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命若琴弦/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生命的声音,在轻轻地飞扬……

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内容推荐

《命若琴弦》是篇寂寞的短篇小说,史铁生三言两语帮读者描绘出一个粗浅的画面——两个瞎子,一老一少,手里抓着三弦子,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走唱。而老瞎子心里有个愿望,从来没看过这世间的他,凭着他师傅的一句话: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再拿他给他的药方去抓药,他就能睁开眼睛瞧清楚这世界的模样……

该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目录

爱情的命运

兄弟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午餐半小时

没有太阳的角落

“傻人”的希望

绿色的梦

树林里的上帝

绵绵的秋雨

神童

黑黑

小小说四篇

人间

巷口老树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白色的纸帆

夏天的玫瑰

老人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白云

奶奶的星星

足球

来到人间

命若琴弦

毒药

我之舞

车神

草帽

小说三篇

一种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

钟声

第一人称

别人

老屋小记

死国幻记

两个故事

往事

试读章节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人们常常这样说,劝人或者自慰。但过去的事如果真能过去,不留任何影响于今天,人们大概就不需要如此的劝人或者自慰。不是么?这样说的时候,一定是为了往事的波涛又在浸痛尚未结疤的伤口……

我们从小就认识,她叫我大海哥,我叫她小秀儿。她是我家阿姨的女儿。

阿姨才来时我刚上小学。一天放学回家,一推开门,见一个农村打扮的女孩子坐在沙发上,睁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我。

“你是谁?”我问。

“我是小秀儿,我妈在厨房。”她说。

“你妈妈是谁?”我又问。

她摇摇头,依旧那么怯生生地望着我,似乎没有懂得我的话。我饿了,在屋里东翻西翻地找吃的东西,小秀儿睁大的双眼一刻也不离开我。

见我坐下来狼吞虎咽地吃着苹果,她像是放了心,带着几分乡间怯音问我:“你是大海哥?”

“是呀。”我一边嚼着苹果。

她笑了,说:“婶婶说你回来跟我玩……”

“什么婶婶?哎呀!你怎么把新娃娃包上这么多破布!”我看见她怀里抱着舅舅新从国外给姐姐带来的洋娃娃。

“怎么是破布?是被窝……”

“把新娃娃弄脏了!”我跳起来,一把抢过洋娃娃。

小秀儿不声不响,再度睁大了眼睛望着我。然后,开始慢慢地叠手里的几块破布。

妈妈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农村打扮的妇女,小秀儿立刻跑过去,偎依在那个妇女的怀里。那就是小秀儿的妈,我家阿姨。

妈妈狠狠训了我一顿,并要我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来,和小秀儿一起玩。

晚上,妈妈把台布拿来给洋娃娃当被子,小秀儿的笑声充满了房间,她的天性是活泼的。“大海哥,我当洋娃娃的妈,你当她的爹,行吗?”小秀儿一句话,把爸爸妈妈都逗笑了,只有阿姨却垂了头。

“不,我要当师长,不,当司令官!”我正把帽子捏扁,腰里插着两把“手枪”,在屋子里昂首阔步。

“当官?大海哥,你别当官,当官要坏良心……”

“啪!”阿姨一巴掌把小秀儿打了个趔趄,喊:“不许胡说!”

“您说的嘛……又不是我……”小秀儿小声叨咕。

“啪!啪!”又是几巴掌,“再胡说,打死你!”阿姨真的生气了。

小秀儿哭了,阿姨也哭了。妈妈劝阿姨,爸爸哄小秀儿,我和姐姐吓坏了。

大了,才知道这事的原因。有一次,看完《霓虹灯下的哨兵》,妈妈说,陈喜这个形象颇有典型意义,小秀儿的爸爸看了不知怎样想,他比陈喜多走了一步,进城不久,便抛弃了这母女俩。这样的人有,只是不好搬上舞台。

小秀儿越来越漂亮。大伙儿也都这么夸奖她的时候,我们却很少在一起,偶尔见到,话也少了。阿姨嫁给了一个工人,小秀儿有了爸爸和哥哥。阿姨照样在我家忙,小秀儿却在她家忙,要上学,要做饭,要洗一家人的衣裳。每个学期的期末,阿姨都要拿来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笑着给爸爸妈妈看,说是小秀儿进步得这样快,多亏了我爸爸和妈妈。

“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阵飓风便吹毁了我家的四合院。红漆大门贴上了封条,爸爸失踪了,妈妈被四处游斗。我是干部子弟中最不幸的一个,还没容得我穿上军服,戴上袖章,去造反,去高歌,去奔腾叱咤,“黑帮子弟”的头衔便打得我晕头转向。像一片树叶,任飓风吹去,随飓风盘旋,凭飓风安排我的命运。

那时我似乎才真正踏进了人世,长者亲昵的抚爱变作惶恐的冷眼,朋辈的戏谑之言成了罪责的依据,亲戚们的阿谀逢迎改为望风而逃。“革命后代”一旦为“黑帮子弟”所替代,赞扬便永远地消失,嘲讽和呵斥随即袭来……我迷惑、恐惧,我感到了苦闷和凄凉……

妈妈又得了心肌梗塞。每夜在医院看护她的时候,我甚至感到绝望,在心底哀叹着命运的无情。往事浮上眼前,而往事又都已破碎,包括“人生”“幸福”“革命”“理想”,——这往日侃侃而谈的一切。

这时小秀儿来了,带来几样饭菜,说是阿姨叫她送来,妈妈和我都爱吃的;说是阿姨虽已不在我家,却时时挂念着我们。

小秀儿坐下来,用少女特有的善良和同情的目光望着我,说:“伯伯和婶婶都是好人,我总也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教导。我不相信他们会是‘黑帮’,事情总会弄清楚的。”

“清楚?可有时那是命运。”我说。

“命运?你怎么也相信命运?”她露出惊讶和焦急的神色,久久地望着我。

直到我把饭菜吃光,她才又说:“有一回伯伯跟我说起了命运一一他知道我妈总把‘命啊命’的挂在嘴边上一一伯伯说,”说到这里她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像背一条物理公式似的继续说:“命运绝非造物主的安排,因为那样的造物主是没有的。可是人们的头脑中却又为什么产生了命运的概念呢?……却又为什么产生……噢,我的本子上记着呢。”她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个日记本,翻开,认真地念下去:“那是因为客观世界里总有一些我们尚未认识的矛盾,而它们却又不依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有时会影响我们,甚至伤害我们。这就是被人神化了的命运的本来面目。”

“我知道,当时我也在。”我说。

“可伯伯还说,”她急忙又往下念:“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认识那些矛盾,掌握矛盾的规律,驾驭人类的命运。这你还记得么?”

我说:“记得。”

小秀儿的眉间现出轻松的笑容。

二十几岁的年华,毕竟是人生最美妙的季节,是春天。它充满了活力、激情和向往。小秀儿尤其是这样,她的眼睛在闪光,她的激情在驰骋,她的青春在进发,虽然她又是那样的文静。那时,我们便又谈起了人生、理想和幸福。人生是什么?是斗争;理想是什么?是革命;革命呢?是无私地为人民服务;幸福呢?便是这一切的总和。我们为共同的结论而兴奋,直到远处车站的钟声响过十下。“大海哥,你先睡会儿吧,妈要我替你,你都熬瘦了。”小秀儿不由分说,在走廊里找好一条长椅,硬把我拉去,按下,把大衣盖在我身上……

那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小秀儿紧紧地抱着那个洋娃娃,睁大眼睛问我:“我当娃娃的妈,你当娃娃的爹,行吗?”还没等我回答,就听得“啪!啪!”几声巨响,小秀儿哭了,一边哭一边叠着手里的几块破布。

“小秀儿!”我喊了一声,惊醒了。

我悄悄地走进病房,轻轻地推开病室的门,一眼就看见了妈妈那张憔悴的脸,但憔悴的脸上却挂着久已不见了的笑容。

小秀儿背对着我坐着,看不见她的表情,只听见她说:“……不怕,婶婶,我不怕,妈妈也不怕。”

“可他们说我是‘黑帮’。”妈妈说。

“不,婶婶,我不信您和伯伯会是黑帮,我妈也不信。”我想像,小秀儿那时一定又是焦急的神情。

我看见妈妈在擦眼泪。  小秀儿慌得站起来:“婶婶,您别难过,事情总是会弄清楚的。”小秀儿天天都来,给我们带来可口的饭菜,更给我们带来了安慰和温暖。妈妈的病渐渐好转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真的,那毕竟是人生最美妙的季节,是春天。当春风吹醒了希望和理想,感情便也像解冻的溪水,潺潺而流了。二十几岁是逃不脱爱情的。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中国人,说起结婚多是那么坦然,而一听到“爱情”这个字眼,都是轻则脸红心跳,重则斜目横眉,甚至嗤之以鼻。小秀儿便是个轻的,那时的我么,自命是一个例外。

一天,车站的钟声响过十下,我对她说:“小秀儿,我想听听你对爱情的看法。”

“什么?”她睁大的双眼和小时候一样。

“爱情,你对爱情怎么看?”

“爱……噢不……我……”她惊惶地环顾四周,然后羞红了脸,用食指抠长椅的边缘。我永远不会忘记她那健康、朴素的美。

“我今晚要早点回去……”她站起来。

“这个你拿去。”我掏出一本书。

“什么?”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你看吧,无产阶级也需要爱情。”我当时很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是个指导者,甚至为此飘飘然了。

第二天她来得特别早。我吃着她亲手做的饭菜时,“爱情”这个字眼第一次从她嘴里说出,尽管仍带几分羞涩。她说她为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所感动。燕妮家有钱有势,好些纨绔子弟追求她,而她却选择了贫穷而又名禄全无的马克思。

“是共同的理想把他们联在了一起,理想指引着爱情,爱情又增添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力量。”我总结。

她同意,还特别翻出书上的一句话给我看:她不会拿他去换任何一位爵爷。

就这么,我们谈起了爱情。小秀儿在她固有的一切美之外,又添进了开放的思想和热烈的感情。我以为那是我的功劳,她也承认。那时的小秀儿啊,笑声和歌声是她的影子。我们朝夕相处,读书,发议论,品评现时,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春天,万物都在更新、生长、创造。

我总不能忘记,我们一起读了鲁迅的《伤逝》。我们为涓生和子君的结局而悲哀,为我们生在今天而庆幸,并且坚信了一条哲理:只有共同的理想和斗争能使爱情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一旦沉人卿卿我我,为家庭的天地所束缚,爱情便要无聊,便要僵死。于是我们商定,我们要爱得不同凡响——革命而又浪漫。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同去边疆而又不在一起的原因。

P1-6

序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标题(长篇作品以书名)命名。这是一项规模较大的出版计划,我们将每年推出三至五位作家的作品系列,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命若琴弦/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铁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5448
开本 32开
页数 4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