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医心医语爱宝宝
内容
试读章节

李医师谈肠套叠

事件回放

李医师是从浙江杭州省级教学医院作为人才引进到我院工作的,她讲得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讲起医学基础理论及外科学有关内容条理十分清楚,深入浅出,让人爱听,手术做得很漂亮,这是大家的一致评价。

李医师来我院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普通外科病房工作,这里除了胆道疾患病人较多外,小儿肠套叠也不少。那天,李医师忙里忙外,奔上奔下去了几次放射科,就是要找徐主任,请他会诊4床、11床的两位小儿肠套叠患儿的事。经过反复商讨,两人意见取得一致后,就决定合作配合在X线透视下,用空气及硫酸钡给患孩灌肠。利用空气和硫酸钡注入结肠内的压力,分别将4床患儿回肠套入回肠的肠段(回肠一回肠型)和11床患儿回肠套回肠再套结肠的肠段(回肠一回肠一结肠型)成功推出,完全达到了恢复原位的目的。整个复位过程足足忙碌了三个多小时。次日我上班,一进病房就见到这两位患儿跳跃嬉笑,吵着饮水饮奶。查病房时李医师告诉家属,继续在病房观察3天就可出院了。但由于被套的肠段尚有水肿,肠黏膜上仍有瘀血,所以回家后一个月内,饮食绝对要小心,除开水、牛奶外,可进食少量粥汤,暂不给其他食品。

此刻,我们护士们正忙着床头交接班时,5床又送来一位急诊患儿,长得虎头虎脑的,头上三根毛人见人爱,才20个月。只见他一阵大哭大吵,两腿屈曲,两手乱抓腹部,满头大汗,面色已十分苍白,四肢厥冷,一阵恶心、一阵呕吐,吐出带有草绿色的胆汁。一会儿却又嬉戏入睡,10分钟左右又会再次发作,李医师马上赶过来,给患儿一检查,脐上清楚摸到一段“香蕉状”硬块,光滑而带弹性。李医师又用食指插入患儿肛门内检查,在指套上可见到果酱色大便及血迹,确诊又是一位肠套叠病儿。由于肠子套叠,已引起肠壁血循环障碍,估计肠壁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决定急诊施行手术。

手术中见到,回肠套回肠20厘米,回肠又套入结肠12厘米,绪肠再套结肠5厘米,是属少见的回肠一回肠一结肠一结肠型。腹内已有大量炎性渗出。幸好送来较早,肠子尚未发生坏死,李医师用手法给予复位。但是回病房后,出现了严重混合性休克(中毒型+创伤型),连续72小时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发抖寒战,四肢冷凉,脉搏快速,细而无力,提问高达39~42℃以上(体温表达到顶峰),经过我们医护人员4昼夜的抢救,终于转危为安。病孩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赠送”妙手回春”大红锦旗,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

医学解读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小肠像一根长长的橡皮管,按照一定的解剖排列顺序,弯弯曲曲地盘旋在人的肚子里。肠与肠之间,有一层像纸一样的肠系膜,把它们牵连在一起。当人吃了东西以后,食物先经过胃的运动,在胃液的搅拌作用下,变成糊状食糜后,胃会将这些食糜,推送到肠里,在肠里继续进行消化。把需要的营养由小肠的上部一步一步往肠子的下部送。怎样送呢?是靠肠子的蠕动和摆动来完成。通过肠壁内的环行肌肉有节律地收缩,从而形成一连串的收缩环,自上而下地移动,称肠蠕动。另外肠壁内还有纵向肌肉,它会有节律地一下收缩一下放松,会像钟一样地左右摆动。肠子又蠕动又摆动,就这样食物一面消化,一面吸收的过程中,缓慢地向下推送。

婴幼儿的肠子比成人长,约是身长的6倍,肠系膜长而易活动,肠壁又较薄,肠道发育尚不完善,肠子蠕动不规律,很容易发生蠕动紊乱。一旦肠子有发炎、肠子长有息肉和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如软硬度突然改变),肠子的运动就会错乱,导致肠管的一部分套入下一段肠腔里去,而且连肠系膜也会套进去,这就称肠套叠。由于肠系膜中的血管因套入而受压迫,血液循环因此受到阻碍,肠子就会出现水肿、充血、坏死,危及生命。小儿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尤其是4~10个月且健壮肥胖的婴幼儿。

防治有道  怎样预防肠套叠的发生呢?

1.婴幼儿避免肠炎的发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奶瓶要经常清洗消毒,奶瓶的螺旋口要用刷子刷干净,喂奶时奶头要清洁,母亲内衣要经常洗换。

2.妻注意合理喂养,喂养时不能过饥过饱,需要添加辅食时妻循序渐进,让孩子胃、肠有一个适应过程,不要突然改变食物的形式。有的母亲因白天工作太劳累,晚上希望多睡一些,常常会在入睡前给婴幼儿一些饭块或较厚的糕糊,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一定要慢慢来且逐渐增加。

3.婴幼儿如突然发病,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要用最快时间最快速度送入医院。对于早期肠套叠,就可以用以上的两种办法:灌肠法成功推出或手法复位可转危为安。否则发病后送来过晚,肠套叠鞘部的收缩,会造成肠壁、肠系膜血循环受阻而充血、水肿、出血、肠子坏死。细菌及其他毒物也会通过肠壁经腹腔吸收而使全身引起中毒。加上丧失液体和电解质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等到那时再施行手术,术中又会丢失血浆体液,这样很可能造成休克,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生命。

P28-32

后记

1987年,全国卫生系统科普交流大会在杭州召开,有幸忝列末座。交流会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年轻护士刘小渡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走上科普创作道路的。湖南医院一位老护士介绍了自己如何坚持14年的科普宣传工作。西藏代表说当地吃生肉、生豆是普遍现象。在牛棚里生孩子,所以患破伤风比例极高。广西代表发言,那里封建迷信根深蒂固,有一家丈夫得了肝癌,不求医去算命,结果算出妻子克夫克子,婆婆赶走媳妇,病人雪上加霜,含泪而死……诸如此类现象,还是令人深感痛心的。

我们浙江地区,历来就有良好的文化积淀,但随地吐痰、乱抛果壳还是很普遍的,不少患者常常因为地上一张瓜皮、一口痰而滑倒引起骨折,此类病情医院急诊室里屡见不鲜。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护士零距离接触病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非常丰富,所以科普是护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社会义务。

目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已经接待了不计其数的患者,他们痛苦、呻吟,在死亡线上挣扎,病床总是供不应求。说实话,其中有很大比例的病情都是可以预防的。由于缺乏卫生知识,难以保护自己。1989年,我开始在病区里办起科普黑板报,给出院病人刻写、发送了各种病种科普出院须知,1990年1月我编写了《胆道护理80问》,将这些资料分发给胆道病人后,深受他们欢迎。是年6月得到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会长王绣瑛主任的肯定与鼓励,她在来信中说“作为一位老护士,能在退休之前,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后人,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十分可贵。”她这番话重心长的话,给我这个即将从护理岗位撤下来的“老兵”指明了方向。

1991年退休后,我用自己长年护理患者的双手转为伏案行文,这本《医心医语爱宝宝》的出版,不仅是我在护士工作中的片断回忆,也是中医药大学出版社编辑老师策划的结晶。因为此小文写就,苦无一个适当的书名,《医心医语爱宝宝》要表达的是“一心一意爱宝宝”,用我们医护人员真诚的心、朴实的语言来关爱天下的幼苗。书名既切合内容,又独到新颖,他们对我无私的帮助,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 玄

于2007.12.10

目录

求神治病断送儿命/1

两粒瓜子险些送命/5

行为过激铸成大错/9

来势凶险的破伤风/12

凶多吉少的狂犬病/15

腹痛警惕阑尾炎/20

免疫功臣话脾脏/24

李医师谈肠套叠/28

学“羊娃”直肠穿孔/33

“小肠气”要早治疗/36

头部伤要细观察/40

不要小视蛔虫病/43

奇异的肛门瘙痒/47

男孩少穿紧身裤/50

包皮过长要重视/53

尿道里的“石头”/56

电线竟在尿道里/59

面部的危险三角/61

牵拉小手忌用劲/64

先天髋脱早发现/67

下肢骨折巧护理/70

鼠药中毒要急救/74

毒蛇咬伤须自救/77

蜜蜂蜇伤勿侥幸/80

多食银杏会中毒/84

腮腺炎的护理要点/87

咽喉“卫士”扁桃体/91

鱼骨鲠喉勿咽饭团/95

乳牙蛀了也要补/98

耳朵穿眼惹的祸/101

挖耳提防耳膜穿孔/103

游泳当心中耳炎/106

一记耳光的代价/109

病从手入的沙眼/113

斜视治疗要及时/116

铅笔伤及眼角膜/119

烟花爆竹炸伤眼/121

抽脑脊液不必怕/123

孩子窒息的原因/125

缺铁引起的贫血/128

七嘴八舌话免疫/132

防疫针要及时打/136

孩子身高正常吗/141

小胖墩和“富贵病”/144

洋快餐不宜多吃/149

“二手烟”危害不小/152

温馨提示一二三/155

医闻转摘ABC/158

后记/159

序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子的顺利成长,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本书是我的同事张玄女士在她从事四十多年医疗护理的生涯中,从无数的患儿中挑选一些典型的儿童病例,通过整理、加工而成的一本育儿医学科普书。诸如某一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检查诊断、预防治疗等家长需要了解的医学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温馨、亲情与童趣。我读后深受感动和钦佩,因为作者和我曾在同一医院的同一病区工作四十多年,其中有些病例是我们共同遇到的。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经淡忘了,作者却还是记得那么清楚,叙述得那么详尽。在提倡“一对夫妇一个娃”的今天,这些真实病例更显现其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想本书不仅是对年轻父母,而且对所有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人都会有所裨益。

张玄是位热衷于科普事业的人,她曾撰写过多本医疗科普著作,深得广大群众好评,我想本书也会是这样。

陈方明

2007.4.25于湖州

内容推荐

本书是张玄女士在她从事四十多年医疗护理的生涯中,从无数的患儿中挑选一些典型的儿童病例,通过整理、加工而成的一本育儿医学科普书。诸如某一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检查诊断、预防治疗等家长需要了解的医学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温馨、亲情与童趣。

编辑推荐

慈祥奶奶的爱心付出,40余年医学护理经验积累,介绍养育孩子必备的医学常识,指点儿童成长道路上的误区、盲区!

本书是从无数的患儿中挑选一些典型的儿童病例,通过整理、加工而成的一本育儿医学科普书。以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检查诊断、预防治疗等家长需要了解的医学知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医心医语爱宝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10736
开本 24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7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9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253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