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皇族的命运(大结局)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秦统一以来,历代皇族中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封建王朝的历史命运。

皇族子弟历来是良莠不齐。与生俱来的荣华富贵以及显赫的地位权势,使有的人沉迷于荒淫腐朽的人生,也使一些人性情残暴,摧残人性,甚而以身试法,成为专制皇权下的变态人。与这些庸碌无为的人相比,历史上也不乏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皇族子弟。他们要么出生人死,奋战于沙场;要么运筹帷幄,治国有方;要么才思敏捷,著书立说;要么励精图治,死而后已……他们有的终其天年,有的因功高震主而死于非命,无论其结局如何,都给后人留下了一串串赞歌。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丛林,细品皇族人生百味,真个是高处不胜寒,骨肉亦难免。在同胞手足之间,亲情变得如此苍白,繁华落尽时,尽是过眼烟云。从一代又一代的皇族成员中,我们选取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王朝,分为五类,以解剖“个案”的形式,阐析了他们的历史命运。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秦统一以来,历代皇族中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封建王朝的历史命运。

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赏一出出精彩的人生悲喜剧,帷幕徐徐落下后,你在增广见闻的同时或许能够有所领悟……

目录

主编絮语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未践九五头先折

 1. 刘濞:举兵问鼎

 2. 刘如意:子以母贵

 3. 李建成:东宫难圆帝王梦

 4. 李承干:从皇太子到庶人

 5. 太平公主:学母后欲专朝政

 6. 朱高煦:骄横不法 恃功谋位

第二章 同根相煎何太急

 1. 扶苏:仁孝爱人

 2. 曹植:煮豆定要燃豆萁

 3. 司马八王:同室操戈

 4. 刘劭:杀父元凶

 5. 杨勇:尽失亲情与权力

 6. 赵廷美:时过境迁 繁华尽落

第三章 建功立业青史赞

 1. 刘苍:千古贤王

 2. 萧统:忠贤太子

 3. 平阳公主:“娘子军”统帅

 4. 朱椿:忠孝为藩

 5. 多铎:问鼎中原 军功榜首

第四章 一生庸碌金缕衣

 1. 刘建:荒淫暴虐

 2. 刘长:若为遮人毋宁死

 3. 萧纶:包藏祸心行不义

 4. 朱常洵:贪婪荒淫

 5. 胤礽:不孝不仁 两度废立

第五章 覆巢之下完卵稀

 1. 刘宋:自相残杀 自行毁灭

 2. 北周:大厦将倾 龙种并绝

 3. 南宋:风雨飘摇几时休

 4. 南明:危如垒卵 犹斗不休

试读章节

李建成是唐朝第一位皇太子,却与九五失之交臂,是他生性残暴、淫乱,还是功德不堪君王位?细细探究其一生,或许可得一二。

中国封建时代是家天下的社会,每朝每代都是由一姓统治天下,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江山是父子兄弟、同宗同族齐上阵,共同打下来的。中国古代以强盛闻名后世的唐王朝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唐高祖李渊共有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四子元吉。玄霸早逝。四子同为窦氏所生,血脉相连。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派李渊到山西河东做慰抚大使,去镇压那里的农民起义军。两年后,又任命其为太原留守,为隋王朝支撑着北方统治。然而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隋王朝岌岌可危,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瓦解之势,人心思变,各怀异志。尤其是大业九年(613),隋朝贵族杨玄感起兵反隋,犹如一颗巨型炸弹在隋王朝统治集团的上层爆炸,直接促使隋王朝内部的分崩离析。身为隋朝贵族的李渊,与隋皇室有着较近的亲戚关系,他的姨母是隋炀帝的母亲,但这并不妨碍他有了反隋之心。大业十三年,李渊决定起兵举事,遂派心腹连夜赶往河东通知长子李建成马上携家人到太原。自从李渊调守外地后,长子建成自然而然地接替了父亲在家中的位置,担负起了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安居于老家河东。得知父亲欲举大事,建成立即命家人即刻打点行装,连夜启程,直奔太原而来。然而因形势紧迫,未等李建成携家人到达太原,李渊已起兵。河东的隋朝官员发现李建成举家逃走,知大事不妙,急令各关口严加追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不得不抄小路,躲追兵,绕关卡,终于护卫家人安全抵达太原。李渊见儿子和家人到齐,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这才放下,并任命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封为陇西郡公。接着李渊即命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一并去攻打西河郡。兄弟二人并肩作战,不久克复西河重镇。随后李渊建大将军府,设三军,分左右:李建成为左领大都督,左统军隶;李世民为右领大都督,右统军隶。同年七月,李渊亲率大军南下关中——隋朝的统治心脏。以四子元吉为镇北将军,留守太原,建成、世民随父入关中。

入关后,李建成同司马刘文静被派往关中东部,屯兵永丰仓,兼守关中东部构咽喉——潼关,以防御东部力量。次子世民随同李渊围攻长安。随着围攻长安的节节胜利,李建成亦率军从新丰赶赴霸上。历经四个月的艰苦作战,十一月,攻克长安。于是李渊拥立代王杨侑为天子,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杨侑封李渊为唐王,总理万机,李建成身为长子,顺理成章地封为唐国世子。

虽然李渊已控制了长安地区,但全国的形势危机并未随之解除。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农民起义军、军阀割据势力或隋朝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军事上的统一。义宁二年(618)正月,以建成为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李世民为副统帅,将兵十万兄弟二人再次联手,东征洛阳。当时,建成和世民也没想到,这次东征竟是兄弟俩最后一次并肩作战。四月,已决意篡夺帝位的李渊,召建成和世民回到长安。五月,李渊代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年号为武德。建成也由唐国世子转封为皇太子。唐王朝建立起来了,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军事任务仍十分艰巨。但建成既然成为太子,将来皇位的继承人,所以不便再带兵征战,只好留在朝中,辅助父皇处理军国大事,完成统一的重担随之落到了弟弟们的肩上,特别是富有战斗经验的李世民,成了统一战争的总指挥,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唐王朝中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

无论对于哪一个打天下的王朝而言,战争使手足之情更深,而和平之时却反目成仇。伴随着唐王朝的发展壮大,李家的和睦亲情渐渐消逝殆尽……

李建成受封为皇太子,弟弟世民、元吉也同时分别受封为秦王和齐王。此后李建成留在长安辅助李渊处理政务,齐王元吉镇守太原,秦王李世民包揽了对外的军事作战。但唐建之初,迫于强敌压境之急,太子有时也不得不披挂上阵,征战沙场。李渊称帝之时,活动在陇右的薛举忽然大举进犯,长安顿时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危急,李渊急派李世民出击薛举,去稳定陇右。适逢此时,司竹地祝山海,自称护乡公,领导农民起义,有兵千余人,声势颇大。李建成遂率将军桑显和镇压祝山海,大获全胜。接着,占据凉州的李轨被安兴贵等人所杀,安兴贵举众降唐,建成奉命前往接应。当时正值酷暑时节,而李建成却沿途驰猎无度,所统率的士兵苦不堪言,成帮结伙地逃走,以致所剩之人不过半数。李渊对此大为不满,但建成毕竟是太子,不便过责,可是心里却不免为建成的前途有些担心。为使建成将来能成为有所作为的治国明君,李渊经常强令他研习时事,诵读经书。除了军国大政以外,其余事务一律放手让建成自行决定,以此来锻炼他的政治能力。李渊还选派礼部尚书李纲、民部尚书郑善果辅助建成处理政务。李渊的这些安排全是为了建成着想,渴望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能代代相传,而不像隋代那样两世而亡。

然而,李建成并没有学会怎样广施皇恩,收笼人心。武德四年,稽胡的酋帅刘仙成拥部落数万人侵犯唐朝边塞,李渊又诏建成率军前往征讨。建成军驻扎在鄜州后第二天,便与前来骚扰的刘仙成军相遇,发生激烈冲突,建成大破刘仙成,当场杀死数百人,俘虏了千余人。为了消灭这群胡人,李建成故将胡人的数十人渠帅(头目)全都授给官爵,让他们回本部落去招抚群胡。刘仙成战败后,与其大将商量后决定请求降唐。李建成意欲趁机将他铲除,因为刘仙成还有一定的兵力。于是建成扬言增设州县,令刘仙成等为官,他以增设州县须要有城邑为借口,将群胡召来修城邑。等胡人到达筑城之地时,李建成命早已埋伏好的军队,将前来筑城的胡人全部抓了起来。刘仙成闻听有诈,就带领余众投奔了军阀梁师都。李建成遂将抓到的六千余胡人全部诛杀,为此便有了残暴之名,大失人心。李渊对他也渐渐失望。

武德二年,割据北方的刘武周勾结匈奴侵犯并州,太原留守李元吉兵败失太原,逃回长安。刘军渐逼长安,形势危机,李渊急调李世民前往迎敌,收复太原。平定刘武周后,李世民得干将尉迟敬德。至武德四年,李世民定关中,东败王世充,北败窦建德,唐朝建立之初面对的强敌,如今都成了李世民的手下败将。此时,李世民战功显赫,已是朝中无人能比的人物。李渊对世民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才能,尤其是军事、政治才能尤为赞赏,他觉得将来把大唐的江山托付给世民更让他放心,遂不顾隋朝兄弟相争的教训,竟私下里许诺李世民将立其为皇太子。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建成得知了这一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消息。自此,兄弟二人遂生互相防范、猜忌之心,在统一战争中曾拥有的携手御敌、共同浴血沙场的手足之情已不见踪影,兄弟相残之迹遂渐露端倪。

武德四年,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起兵反唐,在山东一带十分活跃,到处击败唐军,声势大震,东部地区再次告急。于是,李渊只得再派李世民东征,刘黑闼兵败后逃往突厥,世民凯旋而归。两个月后,刘黑闼卷土重来,继续抗击唐军。当时,李建成的谋臣王珪、魏征对建成说:“殿下虽然处于嫡长之位,论功绩却无多少可称著的,论仁厚又没有广布天下。可是秦王功勋卓著,威震四海,人心归向,殿下如何自安呢?如今刘黑闼率败亡之士,众不过万人,加上粮草不济,脚未战稳,若此时派一大军前往,可以不战便擒敌。诚愿殿下请旨前讨,这样不仅可以立战功,而且能够广交山东英豪,封植自己的党羽,以巩固太子之位。”王珪、魏征皆是深谋远虑之人,他们这个建议对建成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李建成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请师出征,果然不出王珪、魏征所料,刘黑闼兵力少,一无援兵,二无粮草接济,终被李建成所擒。李建成得胜而归,名声大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李渊对建成的态度亦有所改变。

P21-24

序言

这册小书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秦统一以来,历代皇族中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封建王朝的历史命运。

贵为皇族成员,不用为衣食而奔波,不用为地位权势而操劳,可以仅凭皇族出身就能享尽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至高无上的皇权,对每个皇族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尤其是皇子、皇兄、皇弟,更是具备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先天条件,尽管在封建礼法典制上,书写着嫡长子继承制,可是权力的欲壑难填,父母的偏爱难免,由此导演了一幕幕以庶犯嫡、以小犯大、以叔犯侄诸如此类的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历史悲剧!当他们未践九五之尊便被推向断头台时,欲为一匹夫,岂不难哉!

刀光剑影的皇权之争,固然是皇族成员关注的焦点,却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皇族子弟历来是良莠不齐。与生俱来的荣华富贵以及显赫的地位权势,使有的人沉迷于荒淫腐朽的人生,也使一些人性情残暴,摧残人性,甚而以身试法,成为专制皇权下的变态人。与这些庸碌无为的人相比,历史上也不乏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皇族子弟。他们要么出生人死,奋战于沙场;要么运筹帷幄,治国有方;要么才思敏捷,著书立说;要么励精图治,死而后已……他们有的终其天年,有的因功高震主而死于非命,无论其结局如何,都给后人留下了一串串赞歌。

历史的脚步,平稳又急促。主天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江山永固,流传万世。当秦始皇创立皇帝制时,这个梦想就应运而生了。沙丘之变改变了秦王朝的历史命运,即使没有沙丘之变,秦王朝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坐江山!

当一个旧王朝行将为另一个新王朝所取代之际,旧王朝的皇族子弟所面临的人生结局是各不相同的,在北周、南宋、朱明等朝代,无论是用政治权术还是军事战争等方式,他们的人生结局几乎是灭顶之灾!伴随着旧王朝的衰亡,昔日的繁华尽去,人生真像一场梦,空悲切!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丛林,细品皇族人生百味,真个是高处不胜寒,骨肉亦难免。在同胞手足之间,亲情变得如此苍白,繁华落尽时,尽是过眼烟云。从一代又一代的皇族成员中,我们选取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王朝,分为五类,以解剖“个案”的形式,阐析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因体例关系,未能一一注明,敬请诸君谅解。加上我们学识浅陋,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皇族的命运(大结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07578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