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秃头吴忌”的130多篇优秀散文作品,书中一篇篇的散文透着有趣的情节活灵活现,语言风趣而哲理颇深,让人回味无穷。他在文章中总是用或长或短,或隐晦或坦白的语言告诉我们很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他以美丽而诗意的语言、真诚而善良的品格凝聚而成的散文,每读之后总让人有升华的意境,感悟颇丰,实属难得。
图书 | 凝视一切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秃头吴忌”的130多篇优秀散文作品,书中一篇篇的散文透着有趣的情节活灵活现,语言风趣而哲理颇深,让人回味无穷。他在文章中总是用或长或短,或隐晦或坦白的语言告诉我们很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他以美丽而诗意的语言、真诚而善良的品格凝聚而成的散文,每读之后总让人有升华的意境,感悟颇丰,实属难得。 内容推荐 凝视是一种姿态和方法,它体现了一个人生存的专注和诚挚。我想,凝视的时候语言是不是多余的呢?凝视应该有“沉默之美”,应该有“无言”的力度。站在山巅,站在河旁,当在路口……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我凝视我身边的一切,往“细小”里凝视,企图看得更多,看得更深刻…… 目录 沉默之美 鸟是树的花朵 大雪 无莲的莲湖 春天的鸟声 笔直的二郎河 竹子,竹子 经过平原 夏日的红玫瑰 哦,麦地 那一所心灵的房子 等待下雨 春天的油菜花 替石头说话 一顶草帽 我看大雁这么飞 捡块石头过冬 秋天的心迹 大雁何处留声 草地与石头 攀岩 打开抽屉 日光 夜色 行程 永远的芭蕉 向日葵 寒冷的猫头鹰 驱赶蝴蝶 蜘蛛 日落登楼 纷飞年关雪 生吃藕 生死树 残损的芭蕉 枣树箴言 歧义语言 门前一棵水杉树 迟起 望洪水 假日里的孩子 狗年捕鼠记 谁爱我的小猫 大街上的动物们 东坡先生与一只鸭子 毒蛇 宽恕年关 今朝有酒 你吃不吃葡萄都酸 凛冽 看脸 发脾气 化解 挤牙膏 阿凡提遇到新问题 如草情怀 单位里有个作家 另一种老法 工作着,快乐着 气味 摊平我的岁末 幸福的废物 听惊雷 SARS时期的雨夜 白天我懂夜的黑 关于树木 一把好刀 坐在电视机前 水边 盛雨水的器皿 不锈的旗杆 那雁,那人 懊恼 有“礼”夜半开花 炎热 吆喝午休 台风过境 看看花开 正午荷塘 一天一晃而过 到达春日 碎语 善良 错落生命的激情 敬佩劳模 被迫喊叫 马术 放弃 环顾四周 冬天的雨水 腊月蛛网 老鸹在树上 爱情总是开始的爱情 海誓山盟 路边有野花 雪夜温暖 随身携带的爱情 夫妻恩爱两个人 怀念祖母与一只老猫 岳父与狗 草垛旁的老人 慢慢地走在老人身后 我的地理老师 有电视说话 打发时间 质问铁丝网 印象中的圆明园 渡河的方式 从屈原到陶渊明 岳飞何苦 说《爱莲说》 菊花开出了冷 六国之赂与国人之弊 蜡烛的灰 五月十七日 鲜花与贺卡 多余老师 烛泪书签 理发与剃头 挥舞剃刀 杀死秃子 冬天的落叶林 上五祖寺 陵园 谒太白书台 严恭山 龙山云霖寺碑铭 一九九八的年黎河公园 预约登山 我的白崖寨 嘉木青山 黑白的回忆 遥远的月夜 哭泣的女孩 秋日书简 回家 母亲泪 舒卷长云望故乡 退却洪水 偶尔疼痛 凝视一切——后记 试读章节 《春天的鸟声》 一 二零零五年春天的早晨,我在一片鸟鸣之声中醒来。 这应该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早晨。窗外已经有了熹微的晨光,天空在熹微的粉红光亮中朦胧了灰蒙蒙的淡蓝…… 我喜欢这样的天色,它与我被窝里睡意未消的快感十分一致。用眼下时髦的话语来说,就叫做和谐。 我的心境,此刻的时间,早晨的天色,如此和谐一致,预示了我一天的幸福。 这时候起床应该有些迟了,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但我忽然觉得在春日里迟起是另一种幸福。没有必要奔忙什么,或者竟然可以迟起耽误一些事情,谁又拿你怎么办呢? 二零零五年春天的这个早晨,可以躺在温暖的被窝听窗外的鸟鸣,看粉红的天空,想桀骜不驯的心事…… 二 唐朝的时候,孟浩然或者王维都有我同样的幸福—— 春天的早晨时分,一片鸟鸣之声跳进了孟浩然的耳朵里,他持续的梦境立即撒下红红的晨光,他一骨碌从零乱的被窝爬起,踱着方步…… 昨夜的雨声停了,屋檐上还滴着新鲜的雨点,一阵花香从漫卷的竹帘上沁入室内…… 他立在书案边用砚台里的宿墨写下两行狂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生布衣的孟夫子肯定是个闲散的人。 但这样的情景发生在王维的辋川则更诗意一些—— 那就让在鸟声中迟起的王维来书写孟浩然的诗章吧,这样的早晨一个诗人书写朋友的诗章,字迹自会如雨后的流水响着流畅的音乐。 我喜欢孟浩然的布衣恬淡,但王维是一个诗书画都拿得出手的人。高官而闲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样的心境,更有理由在这些美好的春日为鸟鸣而迟起了,他的辋川应该是诗意盎然的春日的山川。 三 我为自己能在清晨的鸟声中想起孟浩然和王维而格外得意,因为我不是想街头的早点铺子,也没有想微波炉里的牛奶,毕竟想起了两个唐朝的诗人。 王维的那些春日的早晨比今天的更好,那里有空山新雨,有新雨后的黎明,更有细致的惜花的情怀。而王维的鸟声应该格外高雅,带着雨后的清明,带着花瓣上的芬芳,带着竹叶上山谷的回声。并不是什么鸟都能与王维一起住到烟雨晴岚的辋川。 能在鸟声中晨起何等的幸福啊。这年头有如此的鸟声才是稀罕呢。 因为我们已经把鸟儿撵得太远了,不可能有王维一样的辋川的和谐。“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这是王维的自由。做着大官的王维居然与闲散的孟夫子殊途而同归,这就是人生的趣味。 我也有幸住到城市的边缘—— 远处有多树的南山,近处有无船的小河,河滩上隐约了菜地村舍。房子建起来有几年了,房前房后才有了数丈之高的树木。 鸟不是冲着我来的,而是冲着树木来的。 这与王维的早晨大相径庭,我以为王维、孟浩然是被一些鸟小心翼翼故意唤醒的—— 太早了,诗人有梦:太迟,早晨的诗意就淡了。在鸟鸣之声中醒来,诗人微微一笑,轻舒身腰,一颗诗意的种子被屋檐上的雨点滋润出绿叶红花…… 四 窗外的鸟声嘈杂而零乱。 我轻轻一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窗外有很多鸟,各色各样的鸟。从它们鸣唱的晨曲中知道它们脾气各不相同。有高有低,且快且慢,忽长忽短,时唱时歇。 这很好,而今能够与鸟为伴的人不多,乡下的兄弟也未必有此福气。乡下的树木现在不一定比城里多,至少不会有城里的好。乡下的稻田洒了农药,我怀疑这儿的鸟是从我乡下兄弟们的屋头飞过来的。 鸟声里深有的自然就是一只鸟与人与万物的和谐。我居然有此幸福,十分不易。多谢这些鸟儿的鸣唱,多谢鸟儿对门前绿树的依赖。 它们是相信我,才愿意住在我的周同。 五 一个人能有一个迟起的早晨是幸福的。能在一片鸟唱的早晨迟起,这种音乐里的悠闲与自由是现代化的当今金钱不能企及的。 我这个无权无钱的闲人居然在一座城市的边缘意外获得了如此的天然趣味,是什么报答了我的善良啊! 我在醒来坐起的瞬间有了血涌的激情,有了含泪潸潸的心动—— 感激窗外的树林,感激这座城市将我挤到寂寞的南郊与一片田畴相邻。感激这些嘈杂的春天的鸟,毕竟要它们自己乐意,才能歌唱出如此动听的早晨。 六 时不时的鸟声近到窗沿,一些嬉戏的鸟比翼而飞,冲撞我的窗子,在歌唱的婉转中伴奏一些咚咚的有如鼓点的节奏,我与这些鸟几乎没有墙壁的隔膜,有如王维辋川的木屋和竹楼。 一只鸟可以大方地落到门外的花枝,把花枝上春天的清香和雨露带到屋内的书案和枕边,“处处闻啼鸟”的“处处”,包括竹楼或术屋的屋檐,窗台,室内,甚至枕边。 一只鸟要在枕边停下来,昨夜的雨痕会留下竹叶一般的趾印。那是春天的印鉴,音乐的休止,几乎使人无法平静地呼吸。 我注意到窗台上的鸟,虽然近视的眼睛看不清晰,但它们朦胧了翻飞的嬉闹,快乐了轻盈的身影和滋润的声色。 我亲切地体悟到了这些。 七 然而这是些什么鸟呢? 大约有些是麻雀,从叫声中能辨得出,因为我童年记忆的麻雀很多。它们住在老屋的檐下,甚至一个孩子伸手可及的墙缝里。它们抢我晒筐里的谷粒,抢我捧在手上的碗里的米饭。曾经我讨厌麻雀,因为它们无所不在而平凡。 我一直认为麻雀不是什么好鸟。 叫声急躁而唧唧喳喳,与诗意的从容,与悠长婉转,不很和谐—— 我忽然有些失意,想孟夫子以及王维的啼鸟之声定然不是一些麻雀的唧唧喳喳。 春天里窗外的鸟声不同,正好是我与孟夫子以及王维的区别,正好是工业化的今天与诗歌的唐朝的区别。 我能够接受这样的历史和现实。但疑惑的是外边的树林明显错杂了千差万别的鸟鸣。为什么单单会有麻雀飞到我的窗台上唧唧喳喳呢?它们又急切地叽喳什么呢? 我知道春天的早晨也会同样是一只麻雀的早晨,我没有理由厌恶一只麻雀以及它的叫唤,它有为春天而快乐的权利。 八 忽然有些心虚。麻雀会不会听见我说话,或者猜透我的心事?它要能,也一定会比较我这个人与唐朝辋川的王维。 与黄鹂和百灵相比,春天的麻雀确实不是什么好鸟。 与盛唐的王维、孟浩然相比,我也确实不是一个诗意的人。 麻雀能加入春天的协唱,我想这是些自信的麻雀。能来我的屋外窗台,且不厌弃平庸如我的这些人等,是一种超然的宽容。我为什么做如此之俗想,要轻看一只春天的麻雀呢? 窗外的晨光由淡红而白亮,鸟声错杂而愈来愈清晰,窗外树木上的枝枝条条也能清楚地剪在窗口,如画儿一般,摇动春日的晨风。 我起来了,也该为春天的美好做些事情。 九 现在,如孟浩然、王维一样写诗还是不是有意义,我不敢说。但我至少可以像这些麻雀一样,在春天里自信地蹦来蹦去,自信地说一些人话。 如果我们领悟了自然,无论如何,鸟鸣中田园和山川的春色都是美好的。 在遥远的唐朝,年长一些的孟浩然曾坦率地告诉王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大约一个过于忙碌的人是听不到这些鸟鸣之声的。 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在这个迟起的早晨,我窗子的外边,鸟儿的呜叫要比以前更加复杂而响亮。楼前的树也多了一些绿色的叶子。 二零零五年四月 P16-21 后记 为什么凝视一切?不为什么。我只是拿“凝视一切”来做第二本散文集的书名。 几乎是在二零零三年底我就编定了这本书的文稿,一方面在朋友手中传看,征求修改的意见;一方面报告到出版社等待领取“准生证”。由于我的这些文稿被界定为“原创”“纯文学”,因而出版社就担心出版的经济风险了。这我理解,这是一个“纯文学”赔钱的时代。何况,“作者吴忌”虽然获得过“第五届安徽文学奖”,但终究是个业余文学家,不很“出名”,本身没有广告的效应。既然作者“不很出名”,凭什么卖书就是个大问题了。出版社的再三犹豫。这一点我也是理解的。如此犹豫了两年,对我还是很有好处的,到二零零五年的年底我终于获得出版合同的时候,文稿就经我两次增删。书肯定是厚了点,“孕育”的时间长了,就有生“双胞胎”的机会;文章也似乎比以前好一点了,我这是因“计划”而“优生”的。 因为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雨的缝隙》其文稿起于一九八八年,截止于一九九六年,出版于一九九八年,那是我写作散文的第一个八年之期。我就企图将自己的写作延伸出一种规律,当再经过了漫长的八年之时,我就决心出版第二本散文集了,我文学的生育也是有“计划”的。但最早的时候,我想把它叫做《捡块石头过冬》。集子里的《偶尔疼痛》就是我在二零零四年年末写的第一个“后记”。我出生在农村,记忆里的东西冬天的痕迹十分明显。从童年以来,也没有积累什么财富,但冬天的石头给过我十分亲切的慰藉,冬天也是温存的。石头上的精神我感悟得很深。但大家认为“捡块石头”没什么意义,而“过冬”的色调有些偏冷,建议改名。我同意了,这样的好年代,我没有理由给读者一块“冬天的石头”。 我并没有想出《凝视一切》这个很大气的名字,是朋友送我的。我觉得一个作家说“凝视一切”,有吹牛之嫌。我一直蜗居在这么个小地方,断断不敢凝视一切,也不可能凝视一切。但我的这个朋友就是我的文学老师,以他在中国文坛的成就和地位,是可以说这样的话的。那就算是对我的指引和鼓励吧,我将来的文学写作应该站在“凝视一切”的高度。 回过头看自己这本集子,发现自己也真的是在凝视。凝视是一种姿态和方法,它体现了一个人生存的专注和诚挚。我想,凝视的时候语言是不是多余的呢?凝视应该有“沉默之美”,应该有“无言”的力度。想想,我就爱上了“凝视”,我这个凝视的汉子,站在山巅,站在河旁,当在路口……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我无言而凝视,你,是不是有心灵的颤栗。当然“一切”是我凝视到的一切,不是你的一切,更不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我生活的圈子很小,这是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局限。那么我就只能用我的方法扩大我的视野了,我凝视我身边的一切,往“细小”里凝视,企图看得更多,看得更深刻,这也是我的夙愿啊。 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我的职业。我的单位……我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我收获了我的尊严和幸福。我将我的两本散文集都交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也说明我乐意“陕隘”到一个细小的生存空间里。生存空间小并没有什么不好,我甚至认为在安徽安庆做一个作家很让人满足,我乐意生活在孕育“桐城文派”的土地上,乐意源远流长的皖江文化给予我的滋养。甚至,我的绝大多数散文都由《安庆日报》副刊发表,我却沾沾自喜——这里有真正的文学的氛围和文学的审美。我以为现在没有地域的遥远和隔膜,有的只是心灵的遥远和隔膜。我出版这本《凝视一切》,愿意将我的文字负载我的情感和思想,从我脚下的这一小块土地浸润到遥远。 我希望我的读者也能够“凝视一切”,能够凝视我的第二本散文集,这样我就有了知音,有了被阅读的快感。至于是褒是贬,都是我所期待的。一个职业语文老师,用十六年的时间写两本散文,他渴望的一定不是虚荣。那没有必要。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王玉佩先生,他为我做的一切,不仅仅是编辑对作者的帮助,我感受的已经是友谊,我已经改口叫王玉佩老兄了。感谢沈天鸿先生对我的批评,我喊他师兄的时候,他对我的批评就更加严厉了。只可惜我忙于教高中语文,忙于应对高考,于文学还是少了一份专注,对师兄的批评领悟并不深刻。有待于来日。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凝视一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265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3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