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是你的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通过对韩东海、呼延智刚、曾漪波等几个老同学数十年后再相逢时不同心态、不同经历、不同结局的刻画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现实社会图景,涉及到政界、商界、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内容显得丰富而厚重。

相信在您阅读本书的整个过程会是一种温馨而愉快的人生体验!

内容推荐

每当韩东海难以抉择时,他总会说这样的一句话:咱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怕这?而对呼延智刚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教训,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做事更加地谨慎了。他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当你找不到上山的方向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原路返回……

韩东海猛然意识到,曾漪波其实在他的心里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只是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有意地回避。更确切地说,是他努力去忘却的。但是,不管他怎么样去努力.曾漪波就像一枚炸弹,在他的心中随时都可能炸响……

试读章节

星期天上午,韩东海跟老婆耿小曼打了个招呼,就早早地驱车直奔了聚会地点——古仓大酒店。其实,耿小曼也是韩东海的同学,不同的是,耿小曼是他的大学同学,而这次聚会的却是中学同学,所以,韩东海便表面遗憾、内心兴奋地一人上路了。

一路上,韩东海满脑子回忆着自己上中学的情景,想着自己暗恋的情人,在某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下,期盼着会有一个浪漫的故事。

然而,韩东海没有想到,当他和这帮老同学一见面,再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真情假意地一番寒暄后,他突然间为自己满腔热忱地赶来参加这次同学聚会的行为感到既无聊又没劲。由于他和这些同学好久没有联系了,再加上各自工作、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他和这帮同学之间已经没有了共同的语言,要么是没什么话可说,要么是越说越说不到一块儿,更多的是彼此假心假意地奉承和炫耀。同学问的真情少了许多,却多了一些市侩和虚伪。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次同学聚会中,有一个韩东海特别想见,但始终没有来的人,这使得他更生出些遗憾来。而且,这次同学聚会也应了那个老规律,在所有同学中,那些混得最好的和混得最不好的同学都没有来。对韩东海来言,真可谓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全来了。

更令韩东海意想不到的是,他这一来,自己心里所向往的浪漫故事一件没有发生,却给别人留下了自己混得相当不错的印象,而且,很快他就为这种印象付出了代价。

聚会后没过多久,这天中午刚下班,韩东海正往外走,突然,机关门口有人叫他:“东海,东海。”

扭头顺声音望去,只见大院门外站着一个身穿紫红色长袖T恤的男人,不过,从老远看,他的这件长袖T恤显然已经很陈旧了。

再仔细一瞧,竟是自己高考补习班的同学李宝江。虽然20年的光景使他的脸上布满了沧桑,但是那脸庞、那眼神还有声音,还是让韩东海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可是一看他的这身行头,再一想自己和这个李宝江最起码已有二十几年没有见面了,这时突然来找自己,不用细猜,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韩东海的大脑在飞速地“转动”着,同时,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驱使下,他迅速地做出了反应。

韩东海假装没有认出对方,用茫然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转身就要走。

可是,李宝江已经快步赶到了他的跟前。本来,韩东海非常希望站在门口的保安能阻挡他一下,但是这几位一直非常敬业的保安,一看面对的虽然是一个看似非常落魄的人,可人家却一下叫出了韩处长的名字,也就没加阻拦地让其大步走了进去。

“东海,咋,连我都认不出来了?”李宝江走到他的跟前,大大咧咧地叫道。

这时正是午间下班时间,旁边已有一些人往他这边看了,韩东海实在不想让太多的人看到这一幕。毕竟在他这个层次里,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道是看一个人的身价,就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就看他身边的朋友;看一个人的潜力,就看他的同窗好友。如果在同事的面前展示一个这样的形象,那不是把自己往坑里扔吗?于是,在百般无奈下,韩东海做出不敢认的神态说道:“咦,这不是宝江吗?”接着,又马上装出很高兴的样子说道:“你怎么来了,快,走,到我办公室去。”

按照韩东海以往的习惯,在这个时间,他定会先把客人让到饭馆里去边吃边聊。但是面对这个李宝江,他心里很清楚,这位来者不善,还是先让到办公室里的好。

于是,他和李宝江一同又转身回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进了办公室,李宝江环顾四周,面露羡慕之色,说道:“东海,你老弟现在真是做大官的人了,咱那些同学都说你现在特别有钱。”

“我要是有钱了,能是这样?”韩东海说话问给他倒了杯茶水。

“唉,东海,你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这一晃都二十多年了。”李宝江感叹道。

“是啊,如果你刚才不叫我,我还真认不出你了。”韩东海对刚才在门口时他所做出的那副陌生的样子进行了一番解释。P2-3

序言

读罢萧迹的新作《谁是你的情人》,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很吸引人的小说,整个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一种温馨而愉快的人生体验。

小说通过对韩东海、呼延智刚、曾漪波等几个老同学数十年后再相逢时不同心态、不同经历、不同结局的刻画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现实社会图景,涉及到政界、商界、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内容显得丰富而厚重。

由于职业原因,我对于中青年作家的成长更多地报以欣喜之情。了解认识萧迹,同样是通过他的作品,知道他已创作出版了《活给别人看》、《团委书记》、《平凡人生》、《宣传处长》等多部长篇小说,知道他的《团委书记》多次获奖,知道他的几部小说被报刊连载、电台连播,还知道他这几年一直笔耕不辍,撰写出一部又一部的长篇小说,在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影响。这与他对文学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而这种精神在今天显得格外宝贵。

关于这本书的思想深度、语言风格、艺术得失诸方面,相信每一位读者看后都会有一个客观的感觉和公正的评价,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只是希望萧迹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不断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后记

不知不觉间,在心理、思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就一步迈进了40岁的门槛了。孔老夫子曾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进入不惑之年的我,除了自我意识到又增长一岁外,似乎再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和改变。依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欲望,依然为自己曾经的梦想而努力,依然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依然用笑脸迎接着早晨的第一轮太阳,依然爱着与被爱着,并努力地无知无畏地活着。

可是,正如一个朋友所说的,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任何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但是,你依然已经40岁了。话残酷得近乎于心灵上的一种酷刑,但是这种酷刑我唯有面对,却没有任何拒绝的权利。这又让我想起那天——我和一位朋友在某西餐厅吃饭,突然旁边一下冲过来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位很是兴奋地对我说道:“叔叔,今天是我20岁的生日,你能否对我说一句‘生日快乐’?”

我当即十分真诚地说道:“祝你20岁生日快乐!”

但同时,我却突然感觉自己的心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触动了一下,看着小伙子兴奋地离去,心情却一落千丈,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20岁的小伙子竟然叫我“叔叔”。

20岁对我来说,不也就是昨天的事吗?两个20年,弹指一挥间。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如风似的在我的身边滑过,我还没有好好体验年轻的快感,就迅疾地被推进了40岁的中年,我怎么能爽心地接受呢?人生如梦,我的梦才刚刚开始,就要把我从梦中唤醒,就要让我用世俗的心态去开始不惑的人生。我怎么能愿意呢?我怎么能心甘呢?40岁,就是40个年轮啊!对一棵树而言,已经长大成材了,可是我呢?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没有身边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没有刚才那个20岁的年轻人一句“叔叔”的提醒,我怎么也不会承认我已到了一个不惑的年龄啊!

以前对“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没有那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而现在的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人生苦短的感觉了。朋友问我,现在我最看重的是什么,我望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珍惜和每一个人在一起的日子。”

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公正,同时又是最无情的。它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拥有什么样的权力,掌握世间多少的财物,它就那么执著地无动于衷地不被任何事情感动影响地朝前一步一步地迈着——直到你老去。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数十年的光景只是整个宇宙的一瞬间。在这里谈宇宙似乎有些虚妄了,可是,那一天天在你身边飞逝而去的感觉,那“时不我待”、“青春易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现实,怎么能让自己的心灵还能保持在平静的状态中,静静地望着那飞速而去的时间呢?

可是,除了静静地观望,我们还能有怎么样的选择呢?的确,在时间的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的选择了,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中,去选择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不会在这里如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去谈所谓的人生的意义,更不会高谈以无私奉献去改变自己碌碌的人生。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平凡的,我们都有自己活着的方式,奉献与追求是每一个人自己心灵的一种选择,所以我们决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武断地改变他人。但是我们却可以用爱让自己的人生从此丰富起来,因为有了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再那么的冷落;因为有了爱,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可爱。毕竟生命的瞬间、瞬间的人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行走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友情、亲情、爱情,而更因为有了这些真情,我们便会在这个世界上不再那么的孤独与寂寞了。

于是,我继续在热爱中创作着、坚持着,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我的人生。

就这样,《谁是你的情人》又和朋友们见面了。当然,在这本书的创作出版过程中,也不例外地受到了我的亲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先生,他在百忙中为我撰写了序,还有邓云艳老师、李恩祥老师、付向升老师、我姐姐于静都为这本书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萧迹

2008年11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是你的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6210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