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谜语故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谜语故事》(作者藤章斌)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中所提到的谜语,包括了字谜、物谜、画谜、诗谜等多个种类,能全面满足读者的需要。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谜语故事则是将谜语巧妙地编织在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使谜语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个故事之所以尽人皆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

内容推荐

《谜语故事》(作者藤章斌)谜语的谜面一般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既适合儿童口头传诵,又便于儿童在短时间内能够猜的中。而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能使青少年读者的智力得到开发,使青少年读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得到深化和提高。

《谜语故事》所收谜语的特点是文字押韵、生动形象、字句简洁。在猜谜语的同时,不仅是简单的猜中谜底,还应该在谜语解析中学到一定的知识,进一步拓展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其智力开发。人们总结了许多猜谜语的方法:会意法,就是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目录

字谜故事

成语谜故事

词语(人名、地名、物名)谜故事

短语、句子谜故事

事物谜故事

其他故事谜

试读章节

唐代著名画家张璨以画松、竹、梅闻名。

一天,有三位秀才向张璨求画。张璨想试试他们的才智,于是挥笔画了一幅折断后倒伏在地的嫩竹图。画完后,张璨笑着说:“我这幅画暗藏一个字谜,三位才子须做动作来表示。猜中者即以此画相赠。”

有两位秀才比画了半天也未猜中。另一位秀才望着张璨笑而不语,张璨见状,将“断竹图”双手捧到这位秀才面前,笑着说:“才子猜中此谜,应得此图,请收下吧。”

另外两个秀才不解地看着张璨,又看看得画的秀才。

那位秀才猜中的谜底是哪个字呢?

12.双亲询女意

唐代长安有一家富户李氏,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花容月貌,能文善诗,已到婚嫁之期。一天,李员外在家中为女选婿。某公子一表人才,员外相中了,便要夫人去问女儿是否愿意。

而女儿早在屏风后偷看,早已满心愿意。母亲来问,她含羞作了一首诗:

雀屏选佳婿,

双亲询女意。

元宵去观灯,

怎奈方除夕。

老夫人不懂女儿的诗意,拿诗给员外看。员外笑呵呵地说:“女儿同意了!”

夫人说:“女儿这诗中并没有说同意呀?”

员外说:“夫人哪里知道,诗的后两句是个字谜,元宵观灯是正月十五,女儿说‘怎奈方除夕’,是说还差一天才是正月呢,正月少一天隐射了一个字,说明女儿愿意……”

你猜猜,诗的后两句隐射了哪个字?

13.叶简破物谜

唐朝时,有位张秀才上京赴考,考完后借宿在青龙寺等待揭榜。一连等了几天都没有消息,他等得发慌,决定到西郊去找当时的射覆专家叶简聊天(射覆是一种古代游戏,将物品隐藏在覆盆下,供人猜射)。临行前,他对寺里方丈说:“要是有好消息,望立刻派人到西郊来告诉我。”  张秀才到叶简家不一会儿,青龙寺就派来一个小和尚。说:“方丈叫我前来贺喜。”

秀才忙问:“喜在哪里?”

小和尚便递上一个包。张秀才迫不及待地解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弯竹弓和一支系着一根红丝带的箭。秀才一时倒糊涂了,困惑地看看小和尚,又看看叶简,说:“这算什么喜事?”

叶简接过弓箭一看,大声说:“恭喜你状元及第!”并作了解释。

张秀才听后立即返回青龙寺,果然叶简的猜测完全正确!

原来,小和尚带来的东西正好隐射一个字。是哪个字呢?

14.范仲淹猜谜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少时家贫,寄居在醴泉寺的僧舍里读书。寺前环境十分幽静,范仲淹在这里读书,异常勤奋,经常独自挑灯读到深夜。他的生活十分清苦,每天熬一锅粥,等粥冷却凝固后,用刀划分成块.再分好切碎的腌菜,按量分顿来吃,这就是被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画粥”的典故。

寺里的高僧见范仲淹如此刻苦,对他十分敬佩,经常同他谈诗论文。一天.老僧随口说了一句:“芳草春回依旧绿。”范仲淹立即对道:“梅花时到自然香。”

有一天晚间,老僧与范仲淹在竹丛中散步,老僧给范仲淹说了一个字谜:

翠竹掩映留僧处。

范仲淹想了片刻后,在地面写了一个字。老僧抚掌称赞:“范相公才高八斗,将来必有腾达之日。”

 谜底是何字呢?

15.范仲淹借谜劝子

北宋有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范仲淹。

有一年,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要结婚。纯仁心想,结婚乃是人生大事,父亲又是大官,应该把婚事办得豪华体面些。于是,他列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其中不少是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托进京的大哥范纯佑转呈父亲过目。  范仲淹接过那份清单,叹道:“我家历来清廉俭朴,岂能怂恿后代如此奢侈!”于是提笔在那张单子上写了四句话:

一人站前一人卧。

两个小人地上坐.

家中还有两口人。

退回娇儿细琢磨。

纯仁读后,羞愧不已,便简朴地办了喜事。

范仲淹的儿子读了父亲的批字后,为什么会羞愧不已,婚事从简呢?原来那几句批字隐射了一个字(繁体),是劝诫纯仁不要铺张浪费。是个什么字,你也琢磨琢磨吧!

16.狄青出谜骂恶人

北宋大臣狄青还没发迹时,生活贫寒,常常靠打猎为生。在他打猎的山上有座寺庙,庙里的和尚很势利,常借口他杀生渎佛而结伙抢他的猎物。

有一年元宵节,四乡居民借寺院办灯会,来参加灯会的人很多,狄青也来凑热闹,他写了一则灯谜挂在灯上:

一人身背一张弓,

两支箭儿穿当中。

有人问我名和姓。

出家人的老祖宗。

寺中和尚见了,顿时大怒,要拖狄青去见官。乡里父老连忙劝说,有的责备狄青出言不逊,劝狄青认个错算了。

狄青却不慌不忙地说:“各位乡亲,这是个字谜呀!不信我解给你们听听……”

众人昕他这么一解释,都说这个字谜作得好。和尚们虽恼恨在心,但也无话可说,只能自认晦气。从此,这寺里和尚知道惹不起他,不敢再得罪狄青了。请你猜猜谜底为何字?P8-11

序言

《谜语故事》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中所提到的谜语,包括了字谜、物谜、画谜、诗谜等多个种类,能全面满足读者的需要。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谜语故事则是将谜语巧妙地编织在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使谜语具有丰富的内涵。谜语就是用最浅显的拟人、比喻、夸张或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曲折地描绘出事物或物体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特征,让大家根据谜面所提供的条件、线索等参考元素,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一个故事之所以尽人皆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猜谜语很有趣,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谜语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它知识面广,启发性强。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对谜胜状元的故事,说的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文科状元杨慎,有一次从金陵乘船回四川省亲。船到九江,遇到一位民间秀才,两船并排行驶,谁也不愿礼让。这时状元杨慎提出一招:“我出一谜语,你必须用谜语回答,如答对了,我愿意让你前行。”秀才点头答应。状元道:“两边大树一对缺,中间有个喜鹊窝,大哥掏鹊叉开腿,小弟伸手往下摸。”秀才思索了一会儿,慢慢答道:“两只木船并一排,中间两个树权柴,大人就在中堂坐,手从胯中伸出来。”两个人的谜底,都是一个“攀”字。杨状元一听,脸红了起来。原认为自己的文才是天下第一,不料这个乡村秀才竟如此有才,情愿让秀才的船前行,自己的船居后。

本书谜语的谜面一般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既适合儿童口头传诵,又便于儿童在短时间内能够猜的中。而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能使青少年读者的智力得到开发,使青少年读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得到深化和提高。

本书所收谜语的特点是文字押韵、生动形象、字句简洁。在猜谜语的同时,不仅是简单的猜中谜底,还应该在谜语解析中学到一定的知识,进一步拓展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其智力开发。人们总结了许多猜谜语的方法:会意法,就是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猜谜语: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反射法,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还有许多猜谜的方法,都是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供大家学习。

每个谜语里都有一种解谜方法,每一种解谜方法都是一种思维方式。练习猜谜对孩子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每个谜语里又包含丰富的知识,在猜谜、解谜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能力。解谜解的快的孩子大多反应灵敏,灵活机智,而且见多识广。谜语可以称得上寓教于乐的模范,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所以《谜语故事》一定会受到家长们的喜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谜语故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藤章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5612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3101446
中图分类号 I27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9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