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刺客/唐代历史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纵贯古今的练达人生,千百年来的人情世故。在历史的场景中阅读今天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中发现人心的秘密。

刺客、义士、胆识、一诺千金;惊险、诡异、悬疑、欲罢不能,一个暗中蛰伏的小说高手,奉献步步惊心、扣人心弦、意味深长的故事,解读人情世故的心灵密码。阅读龙一的小说,犹如饮一杯极品乌龙茶,越品越妙。阅读龙一,启智养心,让小说的阅读成为一种心智的享受,龙一做到了。

内容推荐

在那个时代,“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义士可以忍辱负重,可以沦为阶下囚,甚至可以被砍头,但是报恩的收情、大义的职责,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定记。

《刺客》《我只是一个马球手》《义士》《宰相难当》《九郎》,五个故事。个个精彩:皇上、权臣与政敌之间的猜是、争斗、阴谋可谓危机四伏、惊心动魄,而参与其中的小人物却往往大义凛然、一诺千盒。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杀机,人物淡然的外表之下,内心激流略涌,既是变幻莫;则中的斗智斗勇,更是人性的不断扭曲与成长。一个个发生在大唐的鲜活故事和人物,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困境重重,信仰和使命成为最后的救赎:岁月变迁,生活与命运仍是无法预料的重复。

目录

刺客

我只是一个马球手

义士

宰相难当

九郎

后记

试读章节

常百兴已经在太子东宫的崇文馆殿脊上伏了一个多时辰,手脚早就冻僵了。

“该死的鬼天气。”常百兴暗自咒骂。

这时是大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月初八,百官还都在休年假,家家户户也都守在暖和的地炉边,为上元节做准备,没有人愿意在这么个滴水成冰的时候走出房门。

幸喜自腊月二十八以来没有下雪,要么,明早怕是有人能踩着他的脚印跟到落脚处。常百兴听见一组巡查的卫兵又从殿前走了过去,照旧是清晰可闻的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和他们手中的长矛与铠甲不时发出的撞击声。卫兵是四人一组,每燃一刻信香,约摸是念三百声佛号的功夫,便有一组卫兵走过。

经过几夜的勘察,常百兴发现雇主提供的情报有许多重大的错误:其一,雇主告诉他太子李隆基每晚都会在东宫东侧的宜春宫中与太子妃一起消磨时光。常百兴花费了两个夜晚的时间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至少是在近几日,太子一直住在东宫西侧的宜秋宫中的长生殿里,而且根本没有女人侍寝;其二,太子每晚三更之后才回长生殿,在这之前,他从起更时分起就坐在宜秋宫南的崇文殿内,或是批阅公事,或是与值宿的侍臣们谈话,从来往众人严肃谨慎的表情上看,他们显然不是在闲谈。不过,这一切发现常百兴并没有告诉给他的雇主,因为他还没有拿定主意该不该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笔生意。

他此时就伏在崇文殿西侧崇文馆的屋脊后面,仔细地谛听着院中的动静。他知道,与前两次一样,太子这会儿大约就要动身回寝宫去了。

果然,院中侍卫们一阵忙乱,宫中的女官们燃起宫灯守在殿前。常百兴尽最大限度地侧过头来,将一只眼睛露出屋脊望去,只见一个长身如鹤的青年从崇文殿中走了出来。前几次常百兴没敢造次,只是在一边偷偷地听着太子一行人的动静,今夜他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看一看太子的模样。

遗憾的是,在宫灯微弱的光晕下根本看不清太子的面目,只看到他身着宽大舒适的常服和他们李氏皇族特有的安祥高贵的步态,以及几十名行止小心的侍卫。

太子在女官和侍卫们的簇拥下穿过右长林门进内坊去了,崇文殿前只留下了几名值宿的侍卫。

如果有人说在这样严密的保护之下刺杀太子而又能全身而退,打死我也不信。常百兴一边暗自嘲骂自己,一边慢慢地支起早已冻僵了的手肘,将上身的重量移到左臂,伸出戴着熟麂皮手套的右手捻熄了身前竹筒里的信香。

当他反转手臂将竹筒插回到革囊里时,再一次感觉到新革囊的重大缺陷。这个新革囊比起自己早先使用的旧革囊来显得太硬了,不但到处支支棱棱,而且总是从臀后向身前跑,使他取工具时十分的不便。他心道,如果不得不逃跑,有这么个东西在身前绊腿,就是最笨的差役也会把自己拿住。再有一点,这个革囊上插工具的绊带儿安排得也荒谬绝伦,开锁的如意钩放在了最上排,这很容易就会在自己取工具时被衣袖带出来丢失掉;而割皮箱的皮刀却插在了闷香和信香的旁边,他娘的,若是夏天,割破了手指还点个屁闷香?

该走了。常百兴又从身下移出了左手,让前胸和双腿紧贴在屋瓦上,脚尖却不用力,只是本份地平放在那里,这是免得不留意蹬碎了屋瓦,惊动守夜人。他的两只手将身前身后的每一寸地方都仔细摸过,看一看有没有失落什么东西,这才像一只灵巧的暹罗猫一般起身循来路退回到殿角。仍然是像方才一样,他将自己走过的每一片瓦都摸上一摸,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之后,方缘殿柱而下。P3-4

后记

中国作协在今年初曾做过一次调研活动,听取各地作家“深入生活”的经验。我在天津参加的这个会,从同行的发言中听到了许多真知灼见,深受启发。只是有一点,大家谈论的话题,全都集中在作家如何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是“走出去”的问题,为此,我特地谈了一个作家如何“回家深入生活”的问题。

我谈这个话题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反对“走出去”深入生活,而是根据个人的真实经验发现,其实作家在家中同样可以深入生活,而且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过程甚至可称有趣。

从普遍意义上讲,作家在家庭生活中理所当然会接触到诸如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生育、亲友、柴米油盐、住房、教育等各种繁琐的内容,但这是生活常态,是人所共有的。我所说的“回家深入生活”,专指作家“亲自动手”,为自己的作品进行实验与实践。这件事情说不上是本人的发明,只是我在这方面有些心得,而且与众人的观念有些差异,所以才想讲出来,以求觅得三五知音。

十二年前,我37岁的时候,放下搞了多年的中国古代生活史和近代城市史,在朋友的“诱惑”之下开始学习写小说。一个生手写小说,自然要选择自己最熟习的内容,于是我选择了唐中宗、唐睿宗至唐玄宗开元初年这段充满了欲望、阴谋、背叛、勇气和希望的时期为故事背景,选择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西京长安作为小说人物的舞台。这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我烂熟于心,将虚构人物“掷入”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种种编笆造模讲故事的方法我也掌握了一些,然而,一个在当代生活中最简单不过的小事,却成了我难以逾越的高山,那就是西京长安的“城市地理”。

小说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说服读者的过程,而在这个说服的过程当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露出破绽的就是细节。唐代的衣食住行和诸般“时尚”玩意,我在古代生活史研究过程中都已掌握,但对于西京长安这座城市的详细了解,却是一个欠缺。试想,一个小说人物在一座曾经真实存在的伟大都城中四处行动,如果我不能为读者提供一些真实的“城市信息”,并借着这些“城市信息”再生发出情节、戏剧性场面,甚至不能生发出妙趣来,那么,这个人物便是如同行走在虚空,行动于“鬼域”,于是,我便等于放弃了许多说服读者的有力细节,同时为读者提供的趣味性也减色不少。

幸运的是,清代的索隐派学问家们对中国的典籍做过无数深入细致的工作,只是他们的功绩一直被后人低估。我从他们的著作中找到一本《唐两京城坊考》,清代徐松撰文,张穆校补。这原是我在旧书摊上捡来的一本旧书,大约只花了人民币8角钱,而且,据说这本书至今也没再版。在这部了不起的著作中,有几幅西京长安的略图,还有来源于史料的考证文字。于是,我便根据这几份略图,参考书中文字和在唐代史料中能够找到的相关记载,先是动手绘制了长安的宫城与皇城图,然后绘制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的地图——这里是大唐皇室和政府机构所在地,也是政事更迭和政变的发生地。有了这几张地图,小说人物出入其间便不会迷路了。

这几幅地图绘制成功之后,我便又开始绘制一幅西京长安的城市地图,将长安一百单八坊的位置标示清楚,标明清明渠、永安渠、漕渠和龙首渠出入长安的流经路线,标明九座城门的情况,标明所有重要的街道,标明东西两市的位置。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我感觉自己终于可以相对准确地把握这座城市的脉络了,但仍然没有把握住这座城市的细微之处。于是,我又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打算像绘制皇城和宫城那样,绘制出东西两市的详图,然后再绘制出每一个街坊的详图,将史料中有记载的商肆、府邸、寺庙和“名人故居”都一一在图上标明。然而,我最终也没能完成这项任务,因为我突然发现,对于小说家来讲,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是相对的,如果我一味贪多求细,便等于舍弃了小说创作的初衷,走入了当初造成“索隐派”没落的歧途。

于是,依靠这些地图,我的小说人物便如同行动在一座被复原的,生机勃勃的城市当中。每当需要他进入一座新的街坊时,我便再对这座街坊进行仔细研究,一点也不耽搁小说写作的进程。随着作品积累得越来越多,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就越发地细致,前边做的任何研究,在后边的小说中又往往能发挥新的妙用。这些地图,一直跟随我完成了《刺客》这部唐代历史小说集的写作,对我个人而言,可谓居功至伟。

这次亲自动手的经验,为我后来的写作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也就是今天我们谈到的“回家深入生活”。自那以后,我的小说创作转入中国革命史题材,“深入生活”的目标也就自然集中到相关内容。例如,我曾在家中模仿当年的革命党人制造土炸弹。也就是说,当年的革命者很难买到真正的炸药,他们都需要自己动手,利用合法的材料制造炸药。于是,他们需要到日本洋行买硝酸铵化肥,溶水提纯后再加炒制;需要到英商太谷洋行买白砂糖,研细后当炸药的助爆剂;还需要到美孚石油公司买柴油当作炸药的助燃剂。也正因为如此,我在动手仿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是炒制硝酸铵的时候,散发出来的味道极大,为此邻居们恶声四起。这也就意味着,当年的革命者必须得选择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这项操作。同样,如果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入居然在居民区里进行操作,那么,有趣的故事也就应该随之发生了。

除了炸药之外,为了写长征小说,我试验过用“发熊掌”的方法煮皮鞋和皮带;为了写一个迷信的革命者,我自己在家替他摇“金钱卜”;我曾研究毒药,却既无原料也没有试验对象;我还在家中养螃蟹、做鳗鱼面、补车胎、雕山石、养仙人掌至死、拿老婆当对象试验江湖骗术,或是试着替被击落在中国的美国飞行员用鸡皮补皮裤……当然了,写小说十多年,类似胡闹的事情真是没少于,但这其中的乐趣,绝非仅仅是读书、写作可以得到的。我的观点是,要将小说创作变成一场战斗、一所大学、一种娱乐,甚至是一连串的胡闹,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枯燥的写作生涯充满乐趣,才能耐得住默默无闻的冷落与寂寞,才能坚持到自觉发现此项工作的些微价值,才能不至于走火入魔……

我的这种工作方法绝非正统,也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其实它更像是一个伪道理。只是,“不做无益之事,难挨有生之涯”,所以,我才将个人的这点所谓经验附在这本小说集的后边,以待有缘者会心一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刺客/唐代历史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2913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