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鬼圣蒲松龄(一个男人和狐仙们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蒲松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生平读书、教书、著书,事迹平淡无奇,却在雅、俗文学两上领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以小说集《聊斋志异》著名于后世,享誉世界文学之林。本书详实地描述了“鬼圣”蒲松龄一生的行迹和交游。

内容推荐

三百年前,一部旷世奇作横空出世,它辞彩华美,字字珠玑;言简意丰,奇谲瑰丽。从它诞生以来,人们就争相抄阅,乐此不疲;街谈巷议,经久不息。从乾隆年间的鸿儒纪晓岚到当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博尔赫斯都是其忠实读者,世纪伟人毛泽东、邓小平也对其钟爱有加,它就是伟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及它的作者“鬼圣”蒲松龄。

目录

引子/1

第一回 犹火犹荼/5

第二回 犹花犹木/17

第三回 犹寒犹暑/28

第四回 犹云犹雾/4O

第五回 犹聚犹疏/50

第六回 犹流犹注/61

第七回 犹瞻犹瞩/72

第八回 犹独犹孤/85

第九回 犹嫂犹姑/95

第十回 犹仆犹主/105

第十一回 犹巅犹谷/116

第十二回 犹雅犹俗/127

第十三回 犹有犹无/137

第十四回 犹终犹初/148

第十五回 犹狼犹虎/159

第十六回 犹鬼犹狐/171

第十七回 犹马犹鹿/182

第十八回 犹酒犹醋/1 96

第十九回 犹泣犹诉/215

第二十回 犹凄犹楚/225

第二十一回 犹歌犹哭/240

第二十二回 犹画犹图/253

第二十三回 犹田犹圃/2 69

第二十四回 犹朝犹暮/280

第二十五回 犹钟犹鼓/294

第二十六回 犹雨犹露/308

第二十七回 犹著犹录/321

第二十八回 犹玉犹璞/341

第二十九回 犹往犹复/354

第三十回 犹生犹故/369

第三十一回 犹今犹古/383

第三十二回 犹目犹珠/398

试读章节

鲁。

这个出过孔子,出过孟子,出过《春秋》,出过《左传》,出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过《论语》,以及流传有“半部《论语》可以安天下”的陈年俗语的地方,有着东山,有着泰山,从而产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以及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豪言壮语;这片有着和传诵着这诸多警世箴言的苍凉古朴的山东老土,到了这个时期,竟发生了如此奇幻般的变化。那是个有声的,无声的;那是个有形的,无形的;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是“岁回律转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的。随之骤然宏大开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奔腾开来。从此,天下发生了巨变,仿佛一夜间……

这是公元一千六百四十四年。

这年,为大明崇祯十七年。

这年干支为:甲申。

甲申前后,天下大饥,人与人相食。

时有“菜人”一语。菜人,乃以活人为菜蔬,以为充饥,是可以被人随意宰杀的人。时下有某生,赴京应试,路过山东,来到曹州,行至嘉祥,犹饥犹渴。到处寻店,皆不得遇。唯道边一家,炊烟缥缈,袅袅上升,凫凫涌动,炉火未寒,间有操厨声传来。

生人。

店家来。

问:食肉否?

答:食。

问:食腿,食脚,食臂,食臀?食肥,食瘦,或各半兼之?

生以为动物,或鸡鸭鹅,或猪犬豕,或马牛羊,未有细想,顺口说了一句:那么,就食臂吧。

他答过后,便坐于桌边看书等候。

这时,就听隔壁厨灶间里,有水刷几案声,霍霍磨刀声,瑟瑟抽绳捆绑声,灶堂燃柴噼噼声,只混作一团,时而不止。旋即,又有人呻吟声,似女子,有气无力。书生以为奇,便扒门相望。直到这时,他才看个清楚。果然是女子。只见那女子,已被绑缚,置于案上,衣服尽去,赤身裸体,无一丝挂。此间,厨工正在用冷水冲洗,准备屠之。

书生大骇,问:何故?

店家似习以为常,漫不经心地答道:剁臂做菜。

书生由骇转怒,日:这样,未免太残忍了吧,莫不如一刀刎了,倒少遭些罪。

店家似未了兴致,话也多了,说道:那样倒好。可惜,我地没有深井,存不得凉。只好让那肉长到其身上,随用随割,用哪割哪。待到最后,割净了,人死了,也就是熬一锅荤汤罢了。

书生有些肉麻,道:你们这样做,不怕吃官司?

店家笑了,道:真书生气,平白无故宰割人,谁敢?要知道,这是我前天早市上花银子买来的。当时,她头上插草,腰上缠绳,跪在路边,只求救活母亲。

说话间,书生看了那女一眼:十四五岁,虽瘦弱不堪,但姿色尚存,身子白皙,苗条有致。这会儿,她见有人看,便闭上了双目,哀求道:店家,权作行行好了,快些,利落些,一刀结果了吧,免得半死半活。

此时,那女已哭不成声,只泪眼斑斑。

书生心已破碎。

不知何时,那操刀厨子对店家嘀咕几句,店家说:也好,书生,看你是个善净人。这样吧,要怜悯,就把她给你,随你领去。我买时,十两银子,到家只喝了口粥饭,不算钱,不挣你的,再还那个数,行吧。

那女子听了,恸哭,道:当今世上,哪有那样行好人,不要连累人家了,还是杀了我吧。我到阎帝那里,也会为你请个福寿的。

那厨子听了这话,见书生一时无答,便欲操刀,说道:锅里的水都滚开了。

书生不知哪来的那股劲儿,一把掠过那刀,叫道:好,就给你十两银子。

据说,那女子让书生买下之后,当即愿以身相许。书生不允,说道:乘人之危,更不道德,亦非我愿。

随即,书生又给了她些银子,放生了。

事隔半年,书生科场获捷。归途,偶遇一女,跪于马前。这时,他已认不出那女子了,但那女子认得他,说道:“当我沦落为菜人时,你慨然救之,我欲许,你未许;而今你荣归,我许你再不许,大概说不出理由吧。书生无言,带她回家,禀明父母,遂收为妾。数年后,生得一子。后来考中状元,官做了刑部尚书。但这个刑部尚书,为人极善,不滥杀无辜,不杖刑犯人,多以德感化。然而,像这样的官,在那样的年代里,怎么能够充当得了,做得长久!不久,便被弹劾罢官归里了。据说,他被弹劾罢官归里,脱下朝服,摘下缨帽,往几案上放,交还时,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

谢天谢地。

也有说,那女是狐,所生那子是狐子。真否,无人探过,不可知。

但报恩事还是真的。

天下大荒,瘟疫蔓延,流民涌动,是处可见。真个水深火热,如火如荼。当时,饿殍满地,横尸遍野,暴路而亡者,到处可见。曾有这样一个情景:关中道中,有一株枯榆,上悬五个饿殍,视之,皆一家骨肉也。陕西米脂,更有用白垩土充饥者,以为速死。

由此,导致米脂李自成起义。

天下滔滔。

李自成义军蜂拥无敌。崇祯元年,陕西安塞高迎祥举事称闯王,汉南王大梁举事称大梁。随即,米脂张献忠应之。随即,罗汝才应之。随即,左良玉应之。随即,又是“一条棍”张立、“革里眼”盛永正、“左金王”方也仙、“改世王”梅遇春、“九条龙”刘伯清、“射塌天”史定、“横天王”闻人训、“混十万”陆纲、“过天星”王千子、“可天飞”沙来风、“混天龙”马元龙,还有“紫金梁”、“滚地龙”……诸多义军,兴起遍地。诸义军相继合兵,连破府道州县。崇祯九年,高迎祥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俘虏磔死,李白成继承闯王。崇祯十三年二月,李自成所部张献忠攻占玛瑙山。是年八月,张献忠大破开县,入绵州。十二月,李自成至河南。越四年,即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占承天。十月,李自成破潼关,占西安诸郡。翌年,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天下巨变。李自成率部由燕山明十三陵打进北京城,由承天门入皇宫。是日,明崇祯帝朱由检,自行杀宫后,自缢于北京煤山。

随即,大明王朝亡故。

是年四月二十九日,李白成于北京登基称帝,取朝号大顺。翌日败退,退出北京,撤兵陕西。五月二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人关。五月十五日,多尔衮率清兵入北京。十月,清世祖福临,自沈阳人北京,定鼎京师,年号顺治,纪年元年。P5-7

序言

说来也怪。

就拿人世间的那点事儿来讲吧,说不定,在哪天哪日里,谁跟谁就钟了情;说不准,在这山这水间,谁跟谁就有了意。那情那意,有时,像过天的流星,雨后的长虹,天头的彩云,稍纵即逝,瞬息间就没有了,连绕梁余音,过后清韵,都未留下。但是也有这样情形,一旦逢遇,便有了不了情,扯也扯不完,拉也拉不断,缠.缠绵绵,缭缭绕绕,萦萦怀怀;有时,还会闹腾一辈子。有道是“冷局难成,热局难散”,却也不错,应了那话。

也罢。就说本书所写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大名鼎鼎的蒲公松龄来讲吧,就有这样的描绘讲述,这样的腾达闪烁。

大家都知道了吧。蒲公笔下,在那间聊斋里,其悠悠缓缓地聊出了那些鬼狐妖怪,阴阳幸遇,遭逢无止。可也是,这都是些情楚上的事儿,岂能没有?但是这些,都是这位老先生,用笔去写人家;反过来,难道就没有写他的吗,就没能借狐精鬼怪写他的吗?

我看不然。

有一日,我似在梦境里,也像在幻象中,忽然蹦跳出,闪跃出,靓丽出,那些狐精鬼怪,那些情妖意孽,那些魑魅魍魉,正在以无形的笔,无声的话,讲述他,描述他。于是乎,我似从那太虚幻境中,走了出来,走到天高地阔处,真的变得认真起来。随即,想到了那些故事,那些传奇,那些神话。此际,只是聊斋先生,在柳泉边,在石桌上,以茶换趣,写下般般样样,作出飘飘茫茫。难道就没有一点自己的情感加入,自己的情意投进,自己的影子照出?

也许会吧。有时,他也将自己的情、自己的意、自己的逢、自己的遇,甚至爱恋思怀加了进去。那样,他人看了,谁知不是他的,只是我的!再说了,说得近一点,有时,有人竟会将我写成了他,将张写成了李,将王写成了杨。那可不是张冠李戴的事,而是完全可以的。即便我本人,有时,也分辨不出,讲不明白。

隐约中,我的意境处,竟然悄然地飘然地走进三个人来。

这当不是虚设,而是实置其间,这里不妨也说上一说,倒也晴明痛快,酣畅淋漓。

事有三条,人有三位。

一是,蒲公的同乡,进士出身,殿试二甲,曾放任江南宝应知县,又擢升高邮州署,这个人名叫孙蕙。孙蕙,虽然政声有绩,却也声色闻名,就在他出任宝应知县,擢升高邮州署间,作为他同乡好友的蒲公松龄先生,曾应邀前去,作了幕僚,出任师爷,协理政务。孙蕙有一妙龄姬妾,蒲松龄同乡女子,名唤顾青霞者,亦随同在身边。孙蕙姬妾过多,又怎能照顾得了!后来,孙蕙病故,青霞返乡,松龄亦归。其问其人,多有接触;其情其意,更有蓬生。对此,蒲公有诗词为证,作了这般云云。说来,也皆是暗隐青霞,影射顾氏的。如《西施三叠·戏简孙给谏》词云:“秀娟娟,绿珠十二貌如仙。么风初罗,那年翅粉未曾干。短发覆香肩,海棠睡起柳新眠。分明月窟雏妓,一朝活谪在人间。细臂半握,影同燕子翩跹。又芳心自爱,初学傅粉,才束双弯。那更笑处嫣然,娇痴尤甚,贪耍晓妆残。晴窗下,轻舒玉腕,仿写云烟。听吟声呖呖,玉碎珠圆,慧意早辨媸妍。唐人百首,独爱龙标《西宫春怨》一篇。万唤才能至,庄容伫立,斜睨画帘。时教吟诗向客,音未响,羞晕上朱颜。忆得颤颤如花,亭亭似柳,嘿嘿情无限。恨狂客兜搭千千遍,垂粉颈,绣带常拈。数岁来,未领袖先斑,又不识怎样胜当年?赵家姊妹道:厮妮子,我见犹怜!”看了这些,都会明白,其意在于:明写孙蕙,暗喻青霞;明赠青霞,暗系情纱。这是青霞者也。

再说另一人。这人,亦松龄同乡,塾馆馆主,淄川城北丰泉乡殷实大户,名儒世家,即王敏人家。王敏人有一心爱小妾,名唤陈淑卿。这王、陈二人,是“因乱成婚”、“为欢废礼”,朝朝暮暮,为众无所不泯。那么,陈氏淑卿与松龄间又是何等情分?陈淑卿,曾有画工所造小像,画成后,邀松龄题句。于是,便有了《陈淑卿小像题辞》。其题辞有云:“游龙之人,宛若洛水;射雀之客,旧本琅砑。”又云:“伯鸾将婚,兵方兴于白水;文姬未嫁,乱始起于黄巾。”再云:“……一树桃花,想当年之人面。敬传神于阿堵,聊寄念于空闺。”陈淑卿,为王敏人之续弦,入室时,年仅十七岁。但陈氏淑卿,先于王敏入亡故。松龄著此题辞,其间,又杂揉了自己多少思怀,层层密密,斑斑朵朵,腾腾绕绕,真是梳不清,理还乱。即便这样,也难尽心中之情,意内之恋。不然,怎能有如此脉脉,那般迢迢。天下人无情者,寡之;世上文无情者,孤之。这情这理,岂不俱有!

三者,蒲松龄尚有一妹,在其著述年谱中,载日“先生有妹”。妹,有姨妹、舅妹、姑妹、表妹、干妹、义妹、胞妹、族妹、家妹、邻妹、嫂妹、兄妹。诸多称谓。那么“先生有妹”,这妹,又是何妹?松龄笔下,未有注名,亦无姓氏。只是写其“遇人不淑”。如此挑明,如此表白,如此昭然,如此若揭,其并非只是怜悯吧,当亦有他处牵挂,更有他方思索的了。

蒲松龄平生中,已知有三位异性友,即三女友。其一,为“吟诗友”顾青霞;其二为“塾馆友”陈淑卿;其三,为“先生有妹”。

此间,产生多少情楚,荡起多少情怀,幽然多少佳境,飘洒多少逢遇,皆不仅是怜悯之处之,当更有爱惜之怀之吧。于是乎,其情其意,其楚其怀,总要露于纸上,言于笔下。因他,毕竟是位文人雅士,科场儒生,独有情钟也。那么,其靠什么表露,靠什么言述,或者留下记忆,或者注下怀思?

先生聪颖,过人百倍,当然不能直来直去,秉笔直书。

这样,他只好借助于狐精鬼怪,罗列成故事,编织成锦文,或以传情,或以抒意,或以遐思,欲尽其兴哉。但是尽管如此,亦要留下蛛丝马迹,点点滴滴,形形色色,或更明白。且看这里,由故事中走出的公孙九娘的吟哦,并演绎成由蒲松龄捉刀代笔,所传出的诗章,又是怎样一番生情动脉,缕缕多思!其中,诗咏之一:“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周春。”诗咏之二:“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诗咏之三:“银河玉盘好光阴,婆娑深处销芳魂。从此人间传佳话,残红犹染旧罗裙。”

好个“从此人间传佳话,残红犹染旧罗裙”。

就是这个佳话,几乎传遍人寰世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笔者即是通过一位名称“梁十五”的强记博闻、颖慧天成的七十八岁老先生那里传出来的,要不怎能拾得?

这一拾得,可了不得了,致使一部《聊斋》翻了个个。

由蒲公松龄叙写鬼怪狐妖,移到鬼怪狐妖掩映蒲公松龄;也就是说,由这一个世界,移到另一个世界,这世界、这情场,便是人间所共有的了。

说来也是。

贪情痴爱,意迷神往,恋心怀思,人世之间,谁个没有?于是乎,便有了本本生奇笔墨。

这笔墨,系指其与众不同处,与历来不同者,系讲其别开生面的,鲜为人知的。不是泛泛指某某,人才超众,艺术过群,或使“江郎才尽”,或致“洛阳纸贵”。这点,也正是我想要说的了,亦是产生多思的了。

由此,我想到顾氏青霞之掩,陈氏淑卿之隐,“先生有妹”之蓄。

由此三女友,引发开来,随即又想到蒲公松龄之笔。  松龄以《聊斋志异》之文,写其鬼狐精怪之恋,反之,松龄以《聊斋志异》之托,亦写其本人情分恋意之怀。这样说吧,换得明白一点,这话当是:如果说前书,即《聊斋志异》是通过人写鬼狐情缘;那么后书,即《鬼圣蒲松龄》,则通过鬼狐写世人情楚。说得再直接一点,如果说前书,即《聊斋志异》是通过松龄写鬼狐;那么后书,即《鬼圣蒲松龄》则通过鬼狐写松龄。说得再再近一点,如果说前书,即《聊斋志异》是通过松龄写鬼狐情缘;那么后书,即《鬼圣蒲松龄》则通过鬼狐写松龄情缘。这是一个还原,这是一个本真,这是一个原初,这是一个启始。也还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思有想的、原原本本的、生生活活的、生活中的蒲松龄。

自然,这是本书的宗旨了。

说来,这可不是天外飞来一笔,他乡流来一溪,更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游龙戏凤,而是有着其情真意切的依据。

作为他的有“吟诗友”之称的,宝应知县孙蕙小妾的青楼女子顾青霞;作为他的有塾馆之谊,有数十年之交的馆主王敏之的小妾,“因乱成婚”、“为欢废礼”的妙龄女子陈淑卿;作为他的“先生有妹”,他们如此悯怀,如此怜爱;他们一见钟情,一面怀意,刻骨铭心,交往永永,忆念长长,又是有着故土情牵,朝思暮念,岂不隐隐有意,脉脉传情,声声道破,字字风雨!

那位看官说了,难道这些,都可以作为有史相依,有志相记,有文相凭的了吗?这也不然。因本书是小说,是艺术,不是历史,不是“太史公日”的《史记》。如此说来,其情、其意、其恋、其爱、其怀、其思、其念,纷纷纭纭。将要分辨,究其是真、是假、是确、是否、是是、是非,即可敲定,即当为真,这也不准,不能一准,不能以准。只当大家看了,引为一思,多些情趣,还些情楚,讨些意念,仅这样了。世间事,世间情场事,自古到今,古往今来,或者过去,或者以后,亦会总是这样的,谁能说得清,道得白!这么说吧,其虚虚幻幻、真真假假,或“贾雨村”言,或“甄士隐”去,是是非非、空空了了,也就是了。

豆棚瓜架,水泽山林,却亦有人情透出;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倒也有世间真谛;惊霜寒雀,吊月秋虫,乃也存一席怜悯;亦足悲矣,亦情牵哉,真也是表述平生。

是的,古艳生香,大书辉彩,这是蒲公之《聊斋》也。那么,此本书呢,虽然与其不能相及,不可齐肩,难得匹配,却也弦外有音,琴内含韵,另味别风。这个,便是本书与其不同之处,与众不同之点,与历来所著不一之思。

好了。因为本章是引子,只是为着引发故事的,这也就不便多言了。亦只可饱蘸笔墨,浓颜重彩,加以概括,予以简约。好在有书在,看官诸公,自会领略,自会阅之,自会思之,亦自能发扬光大之。那样,将会意外生出诸多佳趣。会是这样的吧,但愿如此。这亦为吾之期冀,吾之顾盼也。

是吧。且看我笨嘴拙舌,老笔秃毫,慢慢说开,娓娓道来,芸芸众生,以为云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鬼圣蒲松龄(一个男人和狐仙们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子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7461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