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山大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之一种。

作者研究吴渔山多年,其今年在我局出版的《吴渔山集笺注》使其研究更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吴渔山及其时代研究;下编为吴渔山的华化天学研究。其关于华化天学的阐释,广涉哲理诗艺、画论和乐章,从社会变革中探寻心理历程,知人论世,提供了新的历史认识。

书后附有图版,以供读者参考。

目录

导论

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会通

二 吴渔山研究的学术史

三 本书立论依据和资料基础

上编 吴渔山生平及其时代

第一章 家世及早年经历

一 名贤后裔

二 儒学之师承

三 诗画琴书之师承

四 潦倒生涯

五 北京之行

第二章 遗民身世

一 新一代遗民

二 遗民志节

三 遗民心声

四 与南明的关系

五 体恤民艰

第三章 人生信仰的转折

一 师友与佛道

二 游于佛道

三 专注天学

四 学道三巴

五 天君泰然

第四章 天学之师

一 晋铎金陵

二 十年海上

三 秉铎嗲城上

四 秉铎醪城下

五 最后岁月

下编 吴渔山的华化天学

第五章 天学与儒学

一 伦理之间

二 概念之间

三 词义之间

第六章 天学与佛道

一 天学与佛教

二 天学与道教

三 天学与民间宗教

第七章 天学与中国文学

一 天学诗

二 天学散曲

三 天学文

第八章 天学与中国书画

一 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二 载道与传道

三 中西画比较研究

第九章 对天主教义的表述

一 三位一体与基督论

二 圣事与七克

三 救世论与末世论

第十章 中西文化交流的其他方面

 一 自然科学与仪器

 二 语言与音乐

 三 风俗与物品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一 《练川名人画像》卷下吴渔山像

图版二 吴渔山《湖天春色图》

图版三 吴渔山《墨井草堂消夏图》(局部)

图版四 墨井道人《三巴集》第三页

图版五 墨井道人《三馀集》第九页

图版六 吴历《写忧集》首页

图版七 吴渔山《墨井诗钞》首页

图版八 吴渔山《岑蔚居产芝图》题跋及题咏

图版九 吴渔山《除夕二首》、《元旦二首》书影

图版十 吴渔山《致王石谷尺牍》

图版十一 吴渔山墓碑拓片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文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1826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79.9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