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七帖身心灵观念的良方,解开亲子间纠结不清的难题!

张鸿玉这本书,除了有专业知识的水准之外,还有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赛斯思想深入的体会,相信一定可以对全天下的父母及小孩提供最棒的心灵洞见。也许你的亲子互动一直不佳,也许你在亲子治疗这个领域遍寻专家却苦无改善,那么,看看这本书吧!你一定会惊喜连连。

内容推荐

“为什么你都不懂我的心?”孩子们经常喊出这句话。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听不到孩子心灵的呐喊,反而因自己的恐惧不安,又把孩子推入进退两难的死胡同;也有父母总是想改变孩子,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当个“顺民”就好,不知不觉却给予孩子重重压力。其实,爱孩子很简单,就是纯粹因为“爱”而爱他,而没有任何期待。如果孩子畿在这种无条件的爱中成长,相信一定自爱、自重又快乐,亲子之间的沟通绝无障碍。

目录

推荐序 让亲子互动成为最棒的连线/许添盛

自序 你的孩子快乐吗/张鸿玉

1 孩子的脾气怎么会那么拗

 人类的每个行为,都具有意义

 责罚,让孩子想要逃避责任

 恐惧,让孩子害怕失败

 接受错误与失败,让孩子无畏地体验生命

 失败的恐惧,让父母伤害了心爱的孩子

 接受与鼓励,才能激励孩子的心

 轻松的父母,教养出乐观的孩子

 强迫症状,是“害怕犯错”的副产品

 修行,就是重新认识自己

 信任“自然的结果”,能使生命更美丽、更光亮

 失败中,有甜蜜的果实

2 我呼吸,只是为了我的父母

 父母的期望,让孩子的负担沉重

 每个孩子,都承接了父母的价值观

 竞争与比较,让孩子恐惧与自卑

 不喜欢自己的人,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

 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自爱、自重

3 拒绝长大的孩子

 孩子需要生长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

 潜意识,帮助你“心想事成”

 潜意识,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

 偷窃行为,来自于内在的空虚与匮乏感

 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害怕分离”

 真爱,是偏差行为最好的药方

4 为什么我一直想要照镜子

 对外表过度关切,代表内在的不安全

 恐惧,让关系相互依赖

 夫妻感情不合,让孩子担心又害怕

 外在的境遇,就是内在心灵的具体呈现

 觉察自己,就是“认识自己”

 潜意识,知道你所有的秘密

 接受自己,变成“真正的自己”

5 拥抱火山的孩子

 压抑情绪,容易导致精神性的疾患

 身体,是我们最密切的“回馈系统”

 精神分裂的患者,就是“相互冲突信念”的受害者

 恐惧,是所有痛苦的渊源

 担心,反而让事情更加“恶化”

 整合冲突的信念,让孩子做自己

 随心所欲,欢喜自在过生活

6 我好想穿裙子

 每个生灵,都应该被尊重

 我真的可以做女生吗

 男人、女人,其实都是“双性的”

 接受内在的“男灵”与“女灵”

 每个灵魂,都想要成就自己

 灵魂的选择,永远都是最有意义的

7 上学是个噩梦

 “拒学”,其实就是“惧学”

 单亲家庭,并不是一种缺憾

 压抑情绪,使人产生暴力行为

 没有“坏人”,只有受到“情绪困扰”的人

 吸引力法则,左右着你的命运

 恐惧,让幼小的生命害怕长大

 接受孩子的本质,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分

 信任生命,才能找回力量

后记 别想太多了,你是个好妈妈啊

试读章节

恐惧,让孩子害怕失败

生活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多数人早已经习惯了以“竞争”来获取自己更大的利益。“争先恐后”变成了生命的常态,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手脚不快一些,又怎么能取得先机、独占鳌头?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对生命的好奇心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了。对许多人来说,地球根本就是个可怕而无趣的地方;许多人也深信,生命根本就是个充满了苦痛的地狱。所以,大人带着自己的恐惧,用悲观与无知的态度去教育子女,又怎么可能让孩子学习到健康、自信的人生观,又怎么能使他们相信失败与犯错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帮助自己更快成长的、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必要经验?

当小男孩看到姐姐频频受到责罚的情境时,心中会感到非常害怕,担心自己随时也有可能会遭遇到相同的情境。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让他没有办法解除大难随时都可能会临头的压力,于是心中开始“反抗”。每当他看到姐姐快要被发怒的妈妈惩罚时,就会急着想要劝姐姐离开现场,以免发生他所不想看到的可怕场面,而这种如影随形的压力,又怎么能允许一个人轻易地就承认做错事了呢?所以就算犯了鸡毛蒜皮的小错,也一定要坚持到底、死不认错,只要不认错,我就是安全的,既然错不在我,又有谁能惩罚我呢?死拗到底,当然是有必要的了!父母们常说:“我的孩子脾气好倔强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轻易地点头妥协,真是气人!”“这些孩子,怎么这么难搞?”现在终于知道了吧!话又说回来,孩子会如此的倔强,难道没有受到父母强硬态度的影响吗?强硬是不是比倔强更为强势?只不过父母的强硬,在“爱”的包装下,被合理化了而已吧!

最让人不解的是,每个做父母的,都声称自己深爱着子女,但是他们心中最在乎的,却总是自己的感觉。我曾看到无数遭遇到情绪困扰的孩子,在与我对谈的过程中,由于太过于痛苦而发出悲痛的嘶喊、呻吟,那种压抑下的悲愤,如野兽般的嘶吼,让人听了真的是心如刀割。亲爱的父母啊!如果你们是真心地深爱着孩子,怎么能忽略孩子心中的痛苦与压力呢?难道你们真的还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教育态度是对的吗?

像小男孩这样长期地怀着恐惧与焦虑的情绪,任谁也承受不了,情绪所累积的焦躁能量,必须找到宣泄的出口。于是,小男孩常常会在无意识下,不断地释放出内在的焦虑与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阵子以来,小男孩会不自觉地常想要去招惹学校的同学,而在惹出麻烦后,却又坚持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原因。虽然小男孩的焦虑情绪源于家中想要逃避父母管教的压力,但由于父母代表着无上的权威,小男孩不可能去挑战父母的权威,所以只好去找同学的麻烦了。因为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实力也差不多,所以去挑战同学,当然就比较安全。许多在学校里喜欢惹是生非的小孩,几乎都可以断定,他与家中的亲人之间存在着许多情绪上与沟通上的问题,学校里所发生的冲突,只是问题的表象,是小孩发泄情绪的管道而已,真正的问题,都源于家庭。

接受错误与失败,让孩子无畏地体验生命

长久以来,由于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大人们早就拥有一套世俗的成功哲学。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父母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精心地策划,让孩子去学这个才艺,去加强那个学科,务必要使孩子身怀绝技、成为多才多艺的杰出人才,更是步步为营,想让孩子从此平步青云、登上高峰。在父母的计划中,当然没有包含孩子可能的失误,所以每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的失望就在所难免了。但是父母们忘了,所有的失败与错误,是人生里极为宝贵的经验啊!举例来说,当孩子外出时,你会告诉孩子:“过马路时,要小心喔!”这种关心与叮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孩子在过马路时,到底要怎么注意,才能算是够小心?这种小心的过程,除了遵守一些既定的交通规则外,还需要当事人亲自经历与体会,才可以完全地心领神会,产生自己的经验价值。

记得多年前,女儿才刚进小学就读,我每天亲自驾车接送她上下课,总觉得她年纪太小,不放心让她独自穿越车水马龙的街道。直到有一天,当时女儿已经读小学六年级了,我请她帮我到对街的超市买瓶饮料,我从二楼阳台上,很惊讶地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女儿很紧张地站在路口,一会儿往左边看看,一会儿又扭过头看着右边,只要发现老远有任何车子开过来,即使是一部好远的摩托车,她都不敢过马路。我家门口的这条马路只不过六米宽而已,虽然是一条很窄的马路,却让我女儿显得十分犹豫,傻傻站在路的一边,不知该如何是好。当五分钟过后,她还是站在原地,无法走到对街去,这个场景真是太夸张了!我在楼上笑得人仰马翻,但刹那间,也觉得有些难过,我发觉是我平常把孩子保护得太过头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小学六年级,我都没有让她有机会单独行动,为了安全,我们想尽办法陪着她一起参加所有的活动,结果让她变成一个这么害怕过马路的人。

P9-12

序言

让亲子互动成为最棒的连线

◆许添盛

亲子互动及亲子治疗一直都是心理治疗的重头戏。我的学生当中有所谓的“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鸿玉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在退休之后(这可又是另一个好典范,许多人担忧在一辈子的职场奋斗后,退休后不知道要干什么,也许你可以好好看看鸿玉的例子),努力“加餐饭”,不但在赛斯的理论上,更在临床的心灵对话里,精益求精,日益精进。

身为老师最大的开心就是,每当有人告诉我,他(她)因为听了鸿玉的演讲,或看了鸿玉的书而茅塞顿开,明白自身痛苦的症结,或放下执著时,我会更加确定,“栽培学生及为他们创造更多舞台“这条路是对的;成立赛斯文化,培育更多本土赛斯学派的讲师及作家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希望日后的新时代赛斯教育基金会、赛斯身心灵诊所、赛斯文化,能栽培出更多像鸿玉这般杰出的赛斯学派心灵辅导师。

鸿玉这本书,除了有专业知识的水准之外,还有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赛斯思想深入的体会,相信一定可以对全天下的父母及小孩提供最棒的心灵洞见。也许你的亲子互动一直不佳,也许你在亲子治疗这个领域遍寻专家却苦无改善,那么,看看这本书吧!你一定会惊喜连连。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它。

后记

别想太多了,你是个好妈妈啊

多年来,我经常有机会在各地宣扬赛斯身心灵整体健康的思想。往往当父母了解到“原来孩子的偏差行为都与身心状况、与自己的教养态度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时,会感到非常的内疚,心急如焚地想要知道:“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每个做父母的都深爱着自己的小孩,没有人会故意让孩子受伤。所以,当父母发觉自己在无意中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后,都难过得不得了。

过去,我也曾是个焦虑且疯狂的母亲,借着爱孩子的名义,掌控了孩子生活里的一切。孩子在成长的岁月中,生活得紧张又委屈,我却浑然不知。在我开始接触身心灵整合的修炼后,才有了大梦初醒般的觉悟。尤其当一些被视为出了状况的孩子,对着我诉说他们的痛苦时,更是让我既惊吓又心疼,惭愧得简直无地自容,因为,我自己也曾是那些孩子口中所形容的“恐怖妈妈”。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经常心虚地问女儿:“会不会觉得妈妈过去太严格、太过分了?我是个坏妈妈,对不对?”女儿通常会对着我甜甜一笑,然后用安慰的口吻告诉我:“妈妈,别想太多了,你是个好妈妈啊!”听到孩子这么说,当然就稍觉心安,但我还是会不放心地补上一句话:“如果你突然想起妈妈过去有什么让你不愉快的地方,一定要跟妈妈说,好让我有机会跟你道歉喔!妈妈现在是很勇于认错的喔!”

我想,自己真是被前来谈话的许多孩子给吓坏了。从他们的话语里,我才深深领悟到,父母在孩子整个人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既然知道自己曾犯下许多无心之过,当然做父母的就要勇敢地向孩子道歉;虽然说,道歉可能不足以弥补孩子对父母所有的误解与怨怼,但真诚的爱心,永远都能碰触到孩子心灵的深处。因此,对孩子说出自己真诚的歉意,就是最好的治疗药方,孩子也能由父母真心的表态中,感受到真爱强大的力量;这无价的真爱,就能永远伴随着孩子,让他们终生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值得被疼爱的。

父母道歉的过程,不但需要真心、诚心与耐心,还会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地被考验,这怎么说呢?

有一次,先生与我,带着已成年的女儿一起去吃日本料理。席间,我感觉到口中的鱼片,颇有些腥味,于是我问服务生:“今天的鱼,好像不是很新鲜喔?”服务生回答:“这种鱼,就是这个味道!”我听了有些不服气,于是又说:“是这样吗?这种鱼如果够新鲜,应该是不会有腥味的啊!”服务生赔着笑脸说:“好啦好啦!下次我们会注意的。”这时,坐在身旁用餐的女儿,用手臂轻碰了我一下,同时低声对我说:“别这么刻薄好吗?”听她这么一说,我简直有些不敢置信。什么?我这个消费者,连吃到了不新鲜的鱼,也不能抱怨一下吗?而且我的态度是很客气的,没想到做女儿的,竟然说妈妈太刻薄。这话未免太严重了吧?实在不太能接受,当下,我就板起脸来,不再说一句话。

回家的路上,我一面走着,一面心想:“为什么这种小事,女儿却会看成是‘刻薄’?这其中必有缘故啊!”

想着想着,突然心中一亮,明白了!原来我这个做妈妈的,从女儿小时候起,就一直哕嗦个不停,不是嫌她这不好,就是批评她那个不对的,在她的眼中,我根本就是个处处不饶人的“刻薄”家伙。这几年来,我虽自觉与孩子的情感修复得不错,但那仅仅是在意识表层做了一些调整,每当遇有突发事件时,我们会毫不自觉地掉入无意识的惯性中,让过去的经验与感受浮现到意识层面上来,接管自己的情绪与理智。这也就是许多做父母的常说:“我并不想发脾气啊!但只要情绪一来,就又忍不住发作了!”如果我们不够觉察,过去的经验与制约,就会重复地让我们经验到同样的事件与命运。  回到家中,我告诉孩子:“你说得很对!我以前的确是个刻薄的妈妈,很抱歉对你造成的伤害,请再给妈妈一些时间与机会,我一定会是个愈来愈好的妈妈,好吗?”女儿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自己也没意识到,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我既然知道了,就很愿意向她坦承事情的真相;我真的很爱孩子,不想让孩子以为她犯了错以及出言不逊,这样不但无辜地加深她的罪恶感,也让我失去了提升自己意识的良机。

有什么能比真爱更伟大呢?为了爱自己、爱孩子,我真心诚意想要检视自己,不断地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在这里,我要鼓励每个做父母的朋友,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我是好爸爸,我是好妈妈!”不要在意过去的一切,勇敢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歉意与心意。

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与孩子之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交集,他们是天使、是我们的老师;孩子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太多了,珍惜这个与天使共同生活的良缘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鸿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4331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28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