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医古籍中唯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该书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诊治疾病的理、法、方、药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阴阳互根、五行生克制化、气血相生、命门相火等学说都有精辟的剖析与阐发,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书 | 石室秘录/中医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医古籍中唯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该书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诊治疾病的理、法、方、药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阴阳互根、五行生克制化、气血相生、命门相火等学说都有精辟的剖析与阐发,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石室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至卷五上,以治法为纲,依次列举了一百二十八种治法。卷下五记述五行、阴阳、脏腑、四时与疾病的关系等十七论及儿科疾病等。卷六设伤寒、中寒、中暑、水湿、热症、燥症、内伤共七门,每门中分别论述了各有关疾病的治法;此后又述血症、腹痛、喉痛等杂症治法十六条。 此次以萱永堂本为底本,以本澄堂、三元堂、菁华堂、清刻本、广益书局本、闵纯夫本为校本精校而成,可供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目录 卷一 礼集 正医法 反医法 顺医法 逆医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 卷二 乐集 上治法 中治法 下治法 先治法 后治法 急治法 缓治法 本治法 末治法 不内外治法 阴治法 阳治法 假治法 真治法 男治法 女治法 虚治法 实治法 寒治法 热治法 通治法 塞治法 解治法 敛治法 升治法 堕治法 开治法 闭治法 吐治法 泄治法 卷三 射集 王治法 霸治法 倒治法 缚治法 肥治法 瘦治法 摩治法 浴治法 达治法 发治法 夺治法 深治法 浅治法 长治法 短治法 日治法 夜治法 气治法 血治法 脏治法 腑治法 常治法 变治法 初治法 终治法 专治法 分治法 同治法 异治法 劳治法 逸治法 吸治法 引治法 单治法 双治法 立治法 卧治法 饥治法 饱治法 卷四 御集 卷五 书集 卷六 数集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石室秘录/中医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陈士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8901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3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