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中展示“四个一批”人才的优秀成果,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编者编辑出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文库》主要收集出版“四个一批”人才的代表作,包括理论专著论文、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作品等。
本册为《蔡昉论文选》,全书主要收录了“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等内容。
图书 | 蔡昉论文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集中展示“四个一批”人才的优秀成果,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编者编辑出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文库》主要收集出版“四个一批”人才的代表作,包括理论专著论文、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作品等。 本册为《蔡昉论文选》,全书主要收录了“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等内容。 目录 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 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监变化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全球化怎样惠及普通劳动者——中国经济发展转折点上的政策选择 “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及相关政策 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 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 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 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人口和劳动力因素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中国经验 论“有保有压” 中国农村改革30年——事实回顾、经验分析与理论思考 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自然失业、周期失业与宏观政策选择 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蔡昉论文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49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2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