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彩图版中国名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图文互注的编排方式、晓畅易懂的叙述语言、新颖美观的版式设计,再现中国历代名人的故事,集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是学习和了解中国名人的理想读本。

主体文字多角度、全方位解构中国名人,兼辟名人档案、传世名言、后世评价等辅助栏目,功能全面,方便实用。

近600幅精美图片,包括名人像、著作书影、遗迹、历史文物照片、经典名画、雕刻品、经典场景等,信息量大,可观性强,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文字,充分拓宽读者视野,开辟想象空间。

版式设计、图文编排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并将此设计理念贯穿于制作的整个过程,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读者的阅读为本位,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叙述的单一模式,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觉、多层次地阐释了中国历代名人的故事。全书共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时期7个篇章,所选名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精彩扼要地讲述每位名人的传奇人生、功过是非。增设的名人档案、传世名言、后世评价等多个辅助栏目,力图多角度解读中国名人。同时,编者选配的近600幅内容涵盖面广的图片,文图对应,互为解释和补充,方便读者理解名人。精炼简洁的文字、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使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帮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崭新层面考察名人、感受名人、思考名人。

目录

先秦时期

黄帝——华夏始祖

大禹——开启新天的治水英雄

周武王——建立八百天下

周公旦——礼仪之邦的建制人

管仲——中国最早的经济改革家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孙武——百世兵家之祖

公输般——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

墨子——主张兼爱的哲学家

扁鹊——春秋神医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庄子——万世逍遥

商鞅——锐意变法的政治家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韩非子——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李冰——卓越的水利专家

秦汉时期

秦始皇赢政——千古第一帝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高祖刘邦——大汉王朝的缔造者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韩信——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盛世主

董仲舒——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学家

司马相如——琴台绝调

张骞——沟通西域的探险家

李广——不叫胡马度阴山

霍去病——马踏匈奴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王昭君——汉匈和平使者

王莽——复古改制的篡权者

刘秀——中兴大汉的伟大政治家

王充——伟大的唯物思想家

班固——信史照尘寰

班超——投笔从戎,深入虎穴

张衡——东汉文化巨人

蔡伦——造纸术的改进者

张仲景——中华医圣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乱世枭雄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曹植——才高八斗

华佗——外科鼻祖

马钧——曹魏时期的大发明家

王羲之——中国书圣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顾恺之——虎头三绝

祖冲之——通才科学家

北魏孝文帝——伟大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郦道元——卓越的地理学家

贾思勰——杰出的农学家

隋唐五代时期

杨坚——隋唐盛世的奠基人

李春——著名的桥梁工匠

隋炀帝——骄奢昏君

唐太宗李世民——四海独尊的天可汗

孙思邈——中华药王

魏徵——百世贤相的表率

玄奘——三藏法师取真经

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僧一行——第一次实测子午线

慧能——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唐玄宗——兴衰两世主,悲欢两世人

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

郭子仪——再造大唐

王昌龄——七绝圣手

李白——绣口吐出盛唐

杜甫——以诗传史的诗圣

吴道子——一代画圣

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

柳宗元——古文运动倡导者

杜牧——落魄江湖的风流浪子

李商隐——灵心善感的末世大家

李煜——错生帝王家

宋元时期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的坐标

毕异——活字印刷术发明者

司马光——创编年通史的历史学家

王安石——北宋改革家

苏轼——全才文坛领袖

李清照——帘卷西风,词香满袖

岳飞——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

辛弃疾——将词真正引向豪放壮阔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吉思汗——驰骋欧亚的一代天骄

忽必烈——缔造大元的雄主

关汉卿——头角峥嵘的铜豌豆

郭守敬——大元科学第一人

黄道婆——棉纺新技术的推广者

赵孟頫——绘画新风的倡导者

明清时期

朱元璋——明王朝的缔造者

朱棣——万国来朝的永乐大帝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王阳明——心学大师

张居正——晚明的政治改革家

徐霞客——晚明伟大的地理学家

李时珍——卓越的药物学家

戚继光——抗倭民族英雄

徐光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黄宗羲——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李自成——家国悲剧系一身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清圣祖康熙帝——宏图远略的东方大君

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清高宗乾隆帝——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行者

曹雪芹——中国古典文学巨匠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禁烟英雄

慈禧太后——清朝后期的实际统治者

曾国藩——中兴大清的官场楷模

左宗棠——振刷纲纪,济时匡世

洪秀全——太平天国领袖

李鸿章——兴办洋务、创办近代工业

胡雪岩——红顶商人

康有为——清末维新运动的发起者

詹天佑——修自己的铁路

现当代时期

袁世凯——窃国大盗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

孙中山——革命先行者

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家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健将

鲁迅——中国新文化的旗手

李四光——光被四表

竺可桢——努力学习,坚持锻炼

郭沫若——凤凰涅槃

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叶圣陶——刻苦成才,心系教育

徐悲鸿——自古雄才多磨难

茅盾——剖析社会的大手笔

茅以升——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学良——悲欢人生俱无悔

爱新觉罗·溥仪——皇帝的新生

老舍——人民艺术家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

曹禺——戏如人生

梅兰芳——京剧大师

聂耳——乐坛“拼命三郎”

钱钟书——文坛亮丽的风采

陈景润——挑战歌德巴赫猜想

试读章节

洪秀全——太平天国领袖

洪秀全自幼聪明,但在科举考场上始终不得志,他多次应考,但从未中过秀才。由于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1843年,在应试落第后,他阅读了一本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6年前一次大病中的幻觉对照,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便按书中所说,自行施洗。

1844年,洪秀全和他的好友冯云山以极大的热忱离开本乡去外县和广西传教。在广西浔州府贵县赐谷村,他们停留了几个月。洪秀全于当年冬返回广东,冯云山独自一人到桂平县传教。洪秀全回家后,在短短两年中,撰写了《百止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重现古代“天下为公”的盛世。1847年春,洪秀全到广州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的教堂学道,得读新、旧约圣经,并申请加入教会,但因口试不合要求未能如愿。

1847年夏,洪秀全重回广西,在紫荆山见到了冯云山。冯云山这几年一直在桂平县紫荆山当塾9币,同时向周围人民宣传拜上帝。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个称为“拜上帝会”的团体。洪秀全听后大喜,常亲自向新信徒讲道。拜上帝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信徒人数达2000多人,遍及桂平、平南、武宣、贵县、象州、博白等许多县。虽然冯云山是团体的创建者,但冯云山拜上帝的信仰得自洪秀全,“洪先生”的名声在团体中早已众所周知,因而洪秀全到广西后立即成为权威的教主。

1850年春,洪秀全等决定发动起义。七月,洪秀全下达“团营”命令。金田“团营”期间,洪秀全等人一面将各地聚集来的会众编成军队,一面加紧操练活动。1851年1月11日,这天正好是洪秀全生日,他们在金田宣布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国号,洪秀全称天王。从此一个新兴的农民政权正式诞生了。

太平军崛起后,人们纷纷加入太平军,太平军力量迅速壮大。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在东乡正式登基称天王。闰八月七日,太平军进驻永安,洪秀全开始进行政权建设。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以天王名义下诏,分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五人为东、西、南、北、翼王,以东王杨秀清总理军政,节制其余四王。经过在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两年多的战斗,冯云山、萧朝贵先后阵亡,太平军攻占了武昌。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二十一日下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从金田起义到攻占南京期间,太平军发展相当迅速。许多人是全家甚至是全族人来参加太平军的,到南京时,太平军家属已经达到十几万人。为了保护好这些老幼妇女大军,使其既不影响战斗,又使起义士兵安心,洪秀全采取了分设男营、女营的制度。在血与火的战斗期间分男营、女营,对于整肃军纪、加强战斗力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实行男女分开,虽夫妻也不得同居,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便开始管理国家事务,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但是没有像历代封建王朝那样设置统一的政务机关,而是由天王宫和诸王府来行使权力。杨秀清的东王府成了国中之国,是太平天国的中央政府。

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田亩制度”是它的核心部分。它详细地论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土地分配的原则,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口号,满怀激情地为中国农民描绘了一个理想天国的蓝图:在这个天国里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大家相亲相爱。《天朝田亩制度》还对土地分配原则做了详细的规定,而且贯彻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不分男女,各得一份。《天朝田亩制度》还对军事、职官的考核等作了一系列规定。

洪秀全的这些思想主张,有少部分曾因战争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行,但其主要的部分即关于均分土地和公有共享的规定却未能贯彻于社会。太平天国在军队中实行过公有共享制度,即军中所有金银财物都必须上缴公库,个人不得私藏,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供给大体平均。但随着军事胜利,占领的城镇逐渐增多,财富来源更为丰富,将士们各有私财,高级领袖生活奢侈,供给配额已无实际意义,公有共享名存实亡。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军事上继续取得进展,先后粉碎了江南、江北大营的包围,占领了长江中下游的两岸地区。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发生在咸丰六年(1856年)下半年的领导集团内讧,使太平天国事业遭遇到严重的挫折。

洪秀全和杨秀清间的矛盾起因于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治体制。洪秀全为拜上帝会教主,起义后为太平天国天王,本应是太平天国第一人。但白杨秀清被承认为天父代言人后,洪秀全的地位事实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洪秀全称自己为天父之次子,曾亲身上天受命,但一旦杨秀清天父附体时,洪秀全就必须俯首听命。加上杨秀清的权力欲很大,在一些小事上也频频以天父名义使洪秀全难堪。当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为外患已除,便威逼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洪秀全不得不同意杨的要求,但同时却密召当时在外督师的北王韦昌辉等迅速返京。1856年9月2日凌晨,韦昌辉和秦日纲的部队自外地回师包围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及其所属部众。不久,翼王石达开回到天京。他不满杨秀清的专横,但同时也谴责韦昌辉等滥杀无辜,危及国家。韦昌辉大怒,想杀石达开,但石达开逃出城外,韦昌辉就杀了他全家。韦昌辉的行为遭到许多太平军将士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杀了韦昌辉。石达开回到天京,众人推举他为义王。但洪秀全对石达开很猜忌,封自己的两位兄长为王以牵制石达开。而这两位兄长并无才干,议事时众人都不听其指挥,反而听石达开的话。石达开威信越高、越深得人心,洪秀全的疑忌越深,对石达开的牵制越多。1857年4月,石达开带领精锐部队离开天京出走,脱离了天京政权。这次“天京事变”使天京政权元气大伤,朝中几无可用之将。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而复杂。从杨、韦事起至太平天国失败七八年间,武昌失守,湘军反攻江西,先后攻下湖口、九江;“江南大营”卷土重来,攻占庐州、镇江,再逼天京。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彻底消灭了“江南大营”,攻克苏州、常州,一度取得辉煌胜利。但同时,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更为有力的曾国藩湘军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获得巨大利益的外国侵略者。

在军事形势逆转和因内部动乱损失了大批骨干的情况下,洪秀全提拔了后起的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青年将领,以他们和韦志俊、蒙得恩为前后左右中五军主将,负责处理军务。他还让自己的族弟洪仁任精忠军师、干王,担负总理国事的责任。洪秀全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陈玉成、李秀成的指挥下,太平军曾取得占领苏南、浙江大部分地区的胜利。但好景不长,自同治二年(1863年)后又相继失守。后来天京被曾国藩直接指挥的曾国荃军包围。在形势逆转并且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即放弃天京,经江西、湖北与在西北的太平军会合,另图发展。这的确是当时太平天国唯一的救命良策,但洪秀全不听李秀成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随着被湘军包围的时间的推移,城中被困的士兵缺乏粮草,每天都饿死很多人。洪秀全命令全城士兵俱食“甜露”,认为可以养生。甜露是旧约圣经神话中上帝从天降下的一种食物,而洪秀全这里所指的“甜露”是一种草。他自己久食这种草,因而得病,于1864年5月24日病逝,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十多天后,天京城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灭亡。

P298-301

序言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间通过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流露出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俗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文化,作者认为就是指军队整体的人文素质。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知识占据了巨大的篇幅。人文一词最早见之于《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诗书礼乐及其教化。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人”和“文”两重含义,即包含着“理想的人性”和“文化的教化”两方面的内涵。人文知识即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历史、文学、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知识等。人文知识博大精深,内涵深刻,饱含哲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人文知识,作为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十年来,人文知识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以思维冲浪般的兴奋和挑战,对全世界青年才俊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普遍关注功利的今天,大多数人只关注于英语、财会、电脑这些马上就能派得上用场的知识,而不大喜欢人文知识。殊不知,虽然人文知识并不马上显现作用,但它所潜藏的深刻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却是无尽的。

鉴此,为给当代青年呈现人类知识体系,尤其是中华知识体系的概貌,提供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的基本要素,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彩图版《人文知识读本》。

此套书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世界名人》、《中国名人》六册。它们大都以时间为顺序,分为若干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的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风格特色。增设的大事年表、相关链接、世界大事记、中国大事记、世界艺术事典、中国艺术事典、世界文学事典、中国文学事典等多个辅助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展,全面地解读人文知识。同时,编者为每本书精心选配的近600幅内容涵盖面广的图片,文图对应,互为解释与补充,方便读者理解作品。此套丛书以读者的阅读为本位,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觉、多层次地阐释人文知识,是当代青年培养人文素养的理想读本。

这只是我们的初步尝试,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将陆续推出相关读本,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炜

2008.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彩图版中国名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晓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5741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6
18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