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艰难探索(1956-1977)/图说新中国6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60年来,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从崛起到腾飞的辉煌篇章。

本书是“图说新中国60年”丛书之《艰难探索(1956-1977)》,形象地再现了1956-1977年中国历程。重点反映了诸如中共八大,整风和反右,庐山会议,“七千人大会”,“四清”运动,文革”缘由,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四人帮”的覆灭等重大事件。

内容推荐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20世纪震动世界的伟大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除台湾等岛屿之外)的统一,中华民族从此以独立、统一、自主、团结的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把一个经济落后、地位低下、积贫积弱的国家,初步建设成为一个稳定、繁荣、富强,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强劲的举世瞩目的强大国家。

60年来,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从崛起到腾飞的辉煌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国运昌隆,东方巨龙,腾飞而起。伟大的中华民族,意气风发,迈着豪迈的步伐,步入世界强国之林。

当然,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岁月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过很多曲折,犯过许多错误,甚至犯过很大很严重的错误。但是,不管多大多严重的错误,都是我们自己纠正、克服的,并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华民族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光辉历史。相对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60年的新中国历程只是弹指一挥间的短暂一隙。但是,新中国6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超越了中华民族此前的几千年。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图说新中国60年”丛书,力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弘扬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 中共八大的召开

 三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创立

 四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章 经济建设上的失误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 “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 对已觉察到的“左”倾错误的若干纠正

 四 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三届政协一次会议

 五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第三章 在调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继续探索

 一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

 二 农村政策的调整

 三 工业的调整

 四 科学、教育、文化政策的调整

 五 “七千人大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第四章 “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一 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的系统化

 二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第五章 中苏关系的破裂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 中苏关系破裂

 二 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的大动乱

 一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二 红卫兵运动和全国大串联

 三 “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

 四 动荡中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

 五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中共九大

第七章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努力的受挫

 一 “斗、批、改”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二 林彪集团的覆灭

 三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第八章 全面整顿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 “批林批孔”和“四人帮”组阁失败

 二 邓小平主持下的全面整顿

 三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全面整顿中断

 四 天安门事件和江青集团的覆灭

 五 各项建设与外交关系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为全面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认真贯彻党的八大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我国的经济是可以得到健康发展的。但是,南反右斗争而发展起来的“左”的指导思想很快扩展到经济建设方面,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能够贯彻下去,我国的经济建设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如果中国不以最快的建设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安全就不能保证,如果不能很快地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巩同。这种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愿望,在毛泽东那里显得尤为迫切。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毛泽东认为,在经济战线和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来一个“生产上的大跃进”,取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胜利。正是在上述良好的主观愿望支配下,毛泽东主持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制定过程中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还在“一五”计划建设后期和制订“二五”计划的时候,“多、快、好、省”是一个毛泽东非常欣赏的很流行的口号。鉴于在实际工作中,自“多、快、好、省”口号提出后,各地各领域往往看重和追求“多”和“快”,忽视“好”和“省”,并且常常以牺牲“好”和“省”为代价来求得“多”和“快”,所以,在“二五”计划定稿的时候,主持经济工作、坚持主张纠正冒进倾向的周恩来、陈云、薄一波等,经过反复斟酌,把原稿中多次出现的“以多、快、好、省的精神”删掉了,增添了“均衡发展,综合平衡”的内容。一直对反冒进不满意的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做革命的促进派》讲话中重新提出加快建设速度问题,并批评说:去年这一年,扫掉了多、快、好、省,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促进委员会,使六亿人民泄了气。关于多、快、好、省,毛泽东说:不要多了,也不要快了,至于好、省,就附带扫掉了。好、省我看没有哪个反对的。就是一个多,一个快,人家不喜欢。有些同志叫冒了,我看,加一点限制,加一点形容词,就没有弊病了。本来这个好、省是限制这个多、快的。省者,就要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一点也是多办事,而且要有一个好,要质量好。”“去年下半年一股风,把这个口号扫掉了,我还企图恢复,有没有可能?请大家研究。”“我们总的方针,总是要促进的。”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及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1月18日,在同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谈话时,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毛泽东受到鼓舞,回答说:“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毛泽东随即从莫斯科给国内打电话,指出1956年的“反冒进”是不对的,以后再也不要提反冒进了,搞社会主义就要冒一点。

毛泽东从苏联回国后,认为发动“大跃进”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方面,苏联两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了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纪元的开始,最有说服力地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结束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表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已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共产主义力量空前强大和空前团结,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力量胜过资本主义力量,和平的力量胜过战争的力量。另一方面,“一五”计划大多提前或超额完成,加快经济建设速度是能够做到的。因此,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步步升级,反复强调把群众发动起来,来一个生产上的大跃进。

1958年1月2日至4日,在中央杭州会议上,毛泽东对周恩来、薄一波的反冒进主张进行了严厉批评。在1月11日至23日的中央南宁会议上,毛泽东继续批评反冒进,继续坚持多快好省的口号。毛泽东严厉地说:“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了五十米。”毛泽东还对周恩来说:“你是反冒进的,我是反‘反冒进’的。”会上,周恩来检讨了反冒进的“错误”,承担了反冒进的主要责任。会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决反对右倾思想》的社论,要求全国人民“鼓足干劲,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力争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已具雏形。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继续批评反冒进。毛泽东说:社会主义建设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多、快、好、省,一条是少、慢、差、费;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干劲十足,轰轰烈烈,坚持群众路线,另一种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还说: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究竟应该采取哪一种,我看应该冒进。毛泽东还指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已经开始形成,基本观点已经有了,但尚待完备、尚待证实。会后,各地反右倾保守思想的运动很快展开,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P25-29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20世纪震动世界的伟大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除台湾等岛屿之外)的统一,中华民族从此以独立、统一、自主、团结的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把一个经济落后、地位低下、积贫积弱的国家,初步建设成为一个稳定、繁荣、富强,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强劲的举世瞩目的强大国家。

60年来,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从崛起到腾飞的辉煌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国运昌隆,东方巨龙,腾飞而起。伟大的中华民族,意气风发,迈着豪迈的步伐,步入世界强国之林。

当然,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岁月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过很多曲折,犯过许多错误,甚至犯过很大很严重的错误。但是,不管多大多严重的错误,都是我们自己纠正、克服的,并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华民族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光辉历史。相对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60年的新中国历程只是弹指一挥间的短暂一隙。但是,新中国6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超越了中华民族此前的几千年。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图说新中国60年”丛书,力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弘扬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由于水平所限和时间仓促,肯定有不足和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改正。

2009年3月31日

于中共中央党校

后记

2008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李洪烈同志来京,与中国现代史学会秘书长白云涛同志商讨纪念共和国60年华诞图书编辑出版问题。经研究,决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出版一套反映新中国60年历程的丛书。最初丛书定为6册,经反复论证,改为现在的4册。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建议由中国现代史学会负责组织丛书各册书稿的撰写,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为丛书各册书稿编配图片。

2008年6月,按照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郭德宏的意见,学会秘书长自云涛起草各册书稿的章节提纲,经郭德宏会长和李洪烈同志分头审阅,同时吸收编委会其他同志意见,经若干次修改,确定了现在的体例和各册的基本内容。随后,学会指定四名作者分别撰写各册书稿。9月初,各册书稿完成,白云涛同志首先对书稿进行了初审和修改,然后送交郭德宏会长进行终审,同时电邮给李洪烈同志阅示。经学会和出版社方面不断努力,反复修改,终于11月初定稿。随后,由出版社方面报送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2009年2月,送审稿批复,学会方和出版社方根据批复意见,对各册书稿又进行了增补修改。至3月底,书稿终于定稿付梓。

因为时间紧迫,各册初稿甫一完成,即开始图片编配工作。其中自云涛同志主持第一、二册的图片编配,曹欣欣同志主持三、四两册的图片编配,所编配的图片,特别是第三、四两册图片,几乎全从新华社购得。为此,图片编辑人员不辞辛苦,多次往返,查询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四册内容不断延伸,直至2009年3月份两会召开。书稿作者不断增补修改文字内容,图片编配人员不断往赴新华社查询购置新增图片。其问甘苦,不言自知。

在文字撰写和图片编配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王冰、司卫、刘苏娟、刘静、苏小玉、苏克标、张俊勇、张政然、张瑞林、陈家新、陈建堂、闻建华、韩劲松、董增刚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再加上时间紧,任务急,难度大,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9年3月3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泽东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邓小平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江泽民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胡锦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艰难探索(1956-1977)/图说新中国6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亚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78170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70.5-6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6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