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民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平民的角度记录时代的变化!

透过个人的小历史看国家、民族的大历史!

见证时代与人性,讲述老百姓最真实的记忆。

还原真实的历史,触碰一代人最痛的记忆。

什么是中国的60-70年代?不是历史教科书中轻描淡写的十年,也不是主流媒体矫枉过正的十年,而是平民百姓在屈辱和冤屈中傲然挺立的3650个日日夜夜。

内容推荐

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文中作者基本都是亲历“故事”的主角。这些发生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平民“小故事”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点点滴滴汇成了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大历史”。

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你一定依然难忘。今天,青春已逝,往事蒙尘,但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见证时代,见证生命,见证灵魂,见证人性……

世上的历史有千万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

目录

第壹章 傲骨本纪

 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个世界?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领袖,不是那些被吹嘘为多么有力量的东西,而是平民百姓身上的傲骨!

 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我爸爸是好人

 冬舅

 父亲

 珍藏的眼泪

第贰章 老插列传

 他们也曾是单纯的孩子,命运却加给了他们太多的苦难,直到今天。让我们记下他们的血泪青春,那好似小鸟,一去不回来的青春……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海南岛“杂交”记

 激情岁月

 冬夜遇狼

 在草原打针

 落英山峦

 领略寒冷

 牛的眼泪

第叁章 侠义志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似乎只有来自底层,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们,才有能力付出,才有能力去爱,才活得更像是人。

 阿蓉姐

 傣家媳妇

 鸽子

 过生日

 黑馒头

第肆章 亲情志

 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亲情变得如此脆弱,又如此顽强。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不用再为亲人如此悲伤,却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父亲节的无奈

 还是妈妈忘不了

 姥姥

第伍章 艺文志

 文化人的坎坷,就是这个时代文化的悲歌,他们得到的太少,失落的太多,应该承担的责任,一直都没有承担起来。

 静静的团泊洼

 “太阳纵队”传说

 白薇“姑姑”

 电影?怀旧?虚幻

 读书杂亿

 留声机

第陆章 寒窗志

 当年学生的故事,今天的孩子已经无法想象。是谁在他们的身上,压下了如此沉重的负担,而他们承受的一切,又换来了怎样的今天?

 朝花俯拾

 话说当年高考时

 七七年高考

 跳龙门

 我的一九七七

第柒章 食货志

 民以食为天,可这又是怎样的天呀!我们重视饮食,是不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太少了?那些快乐又跑到哪儿去了?

 棒子面儿粥

 红薯,红薯,大大的红薯

 后巷小挑担

 胡同里的豆汁

 苦乐南瓜

第捌章 青春志

 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动摇不了孩子的童真。我们都是孩子,虽然饱经磨难,依然向往着一个更好的未来。

 挨打

 疯长

 故乡的故事

 后悔一辈子

 蓝天白云的日子

 逃学

 幸运的70届

 我的初中老师

试读章节

这是前成都大学副校长庄顷的小女儿梅在“文革”期间面对别人的谩骂、攻击和歧视做出的勇敢回答。而那时,她的父亲已被迫害致死。

我和梅是在“文革”前上小学四年级时认识的。从那时至今,我们一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成为了一生最为难得的知心朋友。她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都太年少,无法理解这突如其来所发生的一切。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梅那里了解到她父亲的点滴。

0000庄顷原姓王,四川广安人。年轻时就读国立四川大学,因成绩出色,被选上保送去德国深造。当时中国正遭受日寇的蹂躏,国难当头。充满爱国热情的庄顷为了救中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去德国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去了延安。

“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我爸爸是好人”建国后,他却时常独自苦闷,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在被毁灭。“文革”开始不久,他就被关押在成都锦江宾馆,每天受到连番批斗和逼供。一位庄顷生前的同事曾说过,如果有一百人在一起开会就某事讨论,九十九人持反对意见,他(庄顷)如果认为自己是对的,一人也一定会坚持。

梅继承了她父亲的傲骨,一生的坎坷从没让她屈服过,就像严冬里独傲枝头的梅花。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一件白色泡泡纱短袖衫和一条墨绿色的背带纱裙,站在同学中间像个可爱的小妹妹。电影《音乐之声》里那个最小的女孩总让我想起梅当时的模样。后来,梅告诉我,她六岁半上学,所以年龄比同学小。梅对我很亲近,就像早就认识似的。她不断地给我讲好多班里和学校的事,还告诉我,她的哥哥和弟弟都在这所小学,她弟弟和我妹妹在同一个年级。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梅像个快活的小公主,一对又大又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高高的额头,讲话时,头微微偏着,一点一点的,头发梳得光光的,她说每天都是姥姥给她梳头。最明显的,是脸上那一对小酒窝,笑起来可爱极了。

四年级快结束时,梅告诉我们,上了五年级,她要转学了,到成都大学附近的上游小学去。她还告诉我们,上游小学是所新学校,在草堂寺附近。我那时觉得草堂寺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我根本没有可能再和梅在一起玩了,所以很难过,心想,她为什么要走嘛,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梅走后,我们没有再联系。

六年级开学时,班主任突然宣布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梅又回到我们学校了,教务处本来想把她安排在别班,因为别班有空位置,但梅希望回到我们班来。记得当时大家都又惊又喜,欢迎梅回来。我简直觉得是奇迹发生了。

小学快毕业时,“文革”开始了,学校也关门了。因武斗越来越多,成都七中也被烧了,我们家搬进了城里。不久,我的父母也分别去了干校,进了“牛棚”。那时,梅常来我家,我也常去她家,很少见到她母亲。梅的母亲经常被挂黑牌子,游街、批斗、挨打、关押、审讯。冬天,她还被造反派拖到荷花池里,在冰凉刺骨的池水里罚站数小时。我常看到大字报和大标语上,她母亲的名字被打上了红叉,也看到过她母亲被挂着黑牌子挨斗的照片。梅的母亲是个十分优雅、刚柔并济的人,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坚强地挺了过来。

上中学时,我和梅虽不在同一所学校,但仍常来往。梅告诉我,经常有人在她课桌椅上写标语或贴纸条骂她父亲。一天,她进教室时,看见黑板上写着醒目的标语:打倒庄顷。同学们都在注意看她的反应。她把头一昂,大声说,打不倒的,就是打不倒。还有一回,当她再次看见课桌上的纸条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我爸爸是好人!”那时,她才十五岁。后来有同学告诉她,她当时看上去既勇敢又傲气。

当上山下乡轮到我们头上时,我和梅商量好,万一我们俩都得去四川省的石棉县插队的话,我们就插在一个生产队。我们俩的母亲都很同意我们自作主张的决定。后来,梅因为身体状况实在太差,没有去插队。我则去了另外的边远山区插队。梅和我常通信。信里她告诉我,她经常在思考人生。她爱上了音乐,开始学小提琴,学得认真刻苦。中午怕影响别人午睡,她就带上琴,谱子和两颗图钉去建筑工棚,到那里把谱子往墙上一钉就练起来。她说发现自己太爱古典音乐了,音乐让她学会思考,使她充实。我深深地理解,那种不是语言文字能表达的内心感受,只能在音乐中找到,是她向我推荐了莫扎特。虽然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可她从不放弃可能的机会去学习,长年坚持自学,参加考试。各种证书也不知考了多少。她说,那么多年来,她就是这样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没有让自己垮掉。

我儿时的辫子好友,当年活泼天真像小公主般可爱的梅,从炼狱中走出来了,变得独立坚强。她对我说,几十年人生风雨,时代变幻,并没有真正改变她对人生的初衷,对友情的珍爱。经过那么多苦难,她却变得更加宽厚。对那些侮辱和伤害过她的人,她的心里只有同情。

P2-4

序言

你告诉我什么是历史!

发黄的故纸堆?与现在没有关系?那是多少代人跳着的心,流着的血,怎么能和你无关?

帝王的杀伐?名利的角逐?那只是皇帝的家史,皇族的贪婪史、卑鄙史、残酷史,那只是历史角落的一些灰尘。

史家的记述?文人的缅怀?为什么里面只有一些帝王将相?他们才占人口的几分之一?

大背景?大时代?大事件?那不过是掌权者的游戏。

英雄豪杰?人中龙凤?他们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怎么能代表大多数?

经济繁荣?物质丰富?那不过是些经常改变的指标,不过是些枯燥乏味的数字。

科技成就?文化遗产?那些不过是人们生活的点缀而已。

世上的历史有千百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

那是普通人心里最难忘却的记忆,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千万个人生。它们丰满,它们真实,它们平凡,它们告诉我们,谁,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

历朝历代,这种平民的历史都是口耳相传,只有极少数才有幸变成文字,得以流传。我们纵使翻遍所有古籍文献,也只能看到它模糊的侧影,那么遥远,那么朦胧。

幸好今天,有了网络,平民有更多的机会发出声音。

我们将其搜集整理,把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呈现给你。这是时代的见证,心灵的见证,生命的见证,更是人性的见证。

是的,人性,只有人性,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

云峰

2006年4月

后记

衡量什么是历史,其实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标准:和你有没有关系,和我有没有关系,和每一个人有没有关系。

所有时代的风云变幻,都不过是投向水面的石子。

而真正的历史,从来都与这些石子无关,从来都是水面泛起的无限涟漪。

水,就是人心,就是人性。

历史,就是在时代的冲撞击打之下,人心的起伏,人性的波澜。

因为人是重要的,因为你是重要的,因为你的心,是重要的。

历史一方面,在不断积累着人性与文明,道德与操守;另一方面,企图颠覆人性、摧毁文明的力量,也一直在舞台上呼风唤雨。

衡量历史的进步与倒退,只看人们心中的力量能否与时俱进。

既然人是重要的,每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便是历史的全部意义。

衡量一个时代的功与过,就看有多少人能够接近自己的心,能够走出自己的路,能够骄傲地昂起头颅。

在强大的时代潮流之下,能够抵御住外力的冲撞打击,这才是历史的真意。

那些螳臂挡车的小人物,那些坚持到生命最后一息的独立姿态,才是人类历史的所有价值所在。

他们或许软弱,或许悲伤,或许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然而心中自有一片天地,里面自有独特的风景。

他们也曾懦弱妥协,最后总会迷途知返。在力量悬殊的赛场之上,在强大势力的裹挟之下,纵然屡次犯错,纵然遍体鳞伤,而心中属于自我的独特火种,最终没有熄灭,最终在狂风暴雨之中,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能够坚持自我价值的,便是英雄;能把价值坚持到底的,便是烈士。

所谓人生,就是先向现实妥协求得生存,再积累力量突破现实赢得发展,最终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是先错后对,先苦后甜,先易后难,先做现实的帮凶压抑人性,后当现实的反叛点亮自我,让人性回归。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的重要抉择,都不亚于改朝换代。

你不是只能对历史旁观,不是只能书写见证,你也在创造历史,在生命中的每一天。

世界是平衡的。有多大的力量诱惑你偏离自我、背叛人性,也就有多大的力量引导你回归。

一切时代都会结束,一切生命都会消逝。当短暂的生命来到美丽的人间,那一定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辉煌与灿烂。

愿这本小书,能够帮助每一个正在阅读的你,成为历史的主人,人性的主人,生命的主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民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63051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8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