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人道德(决定中国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企业家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商人精神?中国商业必须建立一种怎样的商业伦理?社会应该有怎样合理的制度建设,来对商业进行完善的监督和保障?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使本书在激烈的商业道德讨论中,成为最理性的声音之一。倾听这种声音,无疑将有益于我们的企业步入良性和长久的发展轨道之中。本书是商界人士及关注商业问题的人了解中国商业发展、深入总结过去、理性面向未来的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关十中固商人道德的深度谈话录。两位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深入探讨了民营企业的沉浮成败,并着重对接踵而来的商业危机进行了讨论和反思。两位作者站在儒商道德的高度,直面商人“义和利”的矛盾,试图从东方的儒家思想体系中为商人道德的缺失做出诊断;也为商业发展的积弊寻根溯源、问诊号脉。书中还分析了中外商业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将中国商人问题置于东西方文化的坐标系中,并提出了许多精彩建言。作者认为,通过东方儒家思想和西方商业理论的完美结合,就有可能真正实现中国商业的伟大飞跃。

本书极具警示价值和指导意义,是一部思考中国企业和商人问题的“巅峰之作”!

目录

序一 中国商人的理性思考

序二 两大事件对于本书的检验

前言

第一日 中国商人三十年:不幸中的幸运儿

 “商人”和“商人道德”的界定

 不幸中的幸运儿

 “吃螃蟹的人”:中国商人几种

 三十年中,道德与财富的反差

 对“财富原罪”的新理解

第二日 “我们的困惑”:财富增长与道德状况的反差

 商人群体的道德觉醒

 商人道德的试金石——利

 民营企业的精神“大败局”

 另一种制约:组织管理上的缺位

 商人道德构建的组织渠道在哪里?

 “泰山峰会”与“西湖论剑”的可疑之处

第三日 商道纵横谈:财自道生

 商道,就是经商的哲学

 商业不同称谓的不同内涵

 财自道生的三大法则

 怎样分苹果最合理?

 “争”与“和”的对立统一

 生意:和而生意

 中庸的尺度

第四日 商德纵横谈:利缘义取

 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商人道德的特殊性

 义的三层内涵:真、善、美

 真:憨厚木讷者适合做老板

 商人诚实的尺度和原则

 热那亚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区别

 善:多几个罗马俱乐部

 美:商人的“内圣”与“外王”

 持经达变是取得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第五日 儒商伦理:儒家思想的现代化价值

 孔子与儒学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价值何在?

 不可思议的教师节

 东亚经济崛起的背后

 商人报国

 品牌经济与民族文化自信心

 重温赫胥黎和拉兹洛

 节俭的对立面是浪费,而不是消费

 儒学复兴必须面对的四个问题

 儒商伦理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六日 神圣的富裕:日本经济的成功奥秘

 朱元璋为何下令从孔庙撤走孟子像

 传统商业对土地和官府的双重依附

 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商人

 日本商务圣经: 《论语与算盘》

 涩泽荣一与张謇的“同路殊归”

 所有成功的投资,无不出于公益的考虑

 从《论语》中汲取“士魂”的营养和“商才”的智慧

 《论语》与基业常青

 只卖《论语》和算盘的日本小店

 “向日本学习”

第七日 仰望儒商:中国商人精神突围的唯一出路

 传统道德为何只对将、医、商“格外关照”?

 “经济”,就是“经世济民”

 李嘉诚为何重视“有节制的热情”

 秤杆上的福禄寿三星

 关云长是怎样“荣升”为财神爷的?

 物质价值绝不等同于精神价值

 商人“为谁赚钱”?

 “效益主义”与“义务论”

 商人道德底线:利己而不损人

第八日 时代的呼唤:民营经济的历史使命

 弦高与李世民的启示意义

 行贿就像私藏枪支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商人群体是一股新兴力量

 知识分子需要经济独立

 儒商的四个发展阶段

 发展经济为什么需要文化的认同

 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预言

第九日 “富不过三代定律”:如何破除魔咒

 当代中国财富史处于非常敏感时期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富翁的“魔法”

 对“小富由勤,大富由命”的释疑

 家族企业一定与职业化管理相对立吗?

 民企交接班的关键不是“传给谁”而是“传什么”

 “富有”到“富贵”之间有多远

 质疑“少帅班”

第十日 “5·12”地震后的反思

 拍马屁的“幸福诗人”

 留住最真实的“民气”

 “9·11”,沉默中的震撼

 “窥痛癖”与“做秀癖”

 “舆论逼捐”与“道德勒索”的背后

 财富英雄不会从天而降

 地震会引发整个社会的大反思吗?

 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局何在?

 “十日谈”总结

后记

试读章节

郭 “商人道德决定中国未来”,这个题目是不是太大了?

曲 不仅有些大,还有些危险。一方面,我们的探讨可能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另一方面,我们的探讨会不会陷入道德和逻辑的悖论而无力自拔?假如我们的探讨不能在学理上自圆其说,那么这个立论就是失败的。

郭 既然如此,我们折中一下不行吗?比如用“商人道德影响中国未来”这一提法。从一般道理讲,商人的确不能、也无法“决定”中国未来;而“影响”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一定的。

曲 这有些太抠字眼了。相比于“影响”,我更倾向于使用“决定”。一方面,理论越彻底越有力量;另一方面,问题不在于是“决定”还是“影响”,而在于“决定”或“影响”什么。“中国未来”有许多内涵,我们可以只讨论商人道德能够“决定”的方面。“决定”不见得一定要有“绝对决定权”,“相对决定权”也是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

郭 什么是“绝对决定权”和“相对决定权”?我第一次听说。

曲 比如你自己开一家公司,你是唯一的股东,对于公司来说你有“绝对决定权”:如果是合股公司,你控股51%以上,那就有“相对决定权”了。

郭 你这么一说,倒是说得通,就某些方面而言,商人道德的确可以“决定中国未来”,尤其是在道德伦理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们逐渐以自己特有的经济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中,这一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将会不断加大和提高,商人的价值观念、精神向度、文化品格等等,无疑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成为建构新型社会伦理的主导力量。

曲 还有一个方面也不能忽视,就是目前横行于整个社会的财富崇拜。这个问题后面再做详细讨论,这里仅就财富崇拜作用于商人而谈。当今社会对于财富的崇拜是有目共睹的,它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甚至各个角落。一定程度上,商人是财富的体现者。于是财富崇拜便将社会的聚焦点集中到商人身上,这时候,商人群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便对全社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比如一位受人追捧的歌星,他(她)的歌会被众多的人传唱,他(她)的演唱风格、发式、着装甚至怪癖等,也都会有人模仿效学,进而形成所谓的“时尚”。

郭 商人特有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力、社会对于商人的财富向往和道德期待,这三方面将商人推向一个敏感而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商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认同,对于全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乃至意识形态构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说“商人道德决定中国未来”并不过分。

曲 “决定中国未来”有多种取向,可以是向“好”的方向,也可能是向“坏”的方向,一切取决于中国商人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认定。

郭 但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

P3-4

序言

中国商人的理性思考。这是我对本书的基本评价。

其中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中国商人的”理性思考,另一层含义是“社会对于中国商人的”理性思考。放在我面前的这部厚厚的对话录,就是这样一种双重思考的产物。郭丽双女士作为一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十大女慈善家”的荣誉获得者,她的思考对于目前中国商人群体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曲直先生,一种来自于学界、来自于民间的声音。则真实地反映了目前社会对于商人群体的基本态度和看法。

由于工作和个人心愿等原因。我是比较关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的,并且始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心和期望。

“民富国强”是党的十六大突破传统思想所确定的新观念,现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共识下,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便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这是之所以需要我们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倍加关注的原因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07年6月,民营经济占到我国GDP总量的67%。正如本书中所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它说明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并且具有蓬勃而强大的活力。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转型期的特定社会环境,民营企业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而这些缺陷和不足,很可能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再度腾飞的潜在障碍。与此同时,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新时代向我国的民营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要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历史性跨越,也需要自身的不断成长、提高和超越。在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个年头,在转型期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成为对民营企业家的新的历史考验。

这就需要我们的商人群体、需要整个社会来思考这些问题。三十年的草创期过去了,民营企业现在进入一个理性创业阶段,而理性创业需要理性的思考。郭丽双女士和曲直先生的这部对话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看重他们的这一尝试,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于商人和商人道德问题的强烈关注,以及他们严肃而认真的态度。这些年来,社会的浮躁给学术研究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学术精神缺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郭丽双女士和曲直先生的这部对话录,虽然还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著,但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社会良知、道德信念和严肃认真的探讨求证。很好地体现了学术的基本精神。

其次,他们的这部对话录,自始至终所贯穿的文化理性和道德理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化的源动力。提高企业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本书的两位作者对此作了深入而理性的探讨。

第三,本书开辟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视角,从商人道德精神楔入,探讨中国商人的精神重建、民营企业的发展及其前途,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而成熟的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大量西方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参照和理论借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道德背景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或隐或现地对于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对于这些人文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书以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点,以儒商的经济伦理和道德精神为参照,在这方面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一种学术探讨,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新儒商”概念的提出,值得大家关注。

诚然,作为一个二人聊天的记录文本,本书缺少理论和学术上的严谨,缺少思想上的必要的锤炼,有些观点显得粗糙、偏激,不够理智。我曾考虑向他们建议,将书中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观点改得“圆融”一些,模糊一点,以避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但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我担心我的建议会使本书失去应有的锋芒。我们的祖先,在旧石器时代就懂得挑选有棱角的石头作为狩猎和劳动工具,数百万年之后,这一经验应该同样适应今天的我们。所以我想,本书的一些“棱角”,无论是作为长处还是不足。它们都构成本书的特点。特点未必值得称道,但特点是一本书最基本的品质。

“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是250年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今天用在这里,作为我对本书两位作者最诚挚的祝愿。

后记

根据录音将十日谈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不由得心中大犯踌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面对1700多年前魏文帝曹丕这一对“文章”的定义,我对出版本书顾虑重重。“我们真的有必要将这部谈话稿作为‘文章’出版吗?”我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我的聊伴。

没想到。曾经是国家篮球队队员的郭丽双女士比我勇敢得多,也坦然得多。她说:“思想是在与人交流、接受批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起来的,回避是懦夫的行为,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思想不负责任的表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她的勇敢和坦荡给了我自信。于是,我最终选择了坦然面对读者、面对现实。

是的,无论如何,我们的十日谈是我们思想的一段真实的流露,从某种意义讲,也是当下社会意识的一段真实的记录。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中,哪怕一丁点宇宙尘埃、一丝宇宙噪音的微弱信息,都可能构成某一重大理论的重要佐证——例如彭齐亚斯与R.W.威尔逊发现的3K宇宙微波对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支持;那么,从这一意义讲,我们这个多少显得有些琐碎和杂乱的十日谈,便也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况且,谈话录是我们两个人的。作为本次对话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郭丽双女士的意见理应受到足够的尊重。说实话,在当下这种忙碌而浮躁的社会氛围下,能够与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坐而论道”十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更何况是与一位有思想、有见识、有道德追求、有较高文化和学术素养的成功企业家“坐而论道”十日。

“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如此敝帚自珍这次“坐而论道”,是因为我们共同对“道”有着深深的渴望,对“论道”、“悟道”有着无比的羡慕与追求。“大象无形,大道无名。”真正的“道”在自己的感悟之中,就此而言,论道也就应该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了,只要不心怀欺世盗名之类的图谋。

为了尊重我这位可敬的聊伴与道友,有必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我整理书稿的情况。在根据录音整理成文的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为了使书稿“瘦身”,本次整理删减了录音中一些重复的、过于敏感的、相对来说不重要的内容,使每一天的谈话在整理成文后保持在2万字左右的长度上。

2,添加标点符号:

3,理顺甸子,完整语法,将部分口语和方言改为书面语;

4,查找谈话时的引文,并使之引用准确;

5,索引和注释。

整理过程中尽量保持了谈话时的原貌和当时状态。由于是聊天式的漫谈,所以整理成文后,内在的逻辑性不是很严谨,论证不够充分和深入,学术和理论性不强。我与郭丽双女士达成共识,本书面世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下功夫对本书进行修订和完善,争取做一部完全学术化的专著出来。

本书中的部分章节参照、引用了王殿卿先生主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马敏先生的《商人精神的嬗变》和王钧林、杨春梅、刘厚琴、唐明贵四位先生合著的《斯文在兹》中的某些观点和材料,参照、引用了张清津、王赛时、王蔚、孙建国、李书圣、景元华、杨本涛、蒋庆等学者的某些思想观点,由于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所以没有一一注明引处。在此一并致歉致谢!

感谢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为本书提供方便的济南莲华山胜水禅寺和青岛天柱山金桂山庄、名雅会馆!感谢北京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出版社的各位同道、编审朋友!

尤其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导师胡德平先生。无论作为官方领导,还是作为文化、历史学家,他给我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都是令我们获益匪浅和终生难忘的!

《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愿有缘读到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我们成为彼此相知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三十年的草创期过去了,民营企业现在进入一个理性创业阶段,而理性创业需要理性的思考。郭丽双女士和曲直先生的这部对话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胡德平(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

本书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商人置于东西方文化的坐标系中进行考察分析,十分新颖而值得一读!

——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九届副主席)

我个人认为,本书是迄今为止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商人问题的巅峰之作,它的许多观点和提法非常具有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尹明善(力帆集团股防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十届政协副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人道德(决定中国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丽双//曲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62974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8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6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