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大那些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细微处入手,展现北大那些人闪光的细节 ,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强。

本书材料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披沙拣金精选出来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典故,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人和事 ,带给读者很多意外的惊喜。

重温那些人,那些事,同时也是一种思考 ,一种反省。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北大的精神是否已经改变?

本书适合学生,知识分子,文字工作者阅读。

内容推荐

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从而开创了北大盛世繁荣的学术氛围之风。自此,北大校园内风云人物云集,北大也成为了学术的代表,从“新文化运动”到后来的“五四”,无不为北大在历史上留下鲜明的一笔。历历百余年,那些人,那些事,让你感悟其精神与气象的魅力所在。

本书精选了北大数十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名人学者的上千则逸事,话语,力图从细微处管窥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貌和为人治学的严谨态度。这些材料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勾沉出来的,很多故事读者并不熟悉,新鲜好读,且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目录

一 清末时期

 孙家鼐

 张百熙

 林 纾

 严 复

二 五四时期

 辜鸿铭

 蔡元培

 陈独秀

 鲁 迅

 章士钊

 马寅初

 马一浮

 刘师培

 邵飘萍

 熊十力

 周作人

 黄 侃

 蒋梦麟

 沈兼士

 李大钊

 刘文典

 胡 适

 刘半农

 梁漱溟

 顾颉刚

 冯友兰

 钱 穆

 林语堂

 金岳霖

 傅斯年

 郁达夫

 高君宇

 陈翰笙

 朱光潜

 宗白华

 曹靖华

 徐志摩

三 抗战时期

叶企孙

 游国恩

 杨 晦

 曾昭抡

 向 达

 废 名

 江泽涵

 沈从文

 贺 麟

 梁宗岱

 梁实秋

 叶公超

 皮名举

 邓广铭

 千家驹

 张中行

四 新中国成立时期

 翦伯赞

 陈岱孙

 王 力

 俞平伯

 周培源

 傅 鹰

 冯 至

 马 坚

 张岱年

 费孝通

 林 庚

 季羡林

 侯仁之

 金克木

 闵嗣鹤

 周一良

 王 瑶

 黄 昆

 徐光宪

 邓稼先

 谢 冕

 袁行霈

 王 选

试读章节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字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威尔斯王子岛(今称槟城)。中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精通多种语言。担任张之洞外交顾问秘书二十余年,曾任清未外交部侍郎。辛亥革命后,仍留辫不去,直至去世。191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曾翻译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介绍和宣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影响颇大。

学部侍郎乔君对辜鸿铭说:“您所发的议论,皆是王道,但是为什么不能在今天实行呢?”辜回答说:“天下之道只有两种,不是王道,就是王八蛋之道。孟子所谓:‘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辜鸿铭是个怪才,也是个怪人,他对女人小脚兴趣极浓。他与妻子淑姑感情甚笃,从结婚之日起,他就把她的三寸金莲视为珍宝。每当无聊时,辜就让她脱掉鞋子,把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一层一层地解开,低下头,贴近鼻子,如闻花香,感到无限舒坦;每当写作需要灵感时,他便将淑姑叫进书房,坐在旁边,让她把瘦如羊蹄的玉足放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辜则右手提笔,左手抚弄着妻子的脚丫子,时捏时掐,像玩佛手一样,自得其乐。据说,就在此时,他文思如潮,妙笔生辉。抚弄之外,他还津津乐道地加以评述:“女人的小脚特别神秘美妙,讲究小、瘦、尖、弯、委、软、正七字诀。”他还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

辜鸿铭喜妇人小脚。康有为送他一幅“知足常乐”横幅,辜说:“康有为深知我心。”

辛亥年冬天,效忠于袁世凯的张謇、唐绍仪等人齐聚上海,打算网罗辜鸿铭。在宴请辜的餐会上,他们寻章摘句,极力游说,甚至搬出了孟子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以打动辜鸿铭。辜鸿铭不动声色说:“鄙人命运不济,诚当见弃。然而你们两人,倒也真是一个土芥尚书,一个犬马状元。”说罢不辞而去。

某西方学者评论辜鸿铭:“这个怪人,谁能跟他比呢!他大概是没出娘胎,就读了书了,他开口老庄孔孟,闭口歌德、伏尔泰、阿诺德、罗斯金,没有一件事,他不能引上他们一打的句子来驳你,别瞧那小脑袋,装的书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还多几册吧?”

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过寿,两湖地区各衙门张灯结彩,并唱新编的“爱国歌”以示庆祝。时在张之洞幕中的辜鸿铭对梁鼎芬说:“满街都在唱‘爱国歌’,竟未闻有唱‘爱民歌’的。”梁鼎芬回答说:“那你就编出歌词来给人家唱吧!”辜鸿铭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民国初年,议会贿选成风。辜鸿铭在参加北京饭店的国际性聚会时,遇到一个贿选的议员,辜鸿铭指着此人,操英语说道:“这家伙要用800大洋买我的选票,诸位,我辜鸿铭如此之卑贱吗?”

民国初年,在来北京的外国人中流传着一个口头禅:“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辜也经常认为自己“是老大中华末了一个代表”。

北洋政府时期,有一部分参议员须由中央通儒院选举产生,凡国立大学教授,都有选举权。当时,贿选成风,辜鸿铭自然也成为被收买的对象。这天,××到辜鸿铭府上,求其投他一票,并当应出资400元。选举前一天,××果然把400员钞票和选举人入场证送到,还再三叮嘱辜鸿铭明天务必到场。××刚走,辜鸿铭立刻出门,赶下午的快车到了天津,把400块钱全“孝敬”在一个叫“一枝花”的姑娘身上了。两天后,辜才回到北京。××找上门来,大骂辜鸿铭不讲信义。辜拿起一根棍子,指着那个政客说:“你瞎了眼睛,敢拿钱来买我!你也配讲信义!你给我滚出去!”××逃之夭夭。

辜鸿铭认为当日中国之所谓理财,并非理财,乃是争财。昔日孔子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辜则谓中国欲得理财之道,须添一句日:“官官,商商。”盖当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这正是天下饿殍遍地的原因所在。

辜鸿铭曾任张之洞幕僚多年,一次有人问他张之洞较曾国藩如何?他说:“张之洞是儒臣,曾国藩是大臣而非儒臣。三公论道,是儒臣的事;计天下之安危,论行政之得失,是大臣的事。国无大臣则无政,国无儒臣则无教。政之有无,关国家之兴亡,教之有无,关人类之存灭,且无教之政终必至于无政也。”

辜鸿铭博通西国文学,但与国人晤谈,从不杂及英语,以示不数典忘祖。

辜鸿铭早年在西洋留学,祭祀祖先上供食品,并下拜叩头。外国人见状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

1913年,袁世凯向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六国银行团搞“善后大借款”。六国银行请辜鸿铭做翻译,辜鸿铭狮子大开口,要六千银元,银行团考虑到他是难得的语言天才,只好答应他。辜鸿铭聘期一到,就立即走人,临走时他说:“所谓的银行家,就是晴天千方百计地把伞借给你,雨天又凶巴巴地把伞收回去的那种。”

辜鸿铭对袁世凯极为不满,当袁当政时,辜即公开说:“人家说袁世凯是豪杰,我偏说袁世凯是贱种。”1916年,袁称帝不成,气绝身亡。北洋政府下令全国举哀,在三天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身在北京的搴鸿铭却请来戏班,在家中大办堂会,邀请中外好友数十人同乐,锣鼓艟天。大闹了三天三夜。

“五四”运动时,辜鸿铭在一家日本人办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骂学生是野蛮、是暴徒。辜的学生罗家伦看后,质问他说:“你从前写的《春秋大义》,我们读了都很佩服。你既讲春秋大义,就应知道‘内中国而外夷狄’,但你却在夷狄的报纸上骂中国学生。这是何道理?”辜被气得两分钟讲不出话来,最后,他铁青着脸站起来,猛敲着讲台喊道:“当年我连袁世凯都不怕,还怕你吗?”

1921年,辜鸿铭对英国学者毛姆说:“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一个代表。”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的时候,学生们看到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辜看此情形,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可是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就不那么容易剪掉了。”从此以后他上课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敢笑话他了。

辜鸿铭是个记忆天才。曾一字不差地背诵出弥尔顿的那首6100多行的无韵长诗《失乐园》。他还总结出三步记忆之法:第一步是感动(impression),第二步是保留(retention),最后一步是回忆(recollection)。当有外国人向他请教如何有如此的记忆力的时候,辜说:“你们外国人是用脑记忆,我们中国人是用心记忆。”

1924年4月10月。辜鸿铭应日本大东文化协会之邀,赴日进行巡回学术讲演,其在日讲辞被辑为《辜鸿铭讲演集》。1927年秋,辜鸿铭归国。临行前书赠大东文化协会干事长萨摩雄次:“又要忠,又要孝,又要风流,乃为真豪杰;不爱财,不爱酒,不爱夫人,是个老头陀。”

辜鸿铭对“改良”二字极为厌恶,刚人北大那年,在开学典礼上,他借题发挥说:“现在的人作文用词极为不通,譬如说‘改良’一词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现在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闻听此言,台上台下哄笑一片,无不为之绝倒。

辜鸿铭在英国乘巴士。遇到一帮趾高气扬的洋佬,个个脸上一副鄙视的神态。辜不动声色掏出一份报纸来看。洋佬们一看,个个笑得五官挪位:“看看这个大老土,连英文都看不懂,还要看报!你瞧他把报纸都拿倒了!”辜鸿铭等他们笑罢,也不慌忙,用流利的英语说道:“英文这玩艺儿太简单,不倒过来看,还真没什么意思!”

据北京大学毕业的震瀛回忆,辜鸿铭在北大执教时,“很得学生爱戴。胡适之先生也比不上”。他回忆说,辜常常教学生念英文本的《千字文》:Dark skies above the yellow earth。音调很足,口念足踏,全班合唱。“现在想起来,也很觉可笑。看他的为人,越发诙谐滑稽,委实弄得我们乐而忘倦。这也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所以学生也很喜欢。”

辜鸿铭在北大上课时。带一童仆为他装烟倒茶,辜坐在靠椅上。拖着辫子,慢吞吞地讲课,一会吸水烟,一会喝茶,学生着急地等着他讲课。辜一点也不管。有时一年下来只讲6首十几行英诗。

P16-20

书评(媒体评论)

想起鲁迅的沉痛之言:[北大失精神。]这背后更隐含着[中国失精神。]以及[我们自己失精神]。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国之痛,也是我们每一个北大人、中国人之痛。

——钱理群

如果没有伟大的大学,我们会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吗?如果一个国家最著名的大学,都缺乏反省精神,缺乏对于自己使命的明确认识,这个国家能寻找到自己的方向感吗?

——许知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大那些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52214
开本 32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7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