续。

古埃及有句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埃及有多远,都会再坎回到埃及。”实际上不仅仅是到过埃及的人无法忘怀这个神奇的国度,每一个寻找人类文化根源的人也都会把目光投向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埃及(法老的世界全彩图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1089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411.20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