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07年8月在江苏张家港举办的“明清书法史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入傅申、白谦慎、沈培方等资深学者及青年学者的论文30篇,内容涉及明清两代著名书法家如董其昌、文征明、王铎、翁方纲、何绍基等人的作品、风格、题签、事迹的研究,及中国书法艺术对邻国的影响。
图书 | 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07年8月在江苏张家港举办的“明清书法史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入傅申、白谦慎、沈培方等资深学者及青年学者的论文30篇,内容涉及明清两代著名书法家如董其昌、文征明、王铎、翁方纲、何绍基等人的作品、风格、题签、事迹的研究,及中国书法艺术对邻国的影响。 目录 前言 從陳淳到趙宦光的草篆(特邀) 明代宫廷書法研究(特邀) 明代私帖興盛的原因、價值及意義(特邀) 僅見款、印為“暢哉”的祝允明墨迹考述(特邀) 祝允明《簡亭記》册之鑒藏及相關問題考論 文徵明的書法题跋芻議 文徵明《停雲館帖》研究三題 文彭仕途事迹考 文彭晚年書法篆刻活動及兩京行迹考述 徐渭《春興》詩册辨偽 董其昌的“董其昌”、“其昌”署款演變研究及其對董其昌某些作品繫年及鑒定的意義(特邀) 論吳廷黄其《餘清齋法帖》(特邀) 《人帖》中黄道周的詩和書(特邀) 王鐸与“奇字” 傅山與顧炎武 ——清初遺民書家交遊考論之一(特邀) 從晚明浪漫書風看書藝的發展(特邀) 嘉興項氏家藏法書統計補正 明中晚期書畫市場與鑒定著錄 論晚明書法的文化轉向 中國詩及書論對朝鮮書法家金正喜(秋史)書藝轉變的影響 ——與清翁方綱之關係及對朝鮮朴珪壽、權敦仁之評語之分析為中心(特邀) 江聲寫篆與乾嘉學者的篆書(特邀) 翁方綱《兩漢金石記》成書及價值考略 對阮元書學屬於“碑學”之觀點的檢討 包世臣書法技法論批評 梁章鉅書法觀與翁方綱的關係 氣韻:郭尚先帖學論的核心 何绍基與山右士人論書考 1886年吳大澂在吉林的文化藝術活動(特邀) 唐碑與晚清碑學 “窮而寄於書”與“疲於翰墨”:姚孟起的生平、名望及應酬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华人德//葛鸿桢//王伟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05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0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8 |
宽 | 18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