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从历史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香港的英资财团作一个客观、平实的概述和分析。一部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香港近现代政治、经济历史的一辑极其生动的侧影,从中反映了逾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各种资本与财团势力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以及中英两国的国力在远东地区的此消彼长。
图书 | 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从历史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香港的英资财团作一个客观、平实的概述和分析。一部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香港近现代政治、经济历史的一辑极其生动的侧影,从中反映了逾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各种资本与财团势力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以及中英两国的国力在远东地区的此消彼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奠定百年基业 一、贩卖鸦片起家 二、香港早期的英资洋行 三、航运、仓储码头和船坞业 四、汇丰银行的创办 五、地产和酒店业 六、英资对公用事业的投资 第二章 向内地扩张 一、上海成为进军内地的大本营 二、怡和洋行:“洋行之王” 三、太古洋行:航运业的巨擘 四、汇丰银行:金融业的垄断寡头 第三章 雄踞香江 一、战略重心转移:重返香港 二、英资四大行:怡和 三、英资四大行:和黄 四、英资四大行:太古 五、英资四大行:会德丰 六、汇丰:支配香港经济的金融帝国 七、垄断香港经济命脉 第四章 从巅峰滑落 一、华资财阀势力抬头 二、和记黄埔首告陷落 三、九仓、会德丰相继失守 四、怡和置地困守危城 五、从巅峰滑落的原因 第五章 部署国际化战略 一、怡和:迁册百慕大 二、汇丰:结构重组 三、加快海外投资步伐 四、“帝国还乡战” 五、从“上市豁免”到全面撤离 六、国际化战略的影响 第六章 稳守香港核心业务 一、太古:邀香港中信加盟 二、香港电讯:淡化英资公司色彩 三、嘉道理:对香港投信心一票 四、英之杰:最后一家英资大行 五、稳守香港的战略考虑 第七章 历史的回顾与前瞻 一、英资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 二、九七的挑战与机遇 附录 香港英资财团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邦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685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7.658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85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