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法决定活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比尔·盖茨经常给那些梦想着成功的人推荐他的“人生公式”:财富=正确的想法+足够的时间。盖茨想告诉我们的是,还有“足够时间”的青年人如果能够通过真诚的学习,提前从那些已经积累下来的人类智慧中尽快、尽早获得“正确的想法”,二者不再隔离,让“足够的时间”嫁接上“正确的想法”,就会如同核聚变,产生石破天惊、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创造不可思议的人生辉煌!

本书的使命就在于向所有渴望成功的中国年轻人揭示比尔·盖茨所说的“正确的想法”,超越时间与智慧的悖论,解开这个制约人类成功的千古谜题。

内容推荐

佛说:“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儒家讲:“内圣方能外王。”

本书从五个方面全面揭示了人类千年来赢得成功的智慧和性格:一、思路决定出路;二、态度决定高度;三、脑袋决定口袋;四、境界决定世界;五、格局决定结局。

目录

前言

一、思路决定出路/1

 1、思路维次不同,出路境缘不同/3

(1)所有的成功都曾经是思路/4

(2)换种思路,换种出路/6

 2、目标不同,终点不同/10

(1)目标:暗夜中的明灯/10

(2)合理的目标是出路,不合理的目标是死路/15

 3、方向不同,终点不同/20

(1)出路喜欢不甘平凡的人/21

(2)一心一意的乌龟也能赢/24

 4、方法不同,效果不同/29

(1)先想再做,边做边想/29

(2)做喷薄的火山突破自己/33

(3)行动为思路插上高飞的翅膀/38

二、态度决定高度/43

 1、态度不同,收获不同/45

(1)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46

(2)跟逝去的风景道别/50

(3)任何磨练都是成功的基石/54

(4)一盎司的忠诚胜过一磅的智慧/58

 2、深度不同,成就不同/64

(1)成功蕴藏在细节中/64

(2)梦想根植于坚实的大地/68

(3)坚持的蜗牛也能爬上金字塔/72

 3、角度不同,命运不同/77

(1)我和工作有个约会/78

(2)孔子云:“敬其事,而后实!”/81

(3)你也可以做老板/86

 4、力度不同,高度不同/91

(1)铸造你的一级执行力/91

(2)让你无可替代/96

三、脑袋决定口袋/101

 1、脑袋不同,口袋不同/103

(1)卓越的脑袋找钱赚/104

(2)平凡的脑袋等钱赚/107

(3)平庸的脑袋没钱赚/109

 2、眼界不同,财富不同/113

(1)赚钱凭借力/113

(2)抓住机会就是抓住了财富成长的摇篮/117

 3、财商不同,财力不同/121

(1)财富在创新的光芒中闪烁/122

(2)谨慎为你的口袋加上保险/125

(3)借口是滋生贫穷的温床/129

(4)拒绝月光公主,拒绝葛朗台/133

 4、愿望不同,内容不同/137

(1)抓着理财的手,财富跟你走/138

(2)卓越的脑袋知止有定,平庸的脑袋贪得无厌/141

四、境界决定世界/145

 1、心态不同,世界不同/147

(1)心远地自偏/147

(2)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态度/151

 2、修为不同,境界不同/154

(1)恭敬别人,就是在庄严自己/154

(2)感恩,为你的心灵投资/158

(3)换位思考,换出新天地/161

 3、心量不同,感受不同/166

(1)放低自己,才能分得一脉流水/167

(2)宽容豁达,送人一轮明月/171

 4、知见不同,天地不同/175

(1)欲望是没有尽头的环形锁链/175

(2)停下来,不做上满弦的发条/179

五、格局决定结局/185

 1、构建不同,输赢不同/187

(1)人生就是一盘棋/188

(2)人生的草坪要勤于修剪/189

 2、企图不同,地位不同/193

(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93

(2)工作的三种境界:谋生,事业,使命感/197

 3、谋略不同,版图不同/203

(1)只有步步为营,才能局局赢/204

(2)打造双赢的格局/207

(3)工作和生活的楚河汉界/211

(4)做时间的主人/215

 4、取舍不同,结果不同/220

(1)佛说:有舍才有得/220

(2)二取一舍,智慧之法/224

 5、人缘不同,舞台不同/228

(1)得人脉者得天下/229

(2)要的就是吸引/233

(3)智慧照应不到的事情,谦逊可以照应到/237

(4)赞美缩短你我的距离/242

试读章节

(1)我和工作有个约会

詹姆斯先生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条件优越,他进过预备学校,人生的前18年住在纽约一个漂亮的小区里。詹姆斯先生每年的收入超过70万美元,可以算是一个富翁。在他每年的收入中,每1美元的投入就有超过20美元的净资产。

在解释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詹姆斯说:“我没有经济上的担忧,我一心只想着去工作,我要去实现我的生意目标,这非常重要。而且,我每天都很想去公司,我就是凭着这个动力去工作,就是想把工作做好。”

詹姆斯先生对于工作的态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应付差事而已,他对于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视工作为自己的第二生命。

人们都说要和工作谈恋爱。初听起来,觉得好笑,工作非人非物,口不能言耳不能听,怎么谈呢?但仔细琢磨,这句话却有十分的道理。我们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的时间是和工作一起度过的,这还不算路上花费的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耕耘在上班——下班——回家的三点一线上,这样的生活逐渐令大多数上班族感到厌倦。

如果你正在赶去赴恋人的约会呢?在路上又是什么心情?迫不及待、忐忑不安,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恋人面前。将这样的热情投入工作,你便能天天与工作这个“恋人”约会了。

如果你能和工作有个约会,便不会以“又要上班”的念头逼迫自己起床;如果你能和工作有个约会,便不会由于“怎么还不下班”的念头而频频看时间;如果你能和工作有个约会,便不会以马马虎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责任。能和工作有个约会的人,他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就像陪伴在恋人身边;他会在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就像在为恋人分忧;他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就像在赶赴一场约会。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专程拜访美国钢铁业巨头施瓦伯先生。当时施瓦伯对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可以成功,只要他对于那件事具有真正的热忱、非常浓厚的兴趣,即便要他多受些苦也在所不惜。而那些只会坐着不动,甘愿受旁人支使的人,是干不出什么大事来的。”

一个人如果厌恶他的工作,并非因为工作本身可恨,而是因为他没有像对待自己的恋人一样去热情地对待工作。

起初,施瓦伯只是一个看马的小马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喂马、洗马具以及一些零星的工作。虽然他的工作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他非常快乐。很多时候,他都是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嘴里快乐地哼着小曲。

有一次,他哼着歌曲工作时,歌声传到了钢铁大王卡耐基的耳朵里,卡耐基当时正坐在附近的一个回廊上。施瓦伯唱的这首歌他也很喜欢,而且他更喜欢这孩子在工作时热情快乐的劲头。

于是,卡耐基把这个小孩叫到屋里,专心地听他唱。慢慢地,他觉得自己不但喜欢这首歌,而且也喜欢这位歌唱者的性格。这个唱歌的小孩——查尔斯·施瓦伯,后来便成了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也许这一切都出于偶然,但如果施瓦伯不对工作怀有巨大的热情,恐怕他至今都还只是个马夫吧。

施瓦伯感慨于自己的经历,他说:“事业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在年轻时专心致志,只要能够倾心于其中。什么工作你都会喜欢的。”

追求艺术的道路更是需要十二分的热忱,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往往具有追求完美的毅力,忘我而沉醉于所追求事物上的热忱。

著名艺术大师罗丹的工作室,是一个有着大窗户的简朴屋子,里面有已完成的雕像,也有许多未完成的小塑样,它们不是只有一只胳膊、一只手,就是只有一个手指或指节。屋子里全是他动工后搁置的雕像,草图全散在桌子上,这个工作室,就是他一生在艺术之路上不断追求与探索的地方。  有一次,罗丹陪一位作家参观他的工作室,他在一个未完成的塑像前停下,对访客说:“这是我的近作。”说着把湿布揭开,出现一座女人的雕像。这位作家心想,这个雕像应该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了吧。这时,罗丹退后一步,仔细看着。在审视片刻之后,罗丹说了一句:“这肩膀上的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我修改一下……”说完,他穿上工作衫,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只见他拿起刮刀轻轻划过黏土,塑像肩上的肌肉瞬间便有了更柔美的光泽。他的手再次忙碌起来,眼睛里闪着热情的光芒。

罗丹修改了一会儿,又把架子转了过来,时而眼睛发亮,时而眉头紧锁。他捏好一块黏土,粘在塑像身上,又刮开一些。就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和访客说过一句话,专注于他的工作中,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

最后,罗丹长长吐出一口气,放下刀片,像一个情人一般把披肩披到塑像的肩上,然后又带着关怀把湿布重新蒙在塑像身上。终于,罗丹转过身来。

他看见了访客,呆了一下,正要问访客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忽然想起刚才的事情,他对自己的失礼感到非常抱歉,连连说道:“对不起,先生,非常对不起,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

这位作家事后形容说:“真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亲眼看到一个人如此浑然忘我的投入精神,全然忘记时间、环境的神态那样令我感动。我很庆幸自己能看见罗丹如此专注投入工作的情形。”

要达到如此投入的境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大多数人做起事来,总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神情。

仔细想想,你曾这样浑然忘我地工作过吗?如果不曾如此,是你不够专心投入,还是你根本没有心或没有兴趣?先把问题找出来,确认你的希望和兴趣所在,所谓忘我的境界,以及享受工作的乐趣,同样会发生在你身上。

歌德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成功者的秘诀,就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工作里,快乐工作,享受工作。

P78-81

序言

比尔·盖茨经常给那些梦想着成功的人推荐他的“人生公式”:财富=正确的想法+足够的时间。

而这样的回答,每次都让那些渴望从这位世界富豪那里获得财富诀窍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作为创造新兴经济IT产业神话的伟大企业家,人们期待的等号后面答案可能是“智商”、是“机遇”、是“管理”……却很少能够想象居然是虚无缥缈的“想法”和“时间”。

何从解读其中的奥秘呢?

从比尔·盖茨声称他最尊敬的另一位产业帝国的缔造者——洛克菲勒那里,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洛克菲勒也曾对那些羡慕他富可敌国的人说过:“就算有一天,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无情地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会怎么样呢?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你们会看到,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

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给中国人留下了一句令人失笑的口头禅:“为什么呢?”洛克菲勒凭什么如此自信?又凭什么能够从一穷二白再次登上财富的宝座呢?

有一句西方的名言是这样讲的:“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资源不在南极和非洲沙漠之下,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帽子的下面。”

洛克菲勒凭借的就是他脑子里的“想法”,几十年历练出来的炉火纯青的人生思路,能够“决定一切”的积极态度,饱经沧桑、举重若轻的境界,以及富有智慧、立于主动的格局意识等等。主要有了这些“想法”,再加上足够的时间,没有机遇,也能创造机遇,没有关系,能够建立关系,没有资金,可以借势合作……在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转体系中,财富就是这样创生的!

有一位享誉全球的美国成功学家说:“思想创造财富。”爱因斯坦同样也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

那么,时间呢?盖茨公式中“足够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尔·盖茨的伟大正在于此,就一般人而言,时间和智慧的关系恰恰形成了一个悖论:年轻时,我们看似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还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热情,但是,面对人生和社会,我们又是如此稚嫩和脆弱,每个人都会由于缺乏阅历和智慧,走很多弯路,遭受种种失败。最后,历经多年的人世沧桑,我们沉淀了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教训,好比上了一场漫长的人生大课,终于可以毕业走出教室,带着我们几十年的生命智慧准备开始大干一场了,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正如犹太人的谚语:“人如果能从六十岁开始倒着活,每个人都能创造令人惊奇的成就。”

正所谓“天地不仁”,这种足够的时间和智慧的想法之间天然存在着矛盾。那么,我们难道无法逃脱这种无奈的宿命么?

现在,我们回到开篇介绍给读者的那个比尔·盖茨的财富公式,其实,盖茨想告诉我们的是,还有“足够时间”的青年人如果能够通过真诚的学习,提前从那些已经积累下来的人类智慧中尽快、尽早获得“正确的想法”,二者不再隔离,让“足够的时间”嫁接上“正确的想法”,就会如同核聚变,产生石破天惊、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创造不可思议的人生辉煌!

本书的使命就在于向所有渴望成功的中国年轻人揭示比尔·盖茨所说的“正确的想法”,超越时间与智慧的悖论,解开这个制约人类成功的千古谜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法决定活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路军//刘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7458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5-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