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内容
编辑推荐

1927-1929年,在革命文艺界内部围绕革命文学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论争。本书选录了当时直接参与论争的主要文章,有关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和创作进行阐述的文章,以及社会上对论争的反应有代表性的文章150篇,展现了这场论争的全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目录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

原版前言

革命与文学(郭沫若)

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成仿吾)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仿吾)

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曰归)

新时代的文学的要求(长风)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的回声(苏觉先)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的回声(远中逊)

文学革命与趣味(仿吾)——覆远中逊君

革命的人生观与文艺(芳孤)

文学革命的商榷(王少船)

革命文学(鲁迅)

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甘人)

文艺与社会改造(丁丁)

关于“革命文学”的几句话(香谷)

英雄树(麦克昂)

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蒋光慈)

《英兰的一生》(钱杏郝)

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香谷)

欢迎《太阳》!(方璧)

祝词(成仿吾)

艺术与社会生活(冯乃超)

短评四二《太阳月刊》出版(宰木)

文艺和革命(鲁迅)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

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

文学的永远性(梓艺)

打发他们去!(仿吾)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李初梨)

随感九七·爆竹(岂明)

全部的批判之必要(成仿吾)——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

死去了的阿Q时代(钱杏郝)

关于《现代中国文学》(钱杏郝)

编后

文学与时代(顾凤城)

“醉眼”中的朦胧(鲁迅)

维持我们对于时代的信仰!(厚生)

留声机器的回音(麦克昂)——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

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李初梨)

读者的回声·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

前言(同人)

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华希理)——读了《文学周报》的《欢迎太阳》以后

批评与抄书(钱杏坉)

读成仿吾的《全部的批判之必要》(杨坉人)

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弱水)

知识阶级的革命份子团结起来!(厚生)

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香谷)

欢迎《太阳》!(方璧)

祝词(成仿吾)

艺术与社会生活(冯乃超)

短评四二《太阳月刊》出版(宰木)

文艺和革命(鲁迅)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

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

文学的永远性(梓艺)

打发他们去!(仿吾)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李初梨)

随感九七·爆竹(岂明)

全部的批判之必要(成仿吾)——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

死去了的阿Q时代(钱杏郝)

关于《现代中国文学》(钱杏郝)

编后

文学与时代(顾凤城)

“醉眼”中的朦胧(鲁迅)

维持我们对于时代的信仰!(厚生)

留声机器的回音(麦克昂)——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

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李初梨)

读者的回声·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

前言(同人)

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华希理)——读了《文学周报》的《欢迎太阳》以后

批评与抄书(钱杏坉)

读成仿吾的《全部的批判之必要》(杨坉人)

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弱水)

知识阶级的革命份子团结起来!(厚生)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75915
开本 16开
页数 8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1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5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